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慈愛公益基金會

標識造型又是一團燃燒的火焰,由眾多火苗匯聚而成,象徵基金會匯聚慈善和愛的力量,點燃星火,薪火相傳。 (四)文化傳播:開發文化產品,發展文化產業,傳遞中國正能量。 (三)扶老助老計畫逐步建立和完善養老事業機構,讓老人們露出快樂的笑容,讓老人們得到心的溫暖,讓老人們擁有美好的晚年。

基本信息

機構簡介

標誌釋義

整體標識造型是一隻靈動飛翔的鳳凰,鳳凰的“鳳”與奉獻的“奉”同音,喻示基金會無私奉獻愛心的主旨。另外,中國古語有云:“鳳凰來儀”意為鳳凰所到之處,吉祥和諧,天下安寧,象徵著基金會將慈善和愛傳播四方。
標識造型又是一團燃燒的火焰,由眾多火苗匯聚而成,象徵基金會匯聚慈善和愛的力量,點燃星火,薪火相傳。
標識造型又是慈愛的首寫字母“C”的造型,辨識度鮮明,易於傳播與記憶。
顏色搭配上,涵蓋了基金會現在及以後將要開展的各項慈善事業,綠色代表環保,黃色代表兒童資助,紅色代表文化傳承,紫色代表養老項目。(標準色:生命之綠、希望之橙、安寧之紫、傳承之紅)

成立初衷

從2006年起,基金會發起人開始參與公益活動,陸續在西藏、四川、內蒙等地區資助貧困兒童,提供物質以及教育上的幫助;2008年組織車隊趕赴汶川災區,支援部分災民衣物等生活必需品;2010年至今為山東老區總計500多戶村民改善農村基礎設施,興建衛生院,打井十餘口,修建道路等;2013年在四川甘孜地區興建一所愛心學校並收養孤兒270名。
隨著這幾年對公益事業的參與,很多有著強烈公共利益責任意識的熱心人士都加入進來,我們逐步認識到現在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在不影響自身工作的前提下這種自發性的公益活動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我們申請成立此基金會,旨在主管部門和基金會理事會的領導下,使各方能有一個穩定的平台,更加規範、有效的開展公益事業,將愛心正能量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發展規模

10-100人。

願景使命

傳播大愛的力量;
仁愛、關懷、奉獻。

公益理念

凝聚慈愛力量,弘揚慈愛精神。

運作模式

團隊組成:北京慈愛公益基金會聘用了不同專業背景的工作人員全職工作,組建了一支高效率的執行團隊,包括擁有跨國工作經驗的資深管理人士。同時國內公益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也受邀組成了基金會的顧問委員會。

服務領域

(一)支教助學:救助貧困地區孤兒,失學兒童,留守兒童,讓孩子綻放花樣笑臉。
(二)扶老助老:建立健全養老事業機構,扶助贍養老人,讓老人享受溫馨夕陽。
(三)生態環保:立足已有5年曆程的環保工作,繼續推動環保理念和行動。
(四)文化傳播:開發文化產品,發展文化產業,傳遞中國正能量。

慈愛計畫

(一)關愛兒童計畫

目前,在青海、西藏、四川等地,由於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等客觀因素,很多兒童在物質和教育方面還沒有很好的保障,他們需要熱乎乎的飯菜,乾淨的衣服,溫暖明亮的教室、宿舍,他們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
首批行動,我們從幫助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140多名兒童開始,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的保障;教育方面,建設摺疊式組裝教室,為需要的學校進行志願者教師的招募。
摺疊式組裝教室是我們的一個探索,它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抗風11級、抗震10級,造價低,易於搬遷、運輸便捷、組裝靈活等優點。
預計幫助目標:2014年,我們將幫助600名藏區兒童;2017年,預計6000名藏區兒童。

(二)環境保護計畫

環境是生存最基本的保障,當天空不再蔚藍,人們不能自由呼吸…我們能為環境做些什麼?
我們建設的泰山植物園:坐落於舉世聞名的泰山腳下,大量的綠化工程讓稀有樹種得到了保存,規劃總面積30萬畝,保護多種瀕危稀有樹種的同時我們建立了植物基因庫。
我們希望通過公益傳遞綠色環保理念,做出綠色環保行動。

(三)扶老助老計畫

逐步建立和完善養老事業機構,讓老人們露出快樂的笑容,讓老人們得到心的溫暖,讓老人們擁有美好的晚年。

(四)文化傳播計畫

製作公益微電影以及公益紀錄片,傳播正能量。
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