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帝國

匈奴帝國

匈奴帝國曾經是亞洲大陸上最強大幅員最遼闊的大帝國,一度縱橫馳騁,四處劫掠,成為橫亘在東西之間的一支可怕的文明破壞力量。後與漢帝國在連續的征戰中消耗的精疲力盡,有的融入民族裡,成為了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而有的卻走向衰落。西漢晚期,匈奴分裂,北匈奴繼續與漢朝為敵。公元73年至91年,東漢聯合南匈奴持續發動了對北匈奴的戰爭,將北匈奴逐出漠北高原。北匈奴則逐漸向西後退,直至頓河、多瑙河流域,並以南俄羅斯大草原為基地,對羅馬帝國發動戰爭,是致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匈奴帝國,曾經是亞洲大陸上最強大幅員最遼闊的大帝國。後來匈奴帝國和漢帝國在連續的征戰中,都消耗的精疲力盡,最後幾乎同時衰落,實在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東亞的蒙古高原,就是兇猛的遊牧部落的故鄉,他們是草原文明的締造者和傳承者,他們四處侵略農耕文化的國家。尤其是每當出現較大的自然災害,牲畜大批死亡的時候,他們就會進入農業文明的領地,通過掠奪資源,來延續著自己的存在——他們一批批的從蒙古高原衝出去,他們征服了許多的亞洲帝國,並且一度成為了半個歐洲的統治者。

世界範圍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當伊朗人種的遊牧民(斯基泰人和薩爾馬特人)占據著草原地帶西部即南俄羅斯時,無疑地還包括圖爾蓋河流域和西西伯利亞;草原地帶的東部是處於突厥-蒙古種民族的統治之下。其中在古代史上占統治地位的民族是以"匈奴"一名而被世人所知。匈奴一名與後來羅馬人和印度人稱呼同一蠻族的名稱(Huns〔Hunni〕和Huna)是同詞源的。可能這些匈奴人(直到公元前3世紀的秦朝,才在編年史上清楚地記載了匈奴一名)在公元前第9和第8世紀時已經被稱為嚴狁。更早一些的時候,他們可能被稱為“草粥”,或更含糊地被叫作"胡人"。在歷史的黎明時期,所知的胡人是指那些當時居住在北部邊境上,即在鄂爾多斯、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那些民族。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馬斯佩羅推測:所謂北戎即"北部之戎",分布在今天的北京西部和西北部,是一支胡人部落。其他的部落在公元前第4世紀時已經歸降於趙國。趙武靈王(大約公元前325-298年在位)甚至從他們那裡奪取了山西最北部(大同地區),實際上還奪取了今鄂爾多斯北部地區(約公元前300年)。正是為了有效地防範這些遊牧民的進攻,秦國(陝西)和趙國(山西)都改他們的重車兵為靈活的騎兵。這一軍事改革帶來了中國服裝上的徹底變化;弓箭時代的長袍被從遊牧民那裡學來的騎兵褲子所取代。從遊牧民哪裡,軍士們還模仿了羽毛裝飾的帽子、"三尾服"和後來對名為"戰國時期"的藝術起到很大作用的“帶扣”。也正是為了防禦匈奴,趙國及其鄰近諸國開始沿其北部邊境壘起最初的城牆,後來秦始皇統一和完成了城牆的建築,成為了長城。

我國史學記載

據我國史家司馬遷記述,正是在公元前3世紀後半葉,匈奴似乎成為一支統一的、強大的民族,他們由一位名叫單于的首領統帥著,單于的全名漢文譯音是撐犁孤塗單于,譯為"像天子一樣廣大的首領"。在這些詞中可以發現突厥-蒙古語詞根,特別是“撐犁”是突厥-蒙古語詞(Tangri,天國)的譯音。在單于之下,有兩個最大的官職,即屠耆王,意為左右賢王。漢文譯音“屠耆”與突厥字(doghri)有關係,意思是“正直的”、“忠實的”。就基本上以遊牧生活為主的民族所能談到的固定居住地而言,單于住在鄂爾渾河上游的山區,以後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就建在這兒。

左賢王--原則上是單于的繼承人--住在東面,可能在克魯倫高地。右賢王住在西面,可能像阿爾伯特·赫爾曼認為的那樣,在杭愛山區、今烏里雅蘇台附近。接下去,匈奴統治集團內依次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然後是千夫長、百夫長,十夫長。這個遊牧民族,在行進時被組織得像一支軍隊。一般行進的方向是朝南,這在突厥-蒙古種各民族中已成為習慣;類似的現象在匈奴的後裔、6世紀的突厥人中,以及成吉思汗的蒙古人中都可以看到。

肖像特徵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歷史上描繪的匈奴肖像上的特徵,我們在他們的繼承者突厥人和蒙古人身上也可以看到。威格爾概括道:“他們的身材矮而粗壯,頭大而圓,闊臉,顴骨高,鼻翼寬,上鬍鬚濃密,而領下僅有一小撮硬須,長長的耳垂上穿著孔,佩戴著一隻耳環。頭部除了頭頂上留著一束頭髮外,其餘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長齊小腿的、兩邊開叉的寬鬆長袍,腰上系有腰帶,腰帶兩端都垂在前面,由於寒冷,袖子在手腕處收緊。一條短毛皮圍在肩上,頭戴皮帽。鞋是皮製的,寬大的褲子用一條皮帶在踝部綑紮緊。弓箭袋系在腰帶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帶上橫吊在腰背部,箭頭朝著右邊。”

