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東山寺

北海東山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城。距北海市區28千米。該寺曾是安南王李日尊於大越昌符年間的行宮,是合浦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合浦東山寺合浦東山寺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城。距北海市區28千米。該寺曾是安南王李日尊於大越昌符年間的行宮,是合浦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寺原名靈覺寺,為宋寶山成禪師創建。明永樂十年(1412)高僧珏靜重修。後再經明萬曆、清康熙年間多次重修。寺共四進,磚瓦結構。第一進山門,門額“東山寺”三字,為進士喻俊所書,字型渾厚蒼勁,第二進為天王殿,第三進為大雄寶殿,建築保持宋代風格,第四進為觀音殿。明朝時曾被評為“廉陽八景”之一(廉陽,即明代合浦地區,包括北海市),明朝萬曆三年(1575)任廉州府推官的劉子麒有《古寺靈鍾》說:“蕭蕭古剎潔華寒,聞說崆峒也涅槃。架上曉來猶有濕,可知音響倒盂蘭。”
據《廣東通志》記載,合浦靈覺建於晉代。距今一千六百多年,是廣西最早創建的佛寺之一。北宋時期,在靈覺寺故址修建東山寺。千百年來,香火旺盛,古代到過東山寺的官吏、文人騷客,留下了不少詩文篇章。但在解放後,由於政治運動等原因,合浦東山寺屢遭不測,殿宇被拆除,佛象遭碰壞,一片淒慘景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