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至台北高鐵

北京至台北高鐵

京台高鐵是“十三五規劃”(2016年到2020年)提出,“建設北京至香港(台北)”的高鐵路線,是首都北京和台灣省省會台北的高速客運專線,其並非一條單獨存在的鐵路,而是由數條鐵路線組成。大陸境內包括京滬高鐵的北京—蚌埠段、合蚌客運專線和合福客運專線,這三段合稱京福高速鐵路;大陸與台灣將通過興建台灣海峽隧道相連通。大陸境內京福高速鐵路,北京至蚌埠與京滬高速鐵路共線,之後從京滬高速鐵路的安徽蚌埠引出,經安徽省的合肥、黃山,再到江西省的上饒,至福建省的武夷山、南平、福州,設計時速300公里及以上,已於2010年開建,截至2015年底已基本完成。福州至台灣的部分將由福州段預留的通道引出,計畫從福建平潭島經海底隧道直通台灣桃園海濱,進而達到台北。2016年3月5日,中國官方公布“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其中在加快完善高鐵網部分提出要建設北京至台北的高鐵路線,此路線規劃引起兩岸民眾的關注。

基本信息

簡介

十三五及中長期頂層設計高鐵規劃圖十三五及中長期頂層設計高鐵規劃圖
2016年3月5日上午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十三五期間將貫通哈爾濱至北京至香港(澳門)、連雲港至烏魯木齊、上海至昆明、廣州至昆明高速鐵路通道,建設北京至香港(台北)、呼和浩特至南寧、北京至昆明、包頭銀川至海口、青島至銀川、蘭州(西寧)至廣州、北京至蘭州、重慶至廈門等高速鐵路通道,拓展區域連線線。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據媒體報導,進期開工並奠基的安徽合肥至福建福州鐵路客運專線,是北京至福州再到台灣的高速鐵路的組成部分。合肥至福州鐵路客專將在適當時候通過規劃建設的台海通道延伸至台灣,形成京福台快速鐵路通道,使大陸與台灣通過高速鐵路直接相通相連,實現兩岸的快速溝通。

建設歷程

建設提案

2007年11月23日,鐵道部、福建省政府發布《關於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鐵路發展的會議紀要》,明確支持構築對台高速鐵路,尤其是北京經福建至台灣高速鐵路。此訊息使沿途省市廣大民眾備受鼓舞,反應強烈,期盼能加快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建設京台高速鐵路,有利於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有利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有利於形成旅遊開放新格局;有利於鐵路路網布局更加科學;對推動沿途的經濟發展,加快兩岸交流合作,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意義重大。
早在2008年大陸就提出“京福台高鐵”的構想,2009年鐵道部提出“369海峽鐵路網”計畫。
2008年3月,龔清概、徐承雲等近30名代表日前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於加快京台高速鐵路立項和通道走向的建議。參與這一建議的除了福建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外,還有江西省上饒市的全國人大代表,並附上通道走向的建議圖。
2009年,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曾提議,由於閩台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建議除“京台高鐵”外,可再規劃一條從廈門到高雄的鐵路,並獲得時任中國鐵道部長劉志軍支持。
2016年3月5日,中國官方公布“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其中在加快完善高鐵網部分提出要建設北京至台北的高鐵路線,此路線規劃引起兩岸民眾的關注。

兩會建議

全國兩會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建設北京至台北的高鐵路線。早在2008年大陸就提出“京福台高鐵”的構想,由數條鐵路線組成,包括京滬高鐵的北京—蚌埠段、合蚌客運專線和合福客運專線,通過興建台灣海峽隧道,直抵台北灣,串聯北京、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及台灣,該線路大陸境內工程已基本完工,福州段則預留台海通道,計畫從平潭島經海底隧道直通台灣。
大陸方面認為,“京台高鐵”技術、資金已不成問題,能否興建主要取決於台灣方面,要看台灣的“政治意願”。當然,可能還會受到外力的干擾,比如美國或會用盡方法抵制。從目前兩岸的政治氣氛看,“京台高鐵”要落實不易,台灣海基會顧問李孟洲建議兩岸可先以興建“金廈大橋”作為試金石,是很有道理的。

