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區農委

2012年,全區生產總值334.7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69.9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48億元。 北碚城區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僅28公里,水上運輸由嘉陵江可達川北各地,南接長江幹流,可通行500噸位輪船。 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560畝,全區土地流轉率達25.6%。

單位名稱

北碚區農委

基本情況


一、地理位置
北碚區位於四川盆地東部,三峽工程庫尾區,地理坐標東經106°18′14″-106°56′53″,北緯29°39′00″-30°03′53″。地處重慶市城區西北部,東鄰渝北區,南接沙坪壩區,西靠壁山縣,北接壤合川市,屬重慶市城區,距市中心25公里。貫通東西南北,處於水、陸、空相銜接的高效路網系統之中,通信已實現短途通訊程控化和長途通信數位化,可與國外190多個國家地區,國內2000多個市縣直通信息。
二、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
北碚區屬深丘淺山地貌,以山地為主,分布有丘陵、河谷和平壩,海撥高度在175~1312米之間,屬沿江河谷地帶沖積土,養分豐富,理化性好,能回潮,肥效快而穩定,易耕作宜種廣,產量穩而較高;屬向斜淺丘平壩灰棕紫泥土,膠體品質好,礦質養分含量豐富,保水保肥供肥力強,產量穩定而高;屬背斜低山地帶主要為礦子黃泥土,冷沙黃泥土等,土層結構良好,保水保肥較強,富鈣鉀,缺磷,養分缺乏,肥效慢。宜種廣的水稻土、紫色土占全部土壤面積的81.7%。
北碚區屬典型的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農業氣候資源好,年平均氣溫18.2度,夏熱冬暖,春長秋短,四季分明,光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暖季光照多,光合潛力大,全年太陽總輻射量87108卡/cm2,全年日照時效達1014.3小時,無霜期達359天,年總降雨量為1156.8mm,春、夏、秋、冬降雨量分別為全年的25.3%,46.8%,22.5%,5.4%,年平均相對濕度81%,大於10度的活動積溫高達5979.5度,冬春季有低溫天氣,時有洪災,陰雨,伏旱發生率達93%,歷年一般洪水位是195米,9月份後多雨寡日照年份較多。森林覆蓋率48.8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4%。
北碚區位於嘉陵江邊,嘉陵江縱貫全境,有著十分豐富的地表水資源(嘉陵江多年平均過境水量657.7億立方米)。區域內除了嘉陵江外,還有黑水灘河、後河、壁北河、馬鞍溪、明家溪、車盤溪、梁灘河、底洞溝、馬河溪、山王溝等大小河流10餘條,縱橫區域、注入嘉陵江內。
三、社會經濟條件
北碚區鄉鎮幅員755平方公里,人口74.52萬,轄5個街道、12個鎮、58個社區、118個村、1546個村民小組,自來水受益村數118個,通汽車村數118個,通電話村數118個,鄉村總戶數11.539萬戶,鄉村人口數31.3779萬人。2012年,全區生產總值334.7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69.9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4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6.92億元,區級稅收20.74億元。非農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96%。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比2006年下降29.4%、16.8%、11.8%。
四、農業生產條件優勢
1、基礎條件優勢:北碚區基礎設施條件較好,農村電網全部改造完畢。農民承包耕地面積32.08萬畝,有效灌面16萬畝,農機總動力23.2萬千瓦。
2、科技優勢:北碚轄區內有全國重點高等院校西南大學、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以及農業部柑桔及苗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和重慶市園藝良種作物繁育推廣中心。其擁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多項優勢科技成果,己與當地有關部門和生產基地建立起各種形式的緊密合作關係,這是西南其它地區無法相比的。
3、社會環境優勢:北碚區是“國家級社會發展綜合試驗區”、“全國首批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山水園林城區”、“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2003年以來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衛生區、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區、全國生態示範區等稱號,並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署授予“杜拜改善人居環境良好範例獎”。
2010年6月18日中國內陸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正式掛牌。兩江新區北碚版塊的發展目標是:增長指標名列前茅,建設質量一流,新區功能協調,新區形象靚麗,體制機制先進。把北碚版塊打造成為“都市花園、人文福地、宜居之城、、兩江新秀”。
4、區位優勢:北碚區交通運輸己形成集公路、鐵路、航空、水運於一體的立體交叉網路。區、鄉級公路相互聯接至所有村鎮。渝武高速公路在北碚段有4個出口,繞城高速在北碚的歇馬、水土有2個出口,北碚距市中心的距離縮短為24公里,不足半小時行程。襄渝鐵路在北碚設有二級客、貨站,並將建設重慶最大的貨運編組站。渝懷線、遂渝線這兩條鐵路幹線均經過北碚。北碚城區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僅28公里,水上運輸由嘉陵江可達川北各地,南接長江幹流,可通行500噸位輪船。6號輕軌線正加緊修建,北碚區進入二環時代,進一步加快了區縣、省市等對外交流。
五、農業基本情況和發展戰略
在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影響下,全區農民生產極性提高,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業經濟實現平穩增長.。2012年,全區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80.6億元,同比增長13.9%,農業總產值達18.7億元,同比增長4.4%,農業增加值達12.8億元,同比增長4.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017元,同比增長13.5%。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4.61萬畝,產量達8萬噸;全年出欄生豬5.5萬頭,出欄家禽103.6萬;蔬菜種植面積達13.6萬畝,產量達44.5萬噸;花木種植面積達12萬畝;嘉陵江名優魚養殖面積達5000畝;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424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6家。全年完成脫貧人口1500人。全面落實支農惠農政策,累計發放農業直補資金1799萬元。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560畝,全區土地流轉率達25.6%。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全區農業擔保貸款累計金額達2500萬元。
“十二五”期間,北碚區將堅持都市型農業發展方向,著力打造提供優質花木品種的“苗木園”,開發和生產農副產品的“果蔬園”,滿足廣大市民休閒觀光需求的“都市花園”,展示現代農業科技的“示範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