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什軸鄉

北什軸鄉

土默特左旗轄鄉。“什軸”由蒙古語“什日軸”演變而來,即廟的意思。1961年設北什軸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旗境南部,距旗府20公里。面積128.4平方公里,人口1.7萬。轄西紅岱、新營子、前合理、後合理、劉家營、東紅岱、沙梁子、白只戶、小圪賁、主根岱、後紅岱、北什軸、出彥、點爾素、麻合理、大圪賁、圪什貴、東南什軸、西南什軸、卡台基、東什軸、波林岱、趙家營、海流24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主產小麥、甜菜、玉米等。鄉屬企業有機械廠、機耕站等。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北什軸鄉位於土默特左旗中東部,距察素齊10公里 。共有耕地面積25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4.3萬畝。境內交通發達,306國道、興哈線、鐵蒼線穿村而過,縱橫貫通。此處京、津、唐及環遊海區域的中心地帶。屬於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0℃左右,最冷1月份氣溫-10.8℃,最熱7月份,平均氣溫22.3℃,年平均降水量約450毫米。轄區內有較為豐富的鐵、煤等自然資源。僅宏大礦區面積就達到2.57平方公里,總儲量1.7億噸,可開採儲量8000萬噸以上,開採期為25-30年,礦產品位多在12-18‰。另外,在哈達城子、一棵樹、占巴營子等地也儲存相當豐富鐵、煤資源。

北什軸鄉以農業和工業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又有了一種新的經濟來源就是外出打工。北什軸鄉的土地資源豐富,並且土地廣闊,平均每人的耕地都在2畝地左右,是收入的主要的來源。農作物以玉米為主要的經濟作物。還有大豆,甜菜,小麥、大麥、花生、大豆、蕎麥、蔬菜,另外,北什軸鄉的經濟作物還有菸草和花草種植。礦產多為鐵礦,水源豐富,臨近遼河的分流老河,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接近現代的城市風貌和文化,另外還有少許的封建殘留。但是正在發展的大明鎮正以驚人的毅力蓬勃發展。

下轄村級

交通狀況

北什軸鄉交通較便利,呼—武公路(104省道)由南向北縱貫全境,入境約14公里。北什軸鄉位於武川縣來紫堡鄉方家泉村,東靠方家泉,西鄰城關區陽兒溝,南靠312國道,北至小青山,規劃削山造地2431畝,符合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建設規模面積需求,既能滿足當前建設用地,也為長遠發展預留部分土地。 第二,交通比較便利。大青山地塊離城區最近,距東崗大坡不足3公里,南接312國道。

氣候情況

北什軸鄉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118—120天,年平均氣溫3.2℃,1月最冷,平均氣溫-12.4℃,年極端最高氣溫22.1℃,年極端最低氣溫-32.6℃,境內空氣較為濕潤,歷年相對濕度在52—57%之間。春季,氣溫升高,土壤解凍,青草露頭,播種開始;夏季來臨,雨季開始,氣溫高,多雷雨、山洪、冰雹;秋季開始,牧草變黃,“三秋大忙”,天氣漸涼;冬季約在(10—翌年1月),冬季開始,土壤凍結,樹葉完全脫落。

特色產業

北什軸鄉蘑菇種植
內蒙古北什軸鄉通過先進人的帶動、宣傳發動、政策扶持、發展龍頭企業等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步把食用菌培育發展成了實實在在的大產業。北什軸鄉從政策、資金、技術上給予幾年前就進行食用菌栽培的徐占清王學武等四位農村人才大力支持,鼓勵他們擴大栽培規模,帶領民眾發展食用菌產業。同時北什軸鄉還成立考察團到天津、大連、北京等地參觀考察,聯繫客戶,解決了民眾食用菌銷售問題,提高了廣大農民的栽培積極性,使食用菌的栽培迅速在北什軸鄉掀起了高潮。為了使食用菌產業形成規模,北什軸鄉興建了8個食用菌栽培小區,通過每延長米冷棚財政補貼25元,每棚協調5000元貸款和減免兩工等優惠政策,鼓勵引導民眾進行集中栽培。分層次,分類別的對農民進行食用菌技術培訓。使食用菌栽培逐步從單一品種發展到平菇香菇雞腿菇等多個品種。北什軸鄉還相繼成立了食用菌協會和食用菌合作社,走社會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之路,解決了農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減少了市場風險。北什軸鄉食用菌栽培戶達到2200多戶,栽培規模達到800多萬單位,純收入達2700萬元,僅食用菌一項,北什軸鄉人均收入就達570多元,小磨菇形成了大產業。

礦產資源

北什軸鄉鉛鋅礦
北什軸鄉境內已發現各類礦產地130多處,其中工業礦床5個,礦點78多個,礦化點50多個,集中分布在岩漿活動頻繁的北部基岩出露區。已發現礦種有30多種,主要有、銅、錫等有色金屬,金、銀等貴重金屬,鐵、錳等黑色金屬和葉臘石、珍珠岩、花崗岩等非金屬。這些礦產主要分布在其中,已探明的有色金屬儲量分別為鉛、鋅礦石量4687.981萬噸,現保有鉛鋅礦石量2656.498萬噸,銅礦石量44.983萬屯,銀1400噸,黑色金屬鐵1618.7萬噸,硫鐵礦7300萬噸,石灰石貯量1億噸以上,矽灰石貯量在80.28萬噸以下,還有陶土螢石沸石水晶等非金屬資源。礦產資源為發展地方工業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礦業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冊登記發證礦山71個,其中有色金屬礦山28個,黑色金屬礦山1個,非金屬礦山42個(磚瓦粘土、採石採砂場、葉臘石、螢石、石灰石),已開發利用礦種:鉛、鋅、銅、銀、沸石、石灰岩、葉臘石、花崗岩、大理岩等。全旗選礦設計能力4150噸/日,2008年度實現利稅2.03億元,占全旗財政收入的80%以上。從業人員8400多人,採礦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

文化活動

北什軸鄉六下鄉活動現場
土左旗北什軸鄉“十進村”幹部主要由旗紀檢委、科協、發改局的科級幹部承擔,他們在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的基礎上,增加了法律、廉政文化、計畫生育等內容,豐富了幹部下鄉活動的內涵。組織的“六下鄉”活動正值春耕備耕的大好時節,無疑是為廣大農民朋友送來了“科技及時雨”。活動現場,有關奶牛養殖、蔬菜種植、法律知識、科普知識、綜治宣傳條例等5000多本科普讀本被一“搶”而光;廉政文化、牲畜防疫、計畫生育等展版前也聚集了眾多的農民朋友觀看;旗醫院的專家們在現場為農民義診,發改局的“十進村”幹部為貧困戶送來了60袋碳胺;紀檢委、司法局開展了廉政文化、法律知識諮詢活動,旗文體局帶來的文藝演出給當地農民送上了精彩的文化大餐,把這次活動推向了高潮。

護林防火

北什軸鄉防火演習
北什軸鄉針對春季氣候特點和護林防火實際,科學安排部署護林防火人力、物力和各項防火措施。 北什軸鄉在護林防火中,建立健全組織機構,鄉、村、屯層層落實責任制,成立了32人的民兵防火突擊隊,配備一輛汽車、10輛機車、4颱風力滅火機等滅火用具。各村屯建立了防火小分隊,並在北什軸鄉重點地區設立了瞭望哨,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各村入口張貼和懸掛防火宣傳條幅,提高人們護林防火意識。同時北什軸鄉機關還與護林員簽訂了護林防火責任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