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治堵方案

北京交通治堵方案

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名下沒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持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可以申請指標。 個體工商戶申請指標的,按照個人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有效機動車駕駛證是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具有駕駛小客車資格的駕駛證。

概述

2010年12月23日下午,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正式公布,參照《關於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展 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北京市將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措施,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小客車配置指標。

方案簡介

已獲國務院原則同意 ,將抓緊修改完善,平穩出台,使治理措施儘快見效
北京市的交通治堵方案目前已獲國務院原則同意,北京市將儘快修改完善後

北京交通擁堵現象北京交通擁堵現象
並抓緊徵求意見,確保平穩出台。
2010年12月7日上午,市委書記劉淇在市委十屆八次全會上的講話全文公布,在談到當前工作時,劉淇表示,現在到年底還有一個月,明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做好當前的工作十分重要。
目前,國務院已原則同意了本市關於治理交通擁堵的方案。要儘快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修改完善後抓緊徵求意見,平穩出台,認真落實,使治理措施儘快見效。
根據昨天對外公布的《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北京市將通過五年努力,使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和城市運行保障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交通擁堵現象得到有效治理。最新動態

2010年12月23日下午3點,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周正宇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的綜合措施。《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公布。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制定本細則。
12月22日,《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展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徵集意見結束。
市民通過信函和傳真方式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將由交通部門匯總,該信息昨日未對外公布。一周內,交通委官網信箱收到22條治堵建議,多集中在公交優先、擁堵費等問題上。
市民建議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
13日,北京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徵求意見稿亮相併徵求公眾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合理調控小客車增長、擇機收取擁堵費等措施,此前備受爭議的最嚴“限購令”並未出現。
昨日,在交通委官網“建議諮詢信箱”當中,記者發現一周時間裡,市民通過此途徑提交了22條緩解北京交通擁堵的建議。有市民建議按乘車人數收取擁堵費,尖峰時間一人開車禁入主路;也有市民提出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在應急與非應急車道間設立欄桿,防止車輛違章。
市民還普遍關心公車改革、擁堵費及如何控制機動車增長。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機動車總量增長採取何種方式調控,主要還是聽取社會各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市交通委主任劉小明此前表示,對於機動車總量限制,並非是限制機動車擁有,而是要調控擁有進程。北京擬每年調控新增機動車限量在15萬以上,具體數量未定,肯定比上海投放量大。
超九成投票者稱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
前晚,本報聯合京探網針對治堵措施做了一個網路調查。兩日來,共有300餘網友參與調查,其中有76%網友認為北京城市功能分布存在問題,大量大型居住區位於昌平、通州等地,集中進出城造成擁堵;近95%投票者認為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及收取擁堵費;92.6%投票者不同意必要時採取單雙號限制。

基本信息

北京市將著力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具體做法,包括將制定防止機動車過快增長的措施,研究利用經濟手段控制機動車污染和解決重點擁堵路段交通問題等。
此外,還將強化交通管理,加強機動車管理和引導使用,加強交通執法管理、停車秩序管理和安全隱患治理,不斷完善交通應急預案,建設和完善城市智慧型交通系統。

北京市交通治堵北京市交通治堵
同時,鼓勵就近就業,從源頭上減少市民出行需求。倡導文明交通理念,強化現代交通信息意識,鼓勵腳踏車出行,提高綠色出行比例。
不僅如此,北京市還將實施中心城路網加密,大力推進微循環道路建設,建設市域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提高路網承載能力和運行效率。
繼續堅持公交優先的方針,建設公交城市,優先推進中心城軌道交通建設,建設交通快速通勤網路,最佳化公共運輸布局,最佳化立體化公交換乘條件,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地面公交為主體、多種交通方式協調運轉的綠色出行體系
十二五期間,本市將執行最嚴格的能耗和環保標準,重點抓交通等領域節能減排,完善環保科技和經濟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費制度。鼓勵並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與使用。
另據了解,冬季是消防安全事故多發季節。
劉淇要求要高度重視城市安全運行工作,要強化管理,落實責任,切實抓好消防安全,讓每一個施工工地成為“不可燃工地”,對電焊工違章、施工違章、安全措施落後等問題,必須認真加以解決,堅決防止出現重特大事故。

