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資源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資源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有多年歷史的中國科學院科技物資中心。2001年月,根據國家科技部等部委《關於印發建設部等部門(單位)所屬個科研機構轉制方案的通知》,由事業單位整體轉制為國有企業。公司註冊資本9200萬元,為中國科學院控股企業。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中科資源有限公司是由原中國科學院科技物資中心按<<公司法>>要求整體轉制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科學院和原中科院科技物資中心經營管理骨幹共同持股。公司註冊資本5154.5萬元,現有員工136人,其中大專以上55%。 北京中科資源有限公司下設4個管理部門,7個經營部門和3個參股公司,2004年銷售收入3.01億元,近幾年來以每年15.77%的速度穩步增長。公司經營範圍主要是金屬材料、有色金屬、稀貴材料、建築材料、家用電器、機電產品、信息產品、生物製品、化工產品、保健食品、日用百貨的生產、銷售;物資倉儲、物資運輸、保險代理、裝備物資租賃服務;物業管理;技術諮詢、轉讓、服務。北京中科資源有限公司將立足於中國科學院的科技資源開發利用,以為知識創新工程服務和科技成果轉化為經營特色,以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服務,科技物資、科技產品和信息產品經營,科技產品開發和物業管理為主要經營方向,經過努力和發展,成為具有較大經營規模、有較強創新發展能力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集團性企業。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中國科學院成立,1954年組建了器材處(隸屬辦公廳),負責全院的國內外科研器材(設備、材料)統一供應和管理。
1956年,為保障和實施國家十二年科學規劃任務的需求,器材處升格為中國科學院器材局。
60年代初,為保證“兩彈一星”任務特殊材料設備的需求,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中國科學院軍工Ο四單位代號,器材設備的國內外訂貨,非標準設備加工及新產品試製業務納入軍口物資保障體系,中國科學院器材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新技術局。
60年代中期,為保證國家軍工任務的正常進行,Ο四單位實行軍管,中國科學院新技術局劃歸國家科委領導。
70年代初期,新技術局復歸中國科學院,更名為業務二組,保留原業務職能。70年代中後期,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技術條件和進出口局。
8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技術條件和進出口局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物資局,後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技術條件局。
90年代初,根據中國科學院總體改革方案,中國科學院技術條件局與下屬的北京器材供應站合併,沿用舊稱,仍然承擔著物資材料的管理工作。90年代中期,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科技物資中心。
2001年12月,根據國家科學技術部等6部委《關於印發建設部等11個部門(單位)所屬134個科研機構轉制方案的通知》(國科發政字[2000]300號)精神,以及《關於印發〈中國科學院科技物資中心整體轉制的決定〉的通知》(科發產字[2000]0526號文)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由中國科學院和原科技物資中心職工共同出資,在北京市工商管理局註冊成立北京中科資源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154.50萬元,其中,中國科學院4778.00萬元,職工376.50萬元。
2003年,中國科學院將所持股份劃歸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科控股)管理。公司的股東由國科控股與職工自然人組成。
2005年7月,經公司股東會同意,職工回購國科控股在公司的股權553.40萬元,並在北京市工商管理局變更登記。變更後,國科控股出資4224.60萬元,占註冊資本的81.96%;職工自然人出資929.90萬元,占註冊資本的18.04%。2010年12月,經公司股東會同意,北京市海淀區裕龍農工商公司以貨幣資金出資4045.5萬元,增資入股成為公司的新股東。工商變更後,公司註冊資本9200萬元,其中,國科控股占45.9196%,北京市海淀區裕龍農工商公司占43.97%,自然人占10.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