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鎮

北安鎮

北安市駐地,因地處海倫北部,取北部安定之意,命名為北安村,後改北安鎮。清末,中華民國成立後,1912年5月29日,臨時省議會議決,將龍門招墾局改為龍門設治局,兼辦招墾事宜。由黑龍江省直轄。1914年6月劃歸綏蘭道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黑龍江省管轄,省政府駐北安縣。1947年2月,成立黑嫩聯合省,隸屬第一專區;同年9月,黑嫩聯合省分開,歸黑龍江省管轄。1956年3月6日,撤銷通北縣,併入北安縣,同時將北安縣劃歸新設之綏化專區管轄。1958年8月,改隸嫩江專區。同年9月,撤銷德都縣,併入北安縣。1960年1月7日,撤銷北安縣,設定北安市(縣級),由黑河專區管轄。1963年6月29日,撤銷北安市,恢復北安縣和德都縣。北安縣仍隸於黑河專區。1982年12月1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北安縣,設定北安市(縣級),並同時恢復通北縣。批文到省又有變化,經請示國務院於1983年4月28日批准,又將通北縣撤銷併入北安市。1983年5月,將北安縣正式改為北安市。隸屬黑河地區管轄。

基本信息

簡介

北安鎮原屬北安縣管轄。位於北安市境南部,烏裕爾河北岸,今北安市市區。

歷史沿革

北安鎮,中華民國初年屬龍門設治局管轄。1913年後,有人於此地開設旅店和商店,遂稱北安村。1916年修築土城和街路,改稱北安鎮。1917年龍鎮“改局為縣“後,北安鎮隸屬龍鎮縣第一區。1927年,鎮內商號和店鋪已發展到43戶,逐漸成為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東北淪陷後。1932年6月,日本侵略者開始在北安構築軍事設施,使偏僻小鎮變成軍事要地。同年12月,偽龍鎮縣公署遷駐北安鎮,成為龍鎮縣城。1933年設北安保。到1935年11月,建成濱北線海倫至北安、齊北線依東至北安、北安至黑河3條鐵路,並建成北安飛機場,成為黑龍江地區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區域中心。1939年1月1日,將龍鎮縣正式改為北安縣,從此縣名與駐地名稱一致起來,設北安街。同年6月,設定偽北安省,省會設在北安街,成為政治、軍事中心。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仍為北安縣城,並從同年11月起為黑龍江省省會。1946年設定縣城區。1949年5月,省會移駐齊齊哈爾市。1951年改為第一區。1955年改為北安鎮。1958年9月,將北安鎮與周圍4個鄉合併改稱紅旗人民公社。1960年1月,設定北安市後,隸屬北安市管轄。1963年2月,撤銷紅旗公社,分別設立北安鎮和城郊、勝利、建華等公社。同年9月1日,正式撤銷北安市,恢復北安縣,北安鎮復為北安縣城。北安“撤縣設市”後,1983年7月,撤銷北安鎮,分設兆麟、和平、慶華、鐵南、北崗、鐵西6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20平方公里,總人口12.1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