相同習俗

上述服裝的一些細部,特別是裹齊踝部的褲子,對匈奴人與斯基泰人來說都是共同的。有許多習慣也是相同的:如葬禮上的犧牲。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在酋長(或首領)的墓上,割開其妻子及隨從們的喉嚨,至於匈奴人,其人數達到上百或者上千。希羅多德(IV.65)記載,斯基泰人將敵人的頭蓋骨在沿眉毛平處鋸開,在外面用皮套蒙上,裡面嵌上金片,作為飲器使用。《前漢書》證實了匈奴人中有同樣的習慣。這一習慣特別是從老上單于用月氏王的頭蓋骨來飲酒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確實,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把頭看作戰利品的。希羅多德(IV.64)曾提到斯基泰人在戰利品中展示他們砍下的敵人的頭顱以及掛在馬韁繩上的頭皮,以示誇耀。

起點

在匈奴的後裔,即公元第6世紀的突厥人中,一個戰士墳墩上的石頭,其數目是與他一生中所殺敵人的數目成比例。這種嗜血性的風俗也同樣盛行於印歐種和突厥-蒙古種的遊牧民中。斯基泰人用敵人的血灑在插在一個小土堆上的神聖的短彎刀上,以及喝一杯被他殺死的第一個敵人的血。匈奴人在訂盟約時,要用人頭蓋骨製成的容器喝血。在悼念死者時,斯基泰人和匈奴人用小刀把臉劃破,"讓血和淚一起流出來"。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像斯基泰人一樣,匈奴人基本上是遊牧民,他們生活的節奏也是由他們的羊群、馬群、牛群和駱駝群而調節。為尋找水源和牧場,他們隨牧群而遷徙。他們吃的只是畜肉(這一習慣給當時更多是以蔬菜為食的漢人很深的印象),衣皮革,被謝裘,住氈帳。他們信奉一種以崇拜天(騰格里)和崇拜某些神山為基礎的、含混不清的薩滿教。他們的單于或者最高君主,在秋季召集全體匈奴人(這個季節馬最壯)課校人畜。這些遊牧民族經常掠奪其他民族,他們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耕地邊緣,侵襲人畜和搶劫財產,然後在任何還擊可能來到之前帶著戰利品溜走。當他們被追趕時,他們的戰術是引誘對方深入大戈壁灘或是草原荒涼之地,然後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況下,以弓箭攔擊追兵,直到他們的敵人被拖垮,被饑渴弄得精疲力竭,他們才一舉而消滅之。

由於他們的騎兵的機動性以及他們的弓箭技術,這些方法相當有效。在從最初的匈奴到成吉思汗時期的所有草原居民中,這些方法都很少變化。對於所有那些由馬上弓箭手組成的部落,無論是東方的匈奴人或是西方的斯基泰人,這些方法都是共同的。正如希羅多德所陳述的,斯基泰人對付大流士就是採用同樣的策略。大流士及時地意識到這種危險,並且在這種"退出俄羅斯"可能終止災難的來臨之前就撤退了。有很多將領後來因為缺乏這種謹慎,他們受到匈奴人佯裝逃逸的蒙蔽而進入沙漠荒涼之地,在那兒遭到伏擊。

至於匈奴在突厥-蒙古種各民族中的語言位置,一些作者,如白鳥庫吉傾向於把他們歸入蒙古種人。相反,伯希和從漢文譯本所提供的反覆核對的幾次巧合中,認為全面來看,這些匈奴人應該屬於突厥種,特別是他們的政治領導人。

首次出擊

匈奴作為一支令人畏懼的勢力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是在公元前第3世紀末,正是此時秦(前221-206年)完成了國家的統一。秦始皇(221-210年在位)預見到這一危險,與將軍蒙恬完成了修建長城的工作。從公元前215年起,長城一直起著保衛秦的領土免受匈奴侵犯的作用,約在公元前214年蒙恬把匈奴趕出了今天稱之為鄂爾多斯的地區,即黃河河套內的地區。然而,與此同時,匈奴人在頭曼單于(死於約前210-209年)的率領下,以攻月氏而開始了他們的擴張,月氏人直到當時一直居住在甘肅西部。

在東方,頭曼之子、繼承者冒頓(約209-174年在位)打敗了滿洲邊境上的另一支蠻族--東胡。冒頓利用秦亡漢興(前206-202年)之間爆發的內戰,藉機於公元前201年入侵山西省,圍其首府太原。漢朝的建立者高帝奔赴太原,驅趕匈奴,然而反被匈奴圍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即今山西邊境的大同地區。後經談判,方得解圍,協定中,漢高祖給予匈奴優惠。把一位中國公主或者是宮女嫁給單于為妻,正如以後的詩人們所吟:可憐的"鷓鴣"嫁給了"蒙古的野鳥"。