完整方案

1. 2011年上牌總數為24萬台,平均每月2萬台。其中個人指標占88%;運營小客車指標占2%;單位和其他指標占10%。
2. 車輛上牌需通過搖號,個人買車每月可搖號一次,單位買車每兩月可搖號一次,流程為提出搖號申請,獲取申請碼,確認有效後可獲得搖號機會。指標管理機構每月26日進行搖號。個人或單位需在獲得指標6個月之內辦完。
3. 本市人員和持有本市工作居住證的外地人以及在京納稅5年以上且有納稅證明的外地人擁有搖號資格。
4. 外地進京車輛在工作日7-9時,17-20時禁止在五環以內行駛。
5. 五環內停車收費單位由半小時改為15分鐘,進一步降低五環外停車收費。
6. 如果是12月23日之前買的小客車,或者是發票開在23日之前的,可以正常上牌。但是如果是從24日起買車,即便是有發票,也要等到2010年1月1日——也就是新政開始正式實施的日子參加搖號。

治堵方案要點

要點
2010年備案時限 通告規定,各汽車銷售企業將2010年12月23日(含23日)前的小客車購車契約、定金收據複印件加蓋企業公章,於2010年12月24日12時前報送企業所在區縣商務委備案,經審核確認後憑確認證明辦理相關手續。24日以後至2011年1月1日之前購買的小客車可能將無法備案。
限量 十二五期間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企事業、社會團體法人和個人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小客車配置指標。
限行 繼續實施和完善尖峰時段區域限行管理措施,繼續實施機動車工作日區域限行措施,適時採取重點路段尖峰時段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的措施。
限牌 2011年度小客車總量額度指標24萬個,平均每月2萬個。其中個人占88%,客運占2%,其他單位占10%。
搖號 參與搖號須符合三條件:住所所在本市,名下本市登記汽車,持駕駛證。持本市暫住證、居住證的人員,需滿足繳個稅五年以上。單位辦理登記的條件和登記的內容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規定。
外地車進京 非本市載客汽車含臨時號牌車輛需進入五環路行駛的,需辦理進京通行證,持有進京通行證的,工作日7-9時,17-20時禁止在五環路含以內道路行駛,工作日9-17時也要遵守北京市尾號限行措施。
交易、報廢 個人出售、報廢名下登記的小客車,可以直接取得更新指標,辦理指標證明檔案。
停車收費 一類地區為二環路含以及CBD商業區、燕莎地區、中關村西區、翠微商業區等。二類地區為五環路以內除一類地區以外的區域。三類地區為五環路以外的區域。露天停車、停車樓庫價格實行階梯價,居住區以及夜間價格原則保持不變。一類地域占路和露天停車標準為每小時十元和每小時八元,地下停車收費標準為每小時6元,二類地區站道賀露天停車收費分別為每小時6元和每小時5元,地下每小時5元。小區居民車輛憑有效證件停放在小區周邊道路,停車標準按照居住區停車標準收費每小時一元。

