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爺

北京爺,這是一部地道的用京腔京味京韻反映北京民言民俗民風民情的書,正如作者所言,寫的都是老百姓,說的都是大實話。這部小說稱為幽默小說,是因為它本身就是在講笑話,在說相聲,起承轉合之中有哏兒,有包袱。

概述

這是一部地道的用京腔京味京韻反映北京民言民俗民風民情的書,正如作者所言,寫的都是老百姓,說的都是大實話。本書是著名京味作家劉一達繼《人蟲兒》、《胡同根兒》之後的又一部京味長篇幽默小說。

作者介紹

劉一達介紹,《北京爺》在寫作之初就是以給讀者講笑話、說段子的語氣來動筆的。所以,把這部小說稱為幽默小說,是因為它本身就是在講笑話,在說相聲,起承轉合之中有哏兒,有包袱。可以說這種笑料不是在不經意間抖出來的,而是壓根兒就在給讀者說一個笑話。
談起小說創作的原因,劉一達說這是他幾年前動筆寫的一部作品。當時,讓他寫的直接原因是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非常可笑的人。其中一位酷愛寫作,自認為是當今文壇寫東西最出色的人,但寫出來的東西沒人認,幾乎沒有人看得懂。但是他身上有股子北京大爺勁兒,並不把別人對他的看法當回事,認為自己寫的東西最牛,對別人七個不服八個不份兒,你看不起我,我還看不起你呢!其實這人的東西真的不靈,但他並不氣餒,北京人管這種人叫“氣迷心”。這位爺的舉止使劉一達聯想到許多北京人身上的大爺勁頭兒,所以很想仿照塞萬提斯的路子,寫一部《堂·吉訶德》式小說,諷刺一下這些人。
由於寫著寫著沒感覺了,劉一達一度將這部原名《京城魏爺》的稿子放下了。有一天,他正讀初三的兒子閒來無事把它翻出來,看著這部小說的開頭嘿嘿發笑,看完後還問什麼時候這部書能寫完。而且他初三的同學看後都覺得不錯,在以後幾個月里不停地追問《京城魏爺》什麼時候能寫完。這讓劉一達想到了為什麼中學生這么喜歡這部看上去荒誕離奇的小說呢?主要是這類作品太少。正是這種衝動,使劉一達重新拾起這部小說,並把它變成了《北京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