月氏遷徙

大約在公元前177或176年,冒頓第一次給甘肅西部的月氏人帶來了災難,他聲稱已經征服了月氏。冒頓之子,繼承者老上單于(約公元前174-161年在位)後來結束了月氏的威脅,用月氏王的頭蓋骨做了飲器,把月氏人驅逐出甘肅,迫使他們向西遷徙,由此產生了發端於亞洲高原的有史記載的第一次各民族大遷徙。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月氏一名(至少是以這種形式)僅以它的漢語譯音而流傳下來。然而,許多東方學專家長期傾向於把月氏人與吐火羅人(他們於公元前2世紀從突厥斯坦遷往巴克特里亞,希臘歷史學家們從這次遷徙中了解了他們)以及與希臘歷史學家們稱呼的印度-塞人等同起來。按此分類,吐火羅人與印度-塞人是一個民族在兩個時期內採用的兩種稱呼,人們認為這個民族與斯基泰人有姻親關係,或者說它屬於印歐種人,這一確認主要基於以下事實,即:在今甘肅西部,按史家們的記載,該地區在公元前第2世紀初期已經是月氏人的地盤--地理學家托勒密最遲在公元後2世紀提到了一支塔溝里人(Thagouri)、一座塔溝里峰和一個塔溝拉城鎮。此外,斯特拉波提到在從希臘人手中奪取巴克特里亞的諸族中有吐火羅人(Tokharoi),正好是這時候,史家們表明月氏人到達了其遷徙終點大夏,也就是巴克特里亞的邊境。

兩種發展進程如此一致,似乎形成了強有力的論據,支持那些把我國編年史上的月氏人看成是希臘史家筆下的“吐火羅”、梵文抄本中的“Tukhara”和以後羅馬時期的“印度-塞人”的歷史學家們。此外,遲至公元第5和第8世紀,塔里木北緣綠洲上的居民仍說印歐語,塔里木北緣如果不是月氏人早些時候的地盤的話(因為這些月氏人被證明是甘肅的土著居民),那么,當時其中部分地盤至少是屬於在吐魯番、焉耆和庫車的、與月氏人或多或少有些親屬關係的部落。吐火羅語,儘管今天他們滿足於將這些語言標明為庫車語、焉耆語等等。然而,在歷史黎明的時期,印歐語部落向遠東前進了很大一段路是有可能的。

這一假設使人們易於接受,因為西西伯利亞、也許甚至是米努辛斯克地區,似乎在公元紀年以前,已經有與斯基泰-薩爾馬特人有親屬關係的各族居住,以及費爾乾納和喀什噶爾-帶的天山南北兩麓在阿赫門尼德時期就有說東伊朗語的塞人居住。因此,今突厥斯坦的大部分地區就該是布滿了印歐種人,喀什噶爾附近的那些印歐種人屬東伊朗人,在酒泉的、庫車的印歐種人屬吐火羅人。月氏人相當於後一種人。

民族融合

然而,歷史和地理古籍所提供的早期資料都涉及到這些民族所遭到的來自匈奴的攻擊。這一點我們已經看到,冒頓單于(約209-174年在位)率領下的匈奴人嚴重地挫敗了月氏。繼任的老上單于(約前174-161年在位)殺月氏王,並讓人把他的頭蓋骨製成一個杯子。他迫使這些月氏人離開甘肅,穿過北部戈壁向西逃亡。其中小部分月氏人,被稱之為小月氏,在南山南部地區的羌人或吐蕃人中間定居下來,正如兩個半世紀以後成書的《前漢書》所記,他們使用羌或吐蕃人的語言。

其餘的月氏部落,即稱為大月氏的部落,企圖在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盆地定居,但很快被烏孫(其音為Oo-Soon)人趕走。我國史家們在古籍中描寫這些烏孫人是藍眼紅須。查爾彭蒂爾把烏孫一名與“阿息”(Asioi)一名聯繫起來--阿息是薩爾馬特人中被稱為阿蘭人這一支的另一個名字--他認為烏孫人是阿蘭人的祖先或親屬。如果這一假設正確的話,那么,在類似月氏和匈奴的壓力之下,成群結隊地向南俄方向遷移的必定是這些烏孫人,儘管比我們所談到的時期確實要早一些,但斯基泰人正在不斷地被薩爾馬特民族所取代。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然而有可能,月氏被匈奴從甘肅逐出之後,他們向西遷徙的浪潮曾衝擊著伊犁河附近的烏孫人。烏孫人暫時被新來者征服,但在匈奴的幫助下隨即進行了反撲。後來月氏人重新向西進發,來到錫爾河(希臘地理學家們的亞克蘇斯河)上游的大宛(亦稱費爾乾納地方),《前漢書》記載他們大約在公元前160年到達該地。在那裡,他們處在巴克特里亞的希臘王國邊境上,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幼克拉蒂斯在巴克特里亞的統治必定已接近了尾聲。

塔什乾、費爾乾納和喀什噶爾這些地區是由古代稱之為“塞人”(古音是Ssek),波斯人和印度人稱之為“薩迦”(“Saka”或“Sha-ka”),希臘人稱之為“薩迦伊”(或“薩迦人”,Sakai)的人居住。事實上,他們是“亞洲的斯基泰人”。他們組成了斯基泰-薩爾馬特大家族中的一支,即他們是來自西北草原的遊牧的伊朗人。由於呂德斯的著作,似乎有理由把塞語歸屬於他們,奧瑞爾·斯坦因使團在和田發現了屬於中世紀初期的大量塞語手稿,塞語是一種東伊朗語方言。西遷的月氏對塞人的撞擊在塞人中引起了總的反響,導致了他們入侵由亞歷山大的繼承者、希臘王公們所建立的巴克特里亞王國。

