北蔡村

北蔡村地處上海市浦東新區北蔡鎮中心區域,全村7個生產隊當中5個隊已經在 1992年前撤隊改制,大部分村民住進了商品樓。兩個沒有撤隊的生產隊保持原狀。1997年前,兩個隊的農民居住條件、生活環境和社會治安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爛泥路逶迤不直,垃圾到處亂到,大量外來人員和農民混居在一起,治安狀況令人擔憂,兩個生產隊自然宅情況與住進商品樓的其他村民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基本信息

概述

面對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回頭看兩個隊的滯後狀況,北蔡村作出了大膽的抉擇:下決心對兩個隊的自然宅進行改造,目標是實廳封閉式小區化管理,整治區域治安,提升農民生活質量。

摒棄舊觀念,選擇新生活

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是改善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基層工作的重要內容。上海市郊的巨大發展為提升農民生活質量提供了可靠的物質條件,但要改變農民傳統觀念,逐步適應文明、進步的生活方式,部分農民還一時轉不過彎。北蔡村在自然宅改建前向農民作了大量的宣傳解釋,農民的直接反應匯聚成兩點:一是場頭、宅邊地不能賺鈔票;二是要求農民收回出租房減少收入,他們為此耿耿於懷。而對於老一套的生活環境卻都流露出盼改造又怕吃虧的矛盾心理。面對現實,北蔡村組織村民三赴長寧區雙注村實地參觀,讓他們開眼界作選擇。功夫不負有心人,畢竟文明進步是農民嚮往的生活方式,消除了農民的後顧之憂以後,民眾都自願簽了字,支持自然宅改造工程。

改舊建新求成效

北蔡村把兩個生產隊自然宅改造為具有休閒、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功能較全、環境較好的封閉式生活小區,堅持了“以改為主,整改建結合”的思路。

突出重點抓整治。兩個老宅區的原來狀況可以用“髒、亂、差”三個字概括,要解決上述問題,首先要整治居住環境,從1997年10月起,北蔡村配合北蔡鎮警署遷出外來人員300多人,扭轉了本地區外地人雜居現象:在充分做好農民思想工作後,主動拆除違、章建築,兩個隊總計剷除違章建房近30間,其中最多一戶經拆除了11間:幫助農民樹立了舍小家、顧大局的觀念,填臭水溝、割宅邊地為小區統一規劃用地。搬掉了上述三隻改建工程的“攔路虎”,為改建工程順利實施打下了基礎。

改舊建新出成效

北蔡村堅持“以改為主,整改建結合”主要是考慮到兩個隊地處高壓新,已不能大規模拆遷,所以力爭在既不

改變農民主體住房現狀,又能為農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方面下功夫。在統一規劃臭水溝、宅邊地後,又對每戶場地、圍牆適當調整,爭取整齊有序,同時建造了2500多米圍牆,設立了門衛室,小區道路鋪成水泥路,對主要通道鋪設了彩道板,小區內各戶住房、圍牆都塗上了外牆塗料。

北蔡村在“改”的同時,還請來了新區規劃設計部門的專家,仔細論證和修改規劃方案,比如什麼地段造籃球場、門球場,哪個地方放健身器,什麼造休息亭,哪個地塊種植綠化,都作了合理布局,各個地塊之間動靜結合,錯落有致,達到了較好的平衡效果,整個工程完工之後在新區5個自然宅改造樣板評比中獲得了第一名。

持之以恆抓管理。對封閉式小區而言,持之以恆地抓好管理是小區建設的重頭戲。四年當中,北蔡村認真做好管理文章,切實為衣民提供安定、祥和、乾淨、衛生的生活環境。主要的幾項工作是:首先制定了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外來人口,杜絕乞討、拾荒人員入內,對本鎮因拆遷需借住入戶的居民登記核實基本情況,發放小區管理條例等資料。其次成立結綠安、志願者兩支隊伍,加強小區內環境衛生,日夜安全巡邏。村黨總支、村委在小區內設立法制宣傳欄,加強宣傳教育等等。由於小區管理堅持不懈,嚴字當頭,四年來小區住戶沒有發生過一起入室盜竊案,大大地增強了民眾的安全感,取得了很好的區域穩定,民眾安居樂業的社會效應。

北蔡村兩個生產隊從自然宅到小區化封閉式管理是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的一個有益嘗試。隨著浦東新區“小四化”建設進程加快,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民住房小區化封閉式管理是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的可探索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