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電視藝術中心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電視藝術中心,屬電視藝術的一個部門。已成為一個集戰友話劇、戰友舞劇、戰友京劇、戰友歌舞、戰友曲藝、戰友愛樂、戰友合唱、戰友創作中心、戰友電視藝術中心、戰友舞美設計製作中心為一體的大型軍隊文藝團體,承擔了從野戰營房到國家慶典的一系列重要演出。

簡介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它的前身是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抗敵劇社,誕生於抗戰的槍林彈雨之中。從昔日路畔田邊的即時演出,到今天跨越洲際的文化交流,從昔日的腰鼓和快板,到今天的雷射燈和電腦音響,戰友文工團在變革中迅速成長。
如今,戰友文工團已經成為一個集戰友話劇、戰友舞劇、戰友京劇、戰友歌舞、戰友曲藝、戰友愛樂、戰友合唱、戰友創作中心、戰友電視藝術中心、戰友舞美設計製作中心為一體的大型軍隊文藝團體,承擔了從野戰營房到國家慶典的一系列重要演出。

拍攝過的影視片

北京軍區戰友電視藝術中心以前拍攝過諸如《張培英》、《黃土嶺1939》、《大漠豐碑》等優秀作品,這兩年又拍攝了《中國儀仗兵》、《我們的連隊》這樣有影響的作品。

副主任李心安談創作

李心安李心安

我雖然從1989年以來參加拍攝了《黃土嶺1939》、《大漠豐碑》等200餘部集的電視劇,但真正作製片人的只有《中國儀仗兵》、《我們的連隊》這兩部。在製片方面我還是一個新兵。根據這兩部電視劇的製片實踐和正在進行的另一部電視劇的創作實際,我認為,拍一部片子首先必須要策劃好選題,沒有新穎獨特的選題,在激烈的影視市場競爭中必然缺乏生機。二是創作上要有韌勁。對好的選題,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絕不輕易放棄。三是要抓住戰機,對時效性強的選題,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我深信,在上級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北京軍區戰友電視藝術中心 一定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有影響的電視劇,成為軍內一流的影視製作單位。

演員介紹

張譯張譯

張譯 ,原名:張毅。話劇及影視演員、解放軍文職幹部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話劇團演員、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電視藝術中心演員 。

1996年—1997年,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話劇院; 1997年—2006年(現已轉業),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

電影:《雙行線》——劉建林
電視電影:《刑警張玉貴之二/三》(導演:孫鐵)/周興
電視劇:

《我們的連隊》(導演:李俊言)/蔡新 

《民工》(製片人:張紀中;導演:康洪雷)/郭振東 

青春正步走(製片人:陳艾雨;導演:王連平)/劉富剛 

《喬家大院》(製片人:孟凡耀;導演:胡玫)/長順 

《士兵突擊》(製片人:張謙;導演:康洪雷)/史今 

《碧海深沉》(製片人:孟凡耀;導演:胡玫)/林進強

相關資訊

《紅領章》劇照《紅領章》劇照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電視藝術中心和江西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繼聯袂推出優秀長篇電視連續劇《我們的連隊》之後,又再度攜手拍攝20集電視連續劇《紅領章》。

《紅領章》著重表現了幾位男女青年入伍來到北方某部軍營後,在偵察連和通信連兩個連隊鍛鍊成長的過程。這些軍人中有農民的兒子,有將軍的女兒,有都市知識青年,也有無家可歸的流浪兒……他們在人生的風風雨雨中經受洗禮,最終成為共和國合格的忠誠衛士,參加了我軍華北軍事演習和國慶35周年的閱兵典禮。該劇突出表現了一代軍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們對黨、對祖國、對人民軍隊的無限忠誠,對理想、信念的堅定不移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展示了我軍官兵志在北疆,獻身國防的高尚情操,歌頌了我軍官兵之間,戰友之間的真摯友誼,以及人民軍隊中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