根據到W.W.塔恩時代普遍能夠接受的理論,在月氏的壓力下,塞人越過索格底亞那地區,然後進入了巴克特里亞,在此取代了希臘人。在公元前140-130年間,遊牧部落實際上已經從希臘國王赫利克勒斯手中奪取巴克特里亞,據斯特拉波記述,其中最有名的遊牧部落是阿息人、帕夏諾伊人、吐火羅伊人和薩迦勞賴人,他們都是來自錫爾河北岸地區。要準確地識別這些部落,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困難的。如上所述,查爾彭蒂爾把阿息人(彭沛烏斯·托古斯稱為阿息洛伊人)看成是我國古籍中史家們曾提到的伊犁河畔的烏孫人。薩迦勞賴或薩迦卡伊似乎暗示一支古代塞人部落。至於吐火羅人,根掘H.W.貝利所堅持的假設,他們是月氏人最核心的部分。

打擊希臘

公元前128年,當漢使張騫訪問月氏時,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提到他們,把他們當作為已經征服和占領索格底亞那地區(指“媯水”以北,即阿姆河以北)的人。《前漢書》記道,他們已經在該地的監氏城建都。羽田亨認為該城名字在發育上與坎塔(kanda)城一致,kanda是馬爾乾達(markanda)或撒馬爾罕的縮寫。《史記》和《前漢書》都還記道,月氏已經臣服大夏(即巴克特里亞),雖然他們似乎沒有占領其地,至少在當時還未占領。塔恩懷疑(錯誤地)被月氏人征服的巴克特里亞君主們可能仍是希臘人,而不是塞人,按此情況,塞人未能把希臘人從巴克特里亞趕跑。

許多東方學學者認為,無論如何在其後不久,即大約公元前126年,月氏人不再滿足於對巴克特里亞的宗主權,他們越過阿姆河,實實在在地占領了該省。這種觀點是以《後漢書》的一段記載為根據的,該書明確記道,月氏人移居大夏,由五位首領或翕侯(she-hu即葉護)瓜分了其他。事實上,與這些事件的時間比較接近的《前漢書》在這一點上似乎卻不太清楚。它只記道:“大夏民(即巴克特里亞人),本無大君長,臣民往往置小長,民弱畏戰(當時這些人不可能還是粗暴的希臘冒險家們,而只能是某種蠻族),月氏徙來,皆畜臣之。”此文的意思含混不清,模稜兩可。

但有另一本不含糊的史書,即《後漢書》,它記道,公元84年,漢將班超曾請求月氏王規勸索格底亞那地區王(康居王)。這意味著在當時索格底亞那地區與月氏國是完全區別開的,因此必須在索格底亞那以外的其他地方去尋找月氏人,很可能往南朝著巴克特里亞。在阿姆河北岸稍稍逗留之後,他們渡過河,取代了巴克特里亞的塞人。 據塔恩(他的觀點我們不能接受),他們幾乎是直接從希臘人手中奪取了巴克特里亞。無論如何,月氏人的遷徙是各族大混亂和橫掃東伊朗的遊牧民浪潮的標誌。在南方,塞人受到月氏人在後面的攻擊,占領了德蘭吉亞那(即錫斯坦)和阿拉霍希亞(即坎大哈)。這一占領是永久性的,因為,從此以後,這些地區成了“塞人的地區”,按伊朗語名稱是“薩迦斯坦納”,近代波斯語稱之為“錫斯坦”。

所有這些遊牧部落從錫斯坦猛撲向帕提亞帝國,幾乎摧毀了它。帕提亞國王弗拉亞特斯二世在米底受到敘利亞國王安提珂七世的威脅,他企圖進行塞硫古王朝式的再征服(公元前129年),這種輕率的舉動引起一些其他遊牧民族前來救援。這些遊牧民族來了,但是不久就倒戈,弗拉亞特斯兵敗被殺(公元前128年或127年)。

據彭沛烏斯·托古斯說,帕提亞新王阿特班努斯二世於公元前124或123年在對吐火羅人進行反攻中受重傷。這似乎可以證明,歷史上的月氏--如果像推測的那樣,就是希臘史上的吐火羅人的話--從那時起就一直定居在巴克特里亞,後來他們使巴克特里亞成了“吐火羅斯坦”。帕提亞王密特里達提二世(前123-88年)繼位,他確實阻止了遊牧民族對帕提亞的入侵,甚至將他的宗主權強加於在錫斯坦的塞人。然而,在公元前77年,薩迦勞賴人在伊朗已經十分強大,他們自己挑選了他們的保護者阿爾薩息家族的辛刺特拉克斯或稱沙拉特洛伊克斯,把他擁上帕提亞王位,後來辛刺特拉克斯企圖反對他們,被他們亂箭射死(大約公元前70年)。

這些地區的塞人和月氏人以後的命運構成了伊朗和印度歷史的一部分。在此回憶以下事實就足夠了。塞人從錫斯坦和坎大哈擴張至喀布爾和旁遮普;然後,當這些地區被月氏人占領時,他們又擴張到馬爾瓦和吉萊特,在那裡,塞人的總督維持統治直到公元第4世紀。至於巴克特里亞的月氏人,漢代歷史表明他們在公元1世紀建立了大貴霜王朝。《前漢書》說,這些貴霜人是大約在公元前128年瓜分巴克特里亞的五部落中的一部。

