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白川宮能久

北白川宮能久

北白川宮能久於1847年4月1日在日本京都出生,為日本皇族,曾任近衛師團長,於1895年去世。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きたしらかわのみや よしひさ、kitashirakawanomiya yoshihisa,1847年—1895年)(
化四年二月十六(1847年4月1日)—明治28年(1895年)10月28日(11月5日?))為日本皇族親王,生於京都,曾赴普魯士留學,近衛師團長,日本人一般稱之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或能久親王。
戊辰戰爭時,反對官軍,曾被被佐幕殘餘擁立為“東武天皇”。不久隨著“奧羽越列藩同盟”失敗而垮台。
“台灣民主國”政權成立後,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進攻台灣,展開為期數月的乙未戰爭台南攻下後一周,北白川宮能久因感染瘧疾而病死於台南豪族吳汝祥宅邸中。“終焉之地”興建台南神社,遣體則運至豐島岡墓地國葬
但是,當時台灣人民並不相信日本總督府所發布的死因,民間普遍認為能久親王是死於佳里一帶義軍之手,而當時會偽稱親王棄世於瘧疾,乃是唯恐影響日軍軍心。而且日軍防止士氣低落經常謊報軍情,比如“死傷5000人”在報告中就能被寫成是“死傷1000人”,1942年12月11軍司令冢田攻大將在安徽太湖斃命,經多方考證死因被確定為是"被國民黨炮兵擊落座機斃命",而在日方資料里被卻被寫為"飛機事故死".而且北白川戰傷死是日本皇族第一次在海外死亡,這是日本統治階級不能接受的。迄今為止,真正的死因,由於年代已久已難以考證,三種不同的說法中( 戰死、炮彈打傷,引病不治身亡、病死)第二種的可能性被廣泛認可。
之後日本領台的五十年間,能久親王被神格化,台灣神社更以能久親王為主祀的神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