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Beijing-Dublin International College at BJUT)是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工業大學與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UCD)聯合組建的國際化學院。學院為北京工業大學的正式教學機構,主要實施本科高等學歷教育,納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畫。

基本信息

學院歷史

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是北京市屬高校中唯一一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多科性市屬重點大學UCD是一所世界知名大學,位列全世界大學前1%,設有人文學院,商、法學院,理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等五大學院。北京工業大學與UCD自2009年就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開展了學分互認的學生交流活動。2011年9月,時任北京市市長郭金龍訪問UCD,在兩國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推動下,確定開展北京工業大學與UCD合作辦學的意向,旨在推進兩市的經濟合作與創新,深化雙方的教育和科研交流與合作,培養具有世界眼光、國際意識、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的籌建工作得到我國和愛爾蘭政府的大力支持。經過多輪磋商,2011年12月16日,在時任北京市市長郭金龍的見證下,北京工業大學與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簽署建立合作辦學機構的框架協定;2012年2月19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與愛爾蘭共和國總理恩達·肯尼的共同見證下,北京工業大學和UCD正式簽署了建立合作辦學機構的契約。

組織機構

(1)JMC(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首屆聯合管理委員會)
聯合管理委員會是學院的最高決策機構。聯合管理委員會行使下列但不限於下列事項的決定權:
①改選或者補選聯合管理委員會組成人員;
②聘任、解聘院長;
③修改章程,制定規章制度;
④制定發展規劃,批准年度工作計畫;
⑤籌集辦學經費,審核預算、決算;
⑥決定教職工的編制定額和工資標準;
⑦決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分立、合併、終止;
⑧合作協定規定的其他職權。

專業介紹

軟體工程

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
該專業是面向計算機軟體行業的寬口徑專業,根據現代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培養掌握計算機軟體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軟體開發技術等方面知識、具備管理知識並能適應國際化競爭環境的高素質複合型高級軟體工程技術人才。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分析和解決相關工程實際問題,可在工業、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計算機軟體系統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該專業學生畢業時要求最低完成275學分。
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以下知識與能力:
(1)具備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較強的創新意識;
(2)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和軟體工程與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與知識;
(3)掌握計算機軟體系統的組成、規劃、設計、評價的理論、方法與技術;
(4)獲得計算機軟體和網路的設計、開發及套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實踐訓練,獲得較大型軟體工程開發的初步訓練;
(5)跟蹤世界最新的軟體工程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了解計算機軟體相關領域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
(7)初步了解信息產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8)熟練掌握英語語言,在工程及人文環境中有較強的套用和溝通能力;
(9)具有較寬廣的專業知識面,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

物聯網工程

物聯網工程專業是根據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面向計算機行業的寬口徑專業,致力於培養建設、套用、維護和管理物聯網系統所需要的專業人才,特別是涉及相關網路結構與通信協定、軟體體系結構與中間件、計算平台、套用開發與服務的設計與開發工程的專業技術人才,使學生成為適應國家和北京市經濟發展、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和滿足經濟結構需求、服務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工程套用型、創新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學生畢業時要求最低完成275學分。
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以下知識與能力:
(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和較高的表達能力,德智體全面發展;
(2)具有從事物聯網工程工作所需要的基礎數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
(3)系統地掌握計算機、電子和網路通信領域基本理論,具有跟蹤物聯網工程領域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的能力;
(4)具有綜合套用計算機、電子和網路通信技術設計、開發和套用物聯網系統的能力,具備分析和解決物聯網系統中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5)具有全方位多渠道獲取物聯網最新技術和標準的能力,了解物聯網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與發展趨勢;
(6)在物聯網系統設計和開發套用方面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新能力;
(7)了解物聯網領域和信息產業的基本發展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
(8)具有較強的組織和團隊合作能力,能夠對物聯網項目進行有效的組織實施和管理;
(9)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自學能力,能夠適應未來的物聯網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
具有較寬的行業視野和國際前瞻性,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

金融學

面向北京乃至全國金融業和金融市場發展的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套用型、複合型、具有創新意識的國際化金融人才。學生將全面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和金融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了解國際金融市場的最新動態,熟悉國內外金融政策和市場運行規則,同時注重強化外語和理工科基礎,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在分析、解決金融領域實際問題方面的素質和套用能力。畢業生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金融管理及相關工作。學生畢業時要求完成最低總學分為255學分。
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以下知識與能力;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
(2)系統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經濟學和金融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了解本專業領域的前沿發展現狀和趨勢;
(3)掌握高等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等數理分析方法和數據處理技能;
(4)系統掌握金融學專業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金融市場運行、金融機構經營與管理、投資學和金融工程等原理;
(5)基本掌握主要金融創新產品的交易技術和分析方法,了解商業銀行運作實務,熟悉企業投融資業務;
(6)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
(7)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
(8)了解和掌握經濟法、跨國公司、電子商務、稅收等相關知識。

套用統計學

本專業為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教育等現代信息的需要,面向各行各業培養掌握現代統計信息收集、處理、分析技術以及計算機軟體套用的套用型人才。培養的人才應該具備“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基本特徵,應掌握基本經濟理論和統計專業知識,能夠把經濟理論與統計專業知識緊密結合,具有設計統計方案、從事市場調研、運用計算機處理統計信息並進行綜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通過學習,掌握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掌握使用國際化的統計標準,具有綜合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畢業生能在相關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統計及相關工作。該專業學生畢業時應要求最低完成275學分。
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以下知識與能力: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
(2)紮實的數理知識和經濟理論,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及開拓創新精神;
(3)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專業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4)掌握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統計法規;
(5)在計算機套用方面,能夠熟練地掌握計算機基本套用技術,並能夠利用統計分析軟體處理和分析實際數據;
(6)掌握外語工具方面,具有較好的閱讀能力和聽說譯能力;
(7)具有比較紮實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一定的從事本專業業務工作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8)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學院領導

院長:劉中良
劉中良,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北京市傳熱與能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環境能源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市優秀教師,入選2006年度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計畫,教育部高職/高專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熱工基礎教學分指導委員會委員、《工程熱物理學報》編委、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會員,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專業委員副主任、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首都淺層地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及專家委員成員、北京熱物理與能源工程學會理事、中國教育協會高等學校工程熱物理研究會理事、中國電力教育學會電力高等教育委員會能源動力工程學科教學委員會能源與環境組委員、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熱能與動力工程學科教學委員會熱能工程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製冷學會高級會員。1978~1982年在華東石油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1982~1984年在大連海運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1994~1996年在東南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1987~1988年在英國伯明罕大學機械系訪問學者。副院長:蔡立佳
蔡立佳,男,1980年出生。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熱能工程系,工學碩士。先後擔任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辦公室主任、計算機學院黨委副書記;主要從事學生事務管理和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發表論文20餘篇;曾經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緬因州立大學研修;承擔《大學生心理適應指導》課程的授課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