貴霜帝國建立

《後漢書》記載了貴霜人的首領邱就卻(古錢幣上是kujulakadphises)如何降服其餘的月氏部落,由此建立起貴霜帝國的,希臘人和羅馬人是在印度-塞人帝國的名稱下知道該國的。貴霜皇帝:庫久拉·卡德菲斯或稱卡德菲斯一世(公元30年至91年或92年);維馬·卡德菲斯或卡德菲斯二世(92年至大約132年間);迦膩色迦(大約144年至172年間);胡韋斯迦(大約172年至217年)和韋蘇特婆(大約217年至244年)。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他們將其統治從喀布爾擴張到北印度的部分地區(旁遮普和馬圖拉)。迦膩色迦在佛教向中亞傳播過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也為人所知。此處提及此事的目的是要表明匈奴首次出擊給亞洲的命運帶來的巨大影響。匈奴在把月氏逐出甘肅的過程中,引起了一連串的反應,這些反應在遠至西亞和印度都能被感受到。阿富汗地區喪失了希臘化特徵,亞歷山大遠征在這些地區所留下的最後的遺蹟被消除了;帕提亞的伊朗暫時承受了震動;從甘肅被趕走的部落已經在喀布爾和印度西北部建立起一個意想不到的帝國。同樣的進程繼續貫穿於我們所研究的歷史。在草原一端發生的一個輕微的博動,不可避免地在這條巨大的遷徙地帶的每一個角落都產生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後果。

月氏的西遷增強了匈奴的重要性。從此,他們控制了東戈壁的南北兩面:在外蒙古地區,單于在鄂爾渾河地區,即後來被稱為哈拉和林的附近建起一座單于庭帳。在內蒙古地區,他們是在萬里長城的腳下。他們的騎兵已經敢攻入長城以內甚至中原腹地。公元前167年,他們進入陝西,直至彭陽(長安以西),放火燒了這裡的一座皇宮。公元前158年,他們返回渭河以北,直接威脅著長安。公元前142年,他們進攻山西北部大同附近雁門方向的長城。在漢武帝(前140-87年在位)登基時,中國邊境各處正受到他們的威脅。

漢武帝開戰

當時,亞洲大陸北部的控制權是屬於匈奴的。其單于的主要駐地(就遊牧民有一固定駐地而言)或者至少是他的一個夏季大本營,是在上面提到過的鄂爾渾河河源處。在史書中被稱為“王庭”(或“龍庭”)的另一個中心地被認為是在更南面的戈壁灘上,靠近翁金河下游地區。武帝擬定了一個計畫要徹底剪除匈奴對漢室的威脅使其徹底臣服。在行動之前,他設法與當時定居在索格底亞那的月氏人聯合,企圖從後方進攻匈奴。抱此目的,他派使者張騫出使月氏。

張騫於公元前138年離開長安,進入西域後立刻就被匈奴俘虜,匈奴將他送往軍臣單于處。他在那裡被迫呆了10年之久。最後,他逃到大宛(費爾乾納)王那裡,並由此到達索格底亞那(康居)。但是,月氏人滿足了新占領的地域,對戈壁地區的事情不再感興趣。張騫只好重返歸途。他再次成了匈奴的俘虜,匈奴拘留他一年多,最後,他於公元前126年回到了長安(公元前115年,張騫被派往伊犁地區的烏孫,由於烏孫人不敢與匈奴開戰,張騫幾乎沒有收穫)。

由於長時間沒有得到張騫和月氏人訊息,漢武帝決定不再等待,在無援的情況下單獨開始了對匈奴的戰爭。當時匈奴正在今北京方向發起習慣性的襲擊(前129年)。將軍衛青從山西北部地區出發,穿過戈壁,遠征至翁金河畔的王庭,把匈奴趕跑。公元前127年,在鄂爾多斯和阿拉善之間、地處黃河岸邊的朔方進行了軍屯,以保衛河套地區。公元前124年,匈奴侵入朔方邊境,衛青把他們擊潰。

公元前121年,衛青的外甥、年輕的英雄霍去病,率領1萬騎兵把匈奴從原月氏人和烏孫人占領的、離今涼州、甘州和瓜州不遠的甘肅部分地區擊潰。占據著這些地區的兩支匈奴小部落(甘州附近的渾邪部和涼州附近的休屠部),不再臣事單于,歸附漢朝,作為漢朝的臣屬被安頓在南山以北。公元前120年,在鄂爾多斯形成了一個堅實的漢朝控制區。公元前119年,衛青和霍去病--前者從山西北部的庫庫河屯地區出發,後者從北京西北、今宣化附近的上谷出發--橫穿戈壁,而至今外蒙古,來到匈奴帝國的中心。