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實現小客車數量的合理、有序增長,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狀況,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環境污染,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市對小客車實施數量調控和配額管理制度。
小客車年度增長數量和配置比例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公安交通、環境保護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小客車需求狀況和道路交通、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報市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政府各有關部門應當落實本市小客車年度調控目標。
第三條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和個人需要取得本市小客車指標(以下簡稱指標)的,應當通過搖號方式無償取得。
本市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新增公務用車指標。
營運小客車指標單獨配置,具體配置方式另行制定。
第四條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小客車數量調控的統籌協調工作,並組織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的政策、措施。
公安、國稅、地稅、民政、司法、財政、人力社保、商務、工商、質監等政府相關部門和區(縣)政府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做好相關管理工作。監察部門負責對各行政主管部門履職行為的監督檢查。
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指標管理機構)負責指標申請的歸集、審核結果的公布、搖號的組織和公示等工作。
第五條 指標配額按年度確定,不得跨年度使用。
個人指標每月配置一次,單位指標每兩月配置一次,每次未配置完的指標配額順延至下次配置。
第六條 個人指標額度占年度指標配額的88%,營運小客車指標額度占年度指標配額的2%,其他單位指標額度占年度指標配額的10%。

第二章 申請及審核

第七條 單位和個人申請指標按照以下程式進行:
(一)提出申請,獲取申請編碼;
(二)經審核合格後,確認申請編碼為有效編碼,參加搖號;
(三)通過搖號方式獲得指標編碼。
第八條 下列單位申請指標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企業具有有效的營業執照(或工商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和稅務登記證書,上一年度在本市繳納入庫增值稅、營業稅總額5萬元(含)以上;
(二)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具有有效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
第九條 下列單位申請編碼的數量按照以下規則確定:
(一)企業上一年度繳納入庫增值稅、營業稅總額合計在5萬元(含)以上的每年可以申請1個編碼,每增加50萬元可以增加1個編碼,但年度申請編碼總數不得超過8個。
(二)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每年可以申請1個編碼。
第十條 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名下沒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持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可以申請指標。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包括:
(一)本市戶籍人員。
(二)駐京部隊現役軍人和現役武警。
(三)持有有效身份證件並在京居住一年以上的港澳台居民、華僑及外籍人員。
(四)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人員。
(五)持有本市有效暫住證且連續五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人員。
個體工商戶申請指標的,按照個人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申請指標的單位和個人,可以直接在指定網站上填寫申請表提出申請,也可以到各區(縣)政府設定的對外辦公視窗提出申請。
第十二條 指標管理機構負責歸集對外辦公視窗受理的指標申請,並於每月8日前將未經審核的申請人信

北京市月壇南橋上車流量北京市月壇南橋上車流量
息分別傳送到公安、人力社保、質監、國稅、地稅及其它相關部門進行審核。
市公安機關人口管理部門負責審核個人身份信息;市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負責審核港澳台居民、華僑、外籍人員的身份信息和在京居住信息;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審核車輛信息以及個人的駕駛證件信息;國稅、地稅部門負責審核納稅信息;質監部門負責審核組織機構代碼信息;人力社保部門負責審核非本市戶籍人員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證》信息和社會保險繳納信息。
本市相關審核部門在接收到申請人信息後8個工作日內完成對信息的審核,並將審核結果反饋指標管理機構。
本市相關審核部門需要提請上級部門配合審核申請人信息的,上級部門審核時間不計入前款規定的審核期限。第三章 指標取得和使用