線路規劃

京福高鐵

北京至蚌埠段(京滬高鐵)全長844km,途徑北京、廊坊、天津西、天津南、滄州西、德州東、濟南西、泰安、曲阜東、滕州東、棗莊、徐州東、宿州東、蚌埠南。該段已於2011年6月30日通車。
合肥至蚌埠段(合蚌客運專線)全長298km,途徑合肥站、合肥北城站、水家湖站、蚌埠南站,已於2012年10月16日通車。
合肥至福州段(合福客運專線)全長806km,途徑合肥南、長臨河、巢湖東、無為、銅陵北、南陵、涇縣、旌德、績溪北、歙縣北、黃山北、婺源、德興、上饒、五府山、武夷山北、武夷山東、建甌西、南平北、古田北、閩清北、福州,已於2015年6月28日建成通車。
至此,京福高速鐵路已全線貫穿通車。

海峽高鐵

福州至台北段目前還處於規劃中,在2016年3月的兩會上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在加快完善高鐵網部分明確提出要建設北京至台北的高鐵路線,標誌著京台高速鐵路正式被納入國家的高速鐵路網,也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福州至台灣段開建有望。據之前的設計,將在福建的平潭島與台灣的桃園之間興建台灣海峽隧道,福州預留的台海通道引出至平潭島,穿越台灣海峽隧道後經桃源抵達台北。這一方案的隧道全長125km,線路最短,也最受專家青睞。

台灣回應

2016年3月5日,中國公布“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其中在加快完善高鐵網部分提出要建設北京至台北的高鐵路線,此路線規劃引起島內民眾的關注。針對大陸的構想,台灣“交通部”回應稱,應先由陸委會和對岸溝通,再由雙方做可行性研究,“工程面研究都可做,但不一定可行”,且技術難度高、經費恐破萬億,“付款、營運都是問題,沒那么容易”。台灣陸委會5日稱,跨海高鐵除涉及興建工程技術、營運安全和營運成本等事項外,更涉及“國安”、民意反應及兩岸互動等複雜問題,並非大陸一說即可規劃。《聯合報》提到,一些網友猜測,此規劃藏有“大陸要加速兩岸統一的暗示”。
陸委會發言人楊家駿回應稱,兩岸在研討活動中確曾觸及海底隧道、橋樑的討論,但僅止於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分享,台灣政府目前並未將京台高鐵列入考慮。
台灣海基會顧問李孟洲稱,大陸不斷在各地興建跨海大橋,像是著名的橫跨寧波與上海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其實就是為了演練橫跨台灣海峽的建造技術,因此大陸此次提出“京台高鐵”規劃,技術及經驗上不成問題。不過他同時提到,台灣即將政黨輪替,政治阻礙性高,高鐵建成的可能性非常低,這牽涉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美方也不見得會同意。李孟洲建議,如果要實現“京台高鐵”,可先以金廈大橋作為試金石。
針對種種關注,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表示,大陸技術、資金都沒問題,但兩岸存在“政治意願問題”,需要“等一等,看一看再討論”。至於部分輿論認為“京台高鐵”展現大陸統一台灣的企圖心,陳德銘說,“這叫企圖心嗎?本來就是一家人啊”。他表示,如果未來有機會可搭高鐵到台北,他非常願意。
台灣“交通部”表示,應先由陸委會和對岸溝通,再由雙方做可行性研究,“工程面研究都可做,但不一定可行。”且技術難度高、經費恐破兆,“付款、營運都是問題,沒那么容易。”“交通部”表示,金門建議蓋“金廈跨海大橋”都沒個譜,跨越台海更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