正像阿爾伯特·赫爾曼推測的那樣,衛青似乎還遠至翁金河下游。他出其不意地襲擊了伊稚斜單于,迫使他在猛烈的南風中逃遁,風沙吹打著匈奴人的臉孔。衛青消滅或俘虜1.9萬人。霍去病進行了一次更大膽的遠征,深入外蒙古約600英里,一直到達土拉河上游和鄂爾渾河上游。他俘虜匈奴頭目80餘人,併到達今蒙古肯特山一帶。就在這裡,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霍去病回國後不久,於公元前117年去世。在鹹陽(陝西)有這位偉大的驃騎將軍的墳墓,墓上塑著雄偉有力的高浮雕雕塑,描繪一匹馬踩著一個野蠻人。

控制甘肅

匈奴一經被趕回外蒙古,漢武帝就於公元前127-111年間,著手在甘肅建立了一系列郡和軍府,以防匈奴捲土重來。從蘭州延伸到玉門關,有武威郡(涼州附近)、張掖郡(甘州附近)、酒泉郡(肅州附近)和敦煌郡,可以觀月氏故地動靜和保證絲路的暢通。

公元前108年,漢將趙破奴向西北更遠地區進軍,直至羅布泊地區的樓蘭國和今吐魯番地區的車師國。他監禁樓蘭王,並打敗車師王。幾年之後,於太初元年(前104)命使臣攜帶金帛去換取,由於雙方意見衝突,換馬不成,使臣也被殺害。武帝怒,命大將軍李廣利率兵往討。初征不利,至大宛東境郁成即戰敗。武帝命發兵運糧再西討,於太初四年攻克其首都,殺大宛王毋寡,另立國王,從此大宛服屬漢朝。漢與大宛(費爾乾納)建立了商業關係,他們為漢朝提供產於河中地區的優良馬種。

李陵戰匈奴

天漢二年,漢飛將軍李廣之孫李陵對匈奴發動了一次小規模進攻,來配合李廣利。旬月,陵軍到達浚稽山,並與單于的三萬騎兵相遇。匈奴兵見漢軍少,蜂擁圍攻之。“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單于大驚,召左右地兵八萬餘騎攻陵。陵且戰且引,南行數日,抵山谷中”。由於連續作戰,陵軍士卒多數負傷,但士氣未敢稍懈。明日再戰,又斬首叄千餘級。孤軍不利,而援軍遲遲未至,李陵乃命且戰且退。“南行至山下,單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將騎擊陵。陵軍步斗樹木間,復殺數千人。因發連弩射單于,單于下走。”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面對如此強勁而毫無畏懼的對手,匈奴軍又不知陵軍虛實,以為自己面對的乃是漢軍精銳;而且此時李陵軍已退至離開漢朝邊塞不遠,單于也擔心自己是否會中敵引敵深入圍而殲之之計,因此也已心生怯意,準備要撤。就在這時,陵軍一個叫管敢的軍侯漢奸,因曾被其校尉所辱,而投降匈奴,並告之以“陵軍無後救,射矢且盡,獨將軍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為前行”。單于聞之大喜,攻陵軍益急。連戰八日,漢軍且戰且退,“未至汗山,一日五十萬矢皆盡。。。士卒多死,不得行”。

“匈奴遮狹絕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兵困馬乏,彈盡糧絕。李陵知道已被算計,猶嘆道:“復得數十矢,足以脫矣”。有軍吏勸求道徑還歸,被李陵拒絕,稱“吾不死,非壯士也。”並下令乘夜讓兵士各自逃亡,那樣或“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到了夜半,“擊鼓起士,鼓不鳴。陵與韓延年俱上馬,壯士從者十餘人。虜騎數千追之,韓延年戰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

李陵之敗,主要原因在於李廣利的援軍遲遲不至。然而李陵以五千軍士力抗匈奴八萬驍勇之敵,堅持近十日,不可謂非奇蹟,不可謂不盡力。可惜李陵未能實踐其“吾不死,非壯士也”之諾言,而如韓延年那樣戰死疆場,以完名節,其一生的大錯,正始於此。

從這一時期起,匈奴的古物都是在外貝加爾省發現的。如上所述,在特羅伊茨科沙夫斯克附近發現的德瑞斯特斯克墓地,墓中的西伯利亞青銅飾片可以由自公元前118年以後發行的一些漢朝錢幣確定其年代,而赤塔墓地的發現,據麥哈特確定,屬於公元前第2至第1世紀。外貝加爾省成了匈奴的物資供應地,當遊牧民們在秋季開始進攻鄂爾多斯環狀地區時,就從這裡提取補給。

匈奴被徹底擊敗,正是“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以後的一個時期里,匈奴不敢再襲擾漢朝。

為爭奪塔里木北緣諸綠洲,也就是說為控制絲綢之路展開了鬥爭。公元前77年,羅布泊的樓蘭王被殺,樓蘭國與匈奴聯合,起來反對漢朝,漢在該地區的伊循屯民。在漢宣帝的統治下(公元前73-49年),在塔里木盆地的擴張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漢宣帝宣稱:"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公元前71年,中國校尉常惠去幫助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對付匈奴。公元前67年,吐魯番國(車師)加入了匈奴的追隨者之列,被漢將鄭吉降服。

公元前65年,漢將馮奉世推翻了葉兒羌王的統治,使該綠洲終於併入漢疆。次年(前64年),事實上吐魯番國在漢朝駐軍撤離後,又被匈奴拉攏,但是,在公元前60年,鄭吉又重新占領其國。鄭吉在焉耆南的渠犁建立了一個重要的軍營之後,他本人作為塔里木的保護者駐紮在焉耆和庫車之間的烏壘,從他那裡控制著整個塔里木地區。