第十三條 指標管理機構每月在指定網站上分批公布有效編碼。
經審核認定為無效編碼的,指標管理機構在指定網站上說明原因。申請人對審核結論存有異議的,可以向相關審核部門提出覆核申請。覆核合格的,審核部門向指標管理機構反饋覆核意見,由指標管理機構將其納入下一次搖號基數。
第十四條 指標管理機構每月26日組織搖號,公證機構依法予以公證。搖號結果和小客車配置指標確認通知書在指定網站上公布。搖號時間或地點因故發生變化的,由指標管理機構提前向社會發布。
第十五條 申請人可以在指定網站或者通過電話方式查詢搖號結果,小客車配置指標確認通知書可以由申請人自行下載列印或到指標管理機構對外辦公視窗領取,作為指標證明檔案。
單位和個人經搖號未取得指標的有效編碼,自動轉入下一次搖號基數。單位未取得指標的有效編碼保留到當年12月31日,保留期滿後重新申請。
申請人主動申請退出搖號的,其有效編碼從搖號數據中刪除。
第十六條 單位和個人應當自取得指標之日起6個月內辦理完成車輛登記手續。逾期未辦理完成的,視為自動放棄指標。
單位和個人在辦理車輛購置稅、購置稅檔案轉移、二手車銷售發票驗證、車輛贈與公證等相關手續時,應當出示真實有效的小客車配置指標確認通知書。
國稅部門核發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免稅憑證或者辦理車輛轉入本市購置稅檔案轉移時,工商部門驗證二手車銷售發票時,公證機構辦理車輛贈與公證時,應當查驗小客車配置指標確認通知書,經查驗後在相應票證背面加蓋“已取得指標”字樣的印章。
單位和個人申請辦理小客車註冊、轉移登記和轉入本市的變更登記時,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分別查驗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二手車銷售發票、車輛贈與公證書以及其他應當查驗的材料和內容。
第十七條 單位或者個人出售、報廢名下小客車後需要小客車更新指標(以下簡稱更新指標)的,不需要參加搖號,直接申請更新指標,以小客車更新指標確認通知書作為更新指標證明檔案,自取得更新指標之日起6個月內辦理完成車輛登記手續。逾期未辦理完成的,視為自動放棄更新指標。
指標管理機構根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供的出售、報廢小客車轉移、註銷登記信息,核對申請人申請信息,審核通過後在指定網站發布小客車更新指標確認通知書。
具體辦理程式和要求比照本細則相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八條 承擔審核申請信息和查驗指標證明職責的相關部門,應當根據本細則的分工和工作實際,制訂本部門審核標準、工作流程和操作辦法並切實履行職責。工作人員未按本細則要求履行查驗職責辦理相關手續的,依法追究其責任。
第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申請人採取不正當手段取得和使用指標的行為、政府部門及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指標管理機構、各審核部門和監察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及時受理舉報並認真履行監督職責。
第二十條 對於提供虛假信息、材料或者偽造、塗改小客車配置指標確認通知書、小客車更新指標確認通知書的,相關審核部門查實後應當向指標管理機構反饋,由指標管理機構取消該申請人的申請資格、收回已取得的指標或更新指標、三年內不受理該申請人提出的指標申請。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一條 本細則下列用語含義:
(一)小客車包括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及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其他需要實施調控的車型。
(二)營運小客車是指《機動車行駛證》登記的使用性質為 “出租客運”、“租賃客運”、“教練”的小客車。
(三)有效機動車駕駛證是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具有駕駛小客車資格的駕駛證。
第二十二條 因法院判決、裁定及個人因婚姻、繼承發生財產轉移的已註冊登記的小客車不適用本細則。有關機關依法辦理轉移登記。 在本細則實施之前,車輛銷售經營者已經與客戶簽訂小客車預售契約、收取預定金,並在規定期限內向商務部門辦理備案的,不適用本細則。
在本細則實施之前,向有關部門申請進口境外人員自帶車輛的,不適用本細則。 第二十三條 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指標管理機構自2011年1月1日開始受理申請。

