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去勢

化學去勢(Androgen Deprivation),其實是以雌性激素(女性賀爾蒙)、抗雄性激素(睪丸抑制劑)或性腺刺激激素抑制劑注入累犯體內,令他失去性衝動,同時不再勃起,令男性獨有的人體反應消失。

化學閹割-作用

抗雄激素治療
抗雄激素使用的雄激素拮抗劑與雄激素受體結合,競爭性抑制DHT而發揮作用,有類固醇類和非類固醇類兩種。前者有醋酸氯羥甲烯孕酮(CPA)、甲地孕酮(Megestrol),後者有氟他胺(Flutamide,福至爾(以前稱緩退瘤)、康士得(Casodex)、尼魯米特(Nilutamide)等。現使用最多的是氟他胺,其劑量為250mg,3次 d,主要副作用為乳房女性化、噁心、嘔吐等,罕見性慾減退、肝功能異常。使用過程中應定期複查肝功能。
1945年即有人行睪丸切除加雙側腎上腺切除,以同時消除睪丸和腎上腺的雄激素,即所謂全阻斷雄激素治療前列腺癌。因併發症多,療效不好而未被採用。1983年Labrie等同時採用LHRH A和抗雄激素藥物治療前列腺癌,既用藥物去勢又用抗雄激素藥物阻斷腎上腺產生的雄激素,療效明顯優於單種內分泌藥物。
副作用
藥物去勢的副作用與手術去勢相似。由於使用LHRH A初期刺激腦垂體釋放黃體生成素(LH),睪丸產生更多的睪酮,前列腺癌症狀進一步加重,對於已有脊柱轉移的患者有脊髓壓迫,甚至死亡的可能。因此對於已有轉移病灶,特別是膀胱頸梗阻、脊柱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使用LHRH A治療初期,應提前1周或同時使用抗雄激素藥物治療,以減輕或預防前列腺癌症狀加重。藥物去勢有這個缺點,而且藥物價格昂貴,需長期用藥,所以使用受到限制。國內僅在患者拒絕接受手術去勢且經濟上又能承受時方才採用。

化學閹割-套用機制

捷克是歐洲唯一一個對性犯罪者實施閹割的國家,過去十年(1998年—2008年)曾對至少94名罪犯進行過手術閹割。負責監管行刑過程的捷克精神病專家堅稱,這是緩解遭遇極度性紊亂的犯罪者的性衝動的最成功辦法。但反酷刑委員會要求捷克取消這一針對暴力性犯罪者的刑種。
自歐洲理事會反酷刑委員會在2007年宣稱閹割手術具有“侵害性、不可挽回性和殘害性”後,目前(2009年),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正在考慮對暴力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使用荷爾蒙藥物抑制性慾。爭論圍繞著誰的權力優先展開:是遭遇殘酷懲罰的性犯罪者還是期望得到保護的社會。
波蘭預計將成為歐盟首個給予法官對一些戀童癖罪犯實施化學閹割權力的國家。在一名兒童被戀童癖罪犯殺害後,西班牙也在考慮提供化學閹割的計畫。不過一些精神病專家指出,性病理存在於腦中,無法手術治療。

化學閹割-科研實驗

2004年,挪威研究機構進行的一項科研實驗,對4名強姦犯實施了“化學閹割”。當年,生性兇殘的吉爾·哈斯塔德是挪威“家喻戶曉”的變態強姦犯,被判入獄21年,哈斯塔德聲淚俱下地在法庭上表示,自己願接受“化學閹割”,以“治療”自己無法克制的性慾。
這個實驗是自願的,沒有犯人會因此而受到減刑或其他任何“特別照顧”。哈斯塔德與另外3名強姦犯進行了6個月的集體治療後,“化學閹割”的效果比較令人滿意,4名強姦犯的強烈性慾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有很多國家對孌童癖都試圖實行強制性“化學閹割”治療。

化學閹割-爭議

“化學閹割”的爭議在於,該療法可能違背醫療道德以及侵犯人權
南非:上世紀就曾考慮
20世紀90年代,南非曾是全球強姦案發案最多的國家。據統計,南非平均每12分鐘便發生一宗強姦案。當時,南非的法律委員會曾考慮對強姦罪犯實施“化學閹割”——即對罪犯強制注射荷爾矇混合藥物,令其永遠無法勃起。
義大利:提議引入“化學閹割”
2005年6月,針對義大利發生數起性犯罪事件,該國體制改革和權力下放部長羅伯托·卡爾代羅利竟提議對罪犯實施“化學閹割”,引來反對派的一片譴責。
卡爾代羅利發表聲明說:“我認為,需要為性犯罪活動引入‘化學閹割’。”他還提議將所有非法移民強行驅逐出義大利,並稱“對有人開始實行私刑不感到意外”。卡爾代羅利的聲明發表後立即引來義大利反對派政治人士的一片譴責。
英國:將展開試點
2007年6月,英國內政大臣約翰·里德曾宣布,將開展試點,向孌童癖者提供抑制性慾的藥物。里德說,孌童癖者可以自願參加通過激素和抗抑鬱藥物控制性衝動的治療。英國媒體將這種療法稱為“化學閹割”。
他說:“這種方法在斯堪的納維亞等地區已經奏效,它可以減少再犯罪。但我強調這不能代替懲罰或監禁。”另外,目前美國有些州曾有法院作出判決,讓罪犯自己在閹割或終生監禁之間作出選擇。

化學閹割-相關人物

英國當地時間2009年9月11日晚,英國首相布朗代表英國政府向已經逝去55年的英國著名數學家、德國密碼的破譯者艾倫·麥席森·圖靈作出了明確的道歉。這位二戰時期的密碼破譯者因同性戀被判“化學閹割”,55年前自盡身亡。
布朗表示,圖靈所受到的對待是“駭人聽聞的”和“完全不公平的”,英國對這位傑出數學家的虧欠是巨大的。布朗說,他為作出正式的道歉感到自豪。“你沒有得到更好的對待,我們深感抱歉”。由布朗簽署的聲明發布在唐寧街十號網站上。
竟被化學閹割
圖靈因幫助研製“bombe”破譯機而名聞天下,該機器破解了德國“謎”式編碼機編寫的情報。1952年他在承認與一名男子有性關係之後,被判犯有嚴重猥褻行為罪。他接受了實驗性的“化學閹割治療”。犯罪記錄使圖靈被剝奪了安全特權,這意味著他無法繼續為英國政府通訊總部效力。他於兩年後自殺身亡,年僅41歲。
圖靈不但以破譯密碼而名聞天下,他在人工智慧和計算機等領域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常被認為是現代計算機科學的創始人。戰爭結束後,在曼徹斯特大學工作的他研製了“曼徹斯特馬克一號”———著名的現代計算機之一。1999年,他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世紀100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化學閹割-評論

“化學閹割’療法不但違反自然定律,更涉及人道、人權等問題。罪犯的內分泌腺功能受外力抑制,在藥力失效之後是否能恢復男人的正常功能,實在無法肯定。另一方面,亦可能會對去勢者造成永久的心理創傷,更可能因而心生仇恨,做出擾亂社會秩序的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