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絹帛獲獎證書

根據奧運會慣例,除向前三名運動員授予金、銀、銅牌外,還要向前八名獲獎運動員頒發獲獎證書。
奧運證書的設計採用了中國具有兩千年多年悠久歷史傳統的古老絹帛工藝、宣紙托裱及祥雲圖案。這也是北京奧運會繼獎牌設計在傳統的金屬獎牌上創造性地使用了中華美玉後,首次在奧運證書上使用絹帛。奧運獲獎證書有金、銀、銅、銅粉、粉綠、藕紫、天青、皎月,8種顏色的奧運會獲獎證書,傳達出深厚而隆重的中國文化韻味。通過60項極限測試證實,這些小小的證書至少可以保存一百年。據奧運會頒獎證書製作方負責人徐忠東介紹,製成一張證書,需要經過108道工序。在這張小小的證書里,蘊含了10項科研成果。為奧運會預備的頒獎證書共有 1.4萬餘張,為應對突發情況,還特別加印了1萬張。
證書製作上借鑑了中國傳統書畫的裝裱工藝,以絹帛裝裱。證書內芯為絹帛材質,證書四周採用專門研製的祥雲紋特織綾錦進行裝裱,證書背面使用宣紙托裱,整體設計傳達出深厚而濃重的中國文化韻味。
證書的上方左側為國際奧委會會標,右側為北京奧運會會徽或殘奧會會徽,下方為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等人的簽名。第一名至第八名運動員獲獎證書採用不同色彩加以區分。各名次證書選用粉綠、藕紫、天青、皎月等中國傳統畫專用色彩,充分體現了人文奧運的設計理念。
奧運獎牌“金玉鑲嵌工藝”配以奧運證書“絹帛裝裱工藝”,傳達出倡導世界和平的奧運主旨,巧妙地表達出中國古語“化干戈為玉帛”的內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