市民建議

市民建議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 北京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徵求意見稿亮相併徵求公眾意見後。意見中明確提出合理調控小客車增長、擇機收取擁堵費等措施,此前備受爭議的最嚴“限購令”並未出現。
在交通委官網“建議諮詢信箱”當中,記者發現一周時間裡,市民通過此途徑提交了22條緩解北京交通擁堵的建議。有市民建議按乘車人數收取擁堵費,尖峰時間一人開車禁入主路;也有市民提出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在應急與非應急車道間設立欄桿,防止車輛違章。
市民還普遍關心公車改革、擁堵費及如何控制機動車增長。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機動車總量增長採取何種方式調控,主要還是聽取社會各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市交通委主任劉小明此前表示,對於機動車總量限制,並非是限制機動車擁有,而是要調控擁有進程。北京擬每年調控新增機動車限量在15萬以上,具體數量未定,肯定比上海投放量大。
超九成投票者稱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
前晚,本報聯合京探網針對治堵措施做了一個網路調查。兩日來,共有300餘網友參與調查,其中有76%網友認為北京城市功能分布存在問題,大量大型居住區位於昌平、通州等地,集中進出城造成擁堵;近95%投票者認為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及收取擁堵費;92.6%投票者不同意必要時採取單雙號限制。
公交優先——開全天候公交專線車道
加大“公交優先”力度。建議凡三車道以上道路,開一條全天候公交專線車道,對違規占道的社會車輛罰款、扣分;上下班高峰,公車暢通無阻、私家車被堵得無法動彈時,一定會大大改變人們的出行習慣。在二環、三環設立專門的公交快速通道。具體做法是,利用二環、三環左右幹道最內側的那條線為公交專用道路,為了防止社會車輛進入,可在外側設立柵欄與之分離。 
可按車內人數收擁堵費
交強險、養路費應納入燃油附加稅中。按年收取不公平、不利於節能減排,建議多開車多付費,不開車不付費。———公民55
小汽車出行,可按車內人數收取擁堵費。例如小汽車在二環上和二環以內,擁堵時段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的禁止通行;含駕駛員兩人的,收取擁堵費;含駕駛員三人及以上的不收費。
裁減部門公車擁有量
取消公車,只保留公務用車,並嚴格規定公務用車的使用範圍。重新登記公務用車的車牌號並和其他車牌相區別,便於公眾監督。
仔細調查公車使用情況,裁減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的公車擁有量,按應減少現有車輛的20%重新出台車輛編制,嚴格執行。
本市將通過五年努力,使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和城市運行保障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交通擁堵現象得到有效治理。

他山之石

國內治堵求索

浙江省寧波市的立法部門為緩解擁堵正醞釀出台一項新政策:要買新車先買車位。儘管這一政策尚未得到當地人大立法機關的通過,但已經引來了各方關注。市民專家紛紛質疑,以犧牲消費者利益為前提的治堵招數是否可取。有一網民在得悉這一政策後表示,“如果這個政策出台,那計生委也可以考慮出台"生孩子必須先落實好一套房"的政策,國土部也可以出台"要走路必須先買一塊地"的政策。”有專家表示,這一政策具體執行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並不能從實際上解決停車難題。
對於治堵,上海市多年來一直實施的是“牌照拍賣”政策,每個月發放一定數量的汽車牌照,消費者通過拍賣方式獲得。這一制度的結果是很多在上海市的道路上行使的車輛紛紛掛上外地牌照。現在,上海市仍是中國最堵的三大城市之一。
2009年,廣東省廣州市歷時3年多研究規劃的《廣州市城市交通改善實施方案》獲得全國專家評審通過,該方案中建議:減少繁忙時段和繁忙路段的交通負荷,收取道路擁擠費。道路擁擠收費在廣州採用先小範圍試點,再逐步擴大的策略,收費試點區域先考慮老城區或者天河地區。