於是,漢從匈奴手中奪取了對絲綢之路的控制權。匈奴人本該進行一些徒勞的抵抗,但由於從公元前60年起他們就被一系列內戰削弱的事實,他們沒有進行抵抗。匈奴的兩位野心家,呼韓邪和郅支,都要求得到單于稱號。公元前51年,呼韓邪親自到長安宮廷表示歸順,企圖得到宣帝的支持。從公元前49年起,由於漢朝的保護,他戰勝了對手,於公元前43年以勝利者的姿態在其家族的鄂爾渾河營地住定下來。公元前33年,這位馴服的匈奴人到長安覲見天子,得到了當時所有蠻族垂涎的最高報酬:與中國公主聯姻。

西匈奴分裂

被打敗的郅支,把蒙古故地留給了那位歸順大漢的呼韓邪,向西到今天俄屬突厥斯坦去碰碰自己的運氣(公元前44年)。途中他打敗了伊犁河畔的烏孫人,把額敏河畔的呼揭人和鹹海草原上的堅昆人納入他的統治之下,使他們成為他的盟邦,他甚至侵犯曾經輕率地幫助過他的索格底亞那人(康居人),他在楚河和怛邏斯河畔的草原上紮營。這是西方大匈奴帝國的一個胚芽。但是漢庭沒有給他鞏固地位的時間,因為在公元前36年,中國副校尉陳湯在一次異常大膽的襲擊中直抵楚河畔,襲擊郅支,並砍掉他的頭(前36-35年)。並留下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在這之後,跟隨郅支遷到鹹海邊的這些匈奴人消失了。西部的這些匈奴人沒有記下自己的歷史,因為他們缺乏與可以把他們的情況保留下來的任何文明大國的接觸,如我國記下了東匈奴人的歷史。直到公元第4世紀末,約370-375年間,當他們的後裔渡過伏爾加河和頓河入侵歐洲時,這些匈奴人以及他們的首領巴拉米爾和阿提拉才再現於古典歷史上。

疆域

匈奴在強盛的時侯,東破東胡,南並樓蘭、河南王地,西擊月氏與西域各國,北服丁零與西北的堅昆。範圍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內蒙古東部一帶。南沿長城與秦漢相鄰,並一度控有河套及鄂爾多斯一帶。向西以阿爾泰山為界,深入中亞的鹹海、黑海一帶,北達貝加爾湖周邊。被稱之為“百蠻大國”。以大戈壁為中心分為南、北。與現今不同的是,在漠南一帶的山區,如陰山,當時尚有數量眾多的樹木,而平地有面積廣大的草原。

歐洲的匈奴帝國的疆域東到裏海,北到北海,西到萊茵河,南到阿爾卑斯山,盛極一時。

政治

匈奴的官制:“ 然至冒頓而匈奴最強大,盡服從北夷,而南與中國為敵國,其世傳國官號乃可得而記雲。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匈奴謂賢曰“屠耆”,故常以太子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賢王以下至當戶,大者萬騎,小者數千,凡二十四長,立號曰“萬騎”。諸大臣皆世官。呼衍氏,蘭氏,其後有須卜氏,此三姓其貴種也。諸左方王將居東方,直上谷以往者,東接穢貉、朝鮮;右方王將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單于之庭直代、雲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而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最為大國,左右骨都侯輔政。諸二十四長亦各自置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且渠之屬。” —《史記.匈奴列傳》

“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賢王,次右谷蠡王,謂之四角;次左右 日逐王,次左右溫禺鞮王,次左右漸將王,是為六角:皆單于子弟,次第當為單于者也。異姓大臣左右骨都侯,次左右屍逐骨都侯,其餘日逐、且渠、當戶諸官號,各以權力優劣、部眾多少為高下次第焉。單于姓虛連題。異姓有呼衍氏、須卜氏、丘林氏、蘭氏四姓,為國中名族,常與單于婚姻。呼衍氏為左,蘭氏、須卜氏為右,主斷獄聽訟,當決輕重,口白單于,無文書簿領焉。”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單于姓攣鞮氏,其國稱之曰撐犁孤塗單于。匈奴謂天為撐犁,謂子為孤塗,單于者,廣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單于然也。”

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

除了這些王號和官號,尚有其他:如昆邪王、休屠王、盧屠王、奧鞬王、犁汗王、休旬王、甌脫王、西祁王、右皋林王、古股奴王、古伊秩訾王等等。此外,還有立漢降人為王者,如趙信為自次王,李陵為右校王,史降為天王,盧綰為東胡盧王。侯的名稱有左安侯、左姑姑侯、粟置支侯等等。

左賢王即左屠耆王,地位高於其他諸王,僅次於單于,是單于的繼承者,常以單于太子當之,但也有例外:如復株累若鞮單于後連續5任單于皆由其弟擔任左賢王。

闕氏,音煙肢或焉支,含有美麗的意義。單于至一般諸王皆可稱其妻為闕氏,也有許多稱呼:如寧胡闕氏、顓渠闕氏、大闕氏、第二闕氏、第五闕氏等等。在眾多闕氏中,也有高低位次之分。沈欽韓以為“匈奴正妻則稱大闕氏”,胡三省則以為“顓渠闕氏,單于之元妃也,其次為大闕氏”。