國外他城之鑑

日本東京是世界上軌道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上個世紀60年代,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東京也產生了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為此東京市政府下決心大力發展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如今的東京已經被一張由城市輕軌和捷運所組成的大型軌道交通網所覆蓋,總里程達2355公里。軌道交通系統每天運送旅客2000多萬人次,承擔了東京全部客運量的86%。
東京都中心區的交通樞紐站,不管是市內捷運換乘市內電車,還是由市內電車、捷運換乘城郊電車或新幹線,大都在站內就可實現。不少車站出站口直通大型商場、大型娛樂場和公司大樓,避免了人流二次擁堵,對緩解路面交通壓力非常有效。
在浪漫之都法國巴黎,為了減少城市溫室氣體排放量,巴黎市政府於2007年夏天引進一項“腳踏車城市”計畫,到2007年年底,有2.06萬輛腳踏車散布在巴黎市內新建的1450個腳踏車租賃站,為市民提供幾乎免費的腳踏車租賃服務。巴黎市內每隔200多米就有一個聯網的租賃站,租賃後,在任意一個租賃站即可歸還腳踏車。
在推行“腳踏車計畫”的同時,巴黎對駕照考試和車輛的檢驗都十分嚴格,從而保證了上路的都是安全的車輛。其公路交通標識設定也堪稱一流,幾乎每個交叉路口都設有指示近、中、遠目的地的醒目路標,確保司機不會因找路分散注意力引發事故。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上還有電子顯示牌,循環顯示交通信息,幫助司機提前做好選擇,以減少擁堵。
在法國,輕微違章不影響交通者不罰,交通高峰期儘量不罰,目的是確保道路暢通。但有兩種情況“罰你沒商量”,即嚴重超速和違章停車
在美國紐約,智慧型交通信號系統成為緩解交通擁堵的一大利器。這套系統擁有86台閉路電視,負責對全市5個區的主幹道交通狀況進行監控。此外,它還負責管理紐約市6600個交通信號燈和4000個用於測定車流量的環形探測器,並且還擁有一個大型電子顯示屏,及時跟蹤曼哈頓島上所有交通信號燈的動態變化。一旦某一路段發生交通事故或出現擁堵狀況,計算機就會立即發出指令,對附近地區的信號燈重新進行編程。閉路電視也會馬上對準現場,為工作人員處理事故和交通擁堵提供實時信息。

媒體評論

北京市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以政府令的形式發布了《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有2點立即引發網友討論。 一、生效時間
12月23日之前購買的小客車,或者是發票開在23日之前的,可以正常上牌。但如果是從24日起買車,即便是有發票,也要等到明年1月1日——新政開始正式實施的日子參加搖號。
對於這一點,大多網友表示支持,普遍認為此細節考慮到位,防止出現混亂搶車局面並被居心不良者利用,屯車上牌。
二、不限制外地人購車
新政中並未標註外地人不能購買北京車輛,對於連續五年以上繳納北京市社保和個人所得稅的外地人,提交證明即可買車。
網友對此眾說紛紜,部分網友認為這是人為抬高資金門檻。另一部分則認為,此規定將有效治理汽車過度銷售,同時也給衝動買車的外地年青人緩衝時間,仔細考慮購車需求和北京的交通狀況。
三、衍生問題:
此外,還有部分網友對囤車問題表示擔心,坊間傳聞,部分富裕城市的投資者,已經開始在北京租賃倉庫,囤積即將報廢的夏利、吉利汽車數百輛。搖號上牌會不會被黃牛利用,二手車市場會否因此水漲船高,甚至有價無車?絕大部分網友呼籲有關部門儘快調查此事。

治堵新政

日前,北京市交通排堵保暢第十一階段(2014年)工作方案及任務分解表發布。方案提到,今年12月底前,要出台城市低排放區車輛限行政策,同時研究電子車牌技術,為治理空氣污染和緩解交通擁堵提供技術支撐。
方案中提到,完善機動車區域限行措施,研究城市低排放區車輛使用政策,以經濟手段調控小客車使用強度,今年年底前出台低排放區車輛限行政策。記者了解到,按照市政府相關規劃,最快明年將收取交通擁堵費。此前,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曾提到,低排放區劃定以及收取交通擁堵費的政策將同時進行研究,交通擁堵費的收費範圍或設定在低排放區域內,但也可能採用其他方式進行收費。
針對劃定低排放區的政策,交通專家表示,方案中提到,要用經濟手段調控小客車在低排放區的使用強度,可能是通過收取交通擁堵費的方式,進入該區域的小客車需要交納費用,這樣交通擁堵費的政策就與低排放區的政策直接掛鈎。但這兩個政策也可能分別實施,提高低排放區的停車費,能降低車輛進入低排放區的頻率,這也是用經濟手段調控車輛使用強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