闕氏雖不見得是皇后,但單于的闕氏在匈奴的地位卻很重要。不僅在內政、外交上有重要地位,在戰爭中也起作用。如冒頓攻圍劉邦時,闕氏隨軍在旁。

軍事

匈奴民族有完善的軍事裝備。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雙重角色,平時是作為交通工具,戰時則成為戰馬。從出土實物看,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兵“盡為甲騎”、“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匈奴兵器“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考古發掘資料與此正相吻合。匈奴墓地發掘情況顯示,兵器一般出土於男性墓葬中,以銅、鐵、骨、木質地為主,主要有弓、箭鏃、弩機、刀、劍、戈、矛、斧、流星錘等。 匈奴人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為甲騎”、機動靈活而又強大的匈奴騎兵。

經濟

匈奴人主要以狩獵、遊牧及畜牧為主,依靠的畜牧主要有馬、牛、羊三種,其中又以馬最為重要。在飲食當中,肉、乳品尤為普遍,有時會食用魚類。其生活地點常隨著季節轉移至其他地方。

匈奴人用畜衣作衣服,他們很早就製作褲子、長靴、長袍、尖帽或風帽,無論在行重或保暖方面,都很適應當地的生活。住的地方叫穹廬,是氈帳所制的帳幕,需以木條作柱樑。並使用各種陶器及金屬器。

匈奴人不僅有耕田產谷,還建有穀倉來藏谷。除在本部耕種外,在西域還有騎田。匈奴人也十分重視商業交換,以牲畜去換取奢侈品。常與漢人互市交易,並將漢人物品轉買運到西域各國並包括羅馬帝國,在漢對西域通道中斷之時尤為如此。

人口

根據對冒頓縱精兵30餘萬圍困劉邦於白登推算,以五口出一介卒,則匈奴人口應當在150萬至200萬之間。附漢的南匈奴部眾為四、五萬人,在單于屯屠何在位時期得到空前發展,增加到戶口34000,人口237300,兵力50170。

曹魏時,分匈奴為即左、右、南、北、中五部,左部帥劉豹統轄萬餘戶,居太原郡故茲氏(今山西臨汾);右部6千戶居祁縣(今山西祁縣);北部4千餘戶居新興縣(今山西忻縣);南部3千餘戶居蒲子縣(今山西隰縣);中部6千戶居大陵縣(今山西文水)。共3萬餘戶,人口近20萬。

而劉淵在并州起兵時,并州匈奴總人口約35萬左右。

宗教

匈奴帝國匈奴帝國

匈奴人五月於籠城祭天地,祖先,鬼神。匈奴每年有規定的日子舉行集體的祭祀。每年三次集會的日期,《史記》說是正月、五月及秋季,《後漢書》為正月、五月及九月,兩者皆為一致。大致上,正月的集會是個小集會,參加的人是匈奴諸長。五月的大會最富宗教色彩,參加的人數很多,不限於諸長,主要是為祭其先祖、天地及鬼神。秋季的集會則是為秋天收成而感謝天神的集會。

關於集體祭祀的地點,大致上是在單于所在的地方舉行,雖然都是祭天,同時也有商討國家大計、秋後感謝天神等任務。匈奴人對其祖宗的墳墓很為重視,不只相信祖宗死後有神靈,其他人死後也有神靈,也可以降吉凶。也相信人死後,需要享用金銀衣裘以及女人。

在戰爭時,匈奴人還相信各種巫術。其內容如下:

“曩者,朕之不明,以軍候弘上書言“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丏若馬’”,又漢使者久留不還,故興遣貳師將軍,欲以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與謀,參以蓍龜,不吉不行。乃者以縛馬書遍視丞相御史二千石諸大夫郎為文學者,乃至郡屬國都尉成忠、趙破奴等,皆以“虜自縛其馬,不祥甚哉!”或以為“欲以見強,夫不足者視人有餘。”易之,卦得大過,爻在九五,匈奴困敗。公車方士、太史治星望氣,及太卜龜蓍,皆以為吉,匈奴必破,時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將,於釜山必克。”卦諸將,貳師最吉。故朕親發貳師下釜山,詔之必毋深入。今計謀卦兆皆反繆。重合侯得虜侯者,言“聞漢軍當來,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諸道及水上以詛軍。單于遺天子馬裘,常使巫祝之。縛馬者,詛軍事也。’又卜“漢軍一將不吉”。匈奴常言‘漢極大,然不能饑渴,失一狼,走千羊。’乃者貳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

語言

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皆言“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桓寬《塩鐵論.論功》卻說“雖無禮義之書,刻骨卷木,百官有以相記”。此蓋指漢文帝時嫁予單于的宗女,隨從宗女身邊的官員中行說,教導匈奴單于左右疏記及計算畜物數目。

《後漢書》中有一首《匈奴歌》,不少學者用蒙古語、突厥語、葉尼塞語言等進行過分析和解讀,都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

除此之外,匈奴的人名、部落名、地名和稱號都可以用來研究匈奴語。例如:“撐犁孤塗單于”據說在匈奴語中有“天子”的意思,其中的“撐犁”(上古漢語:thrangrii)和“單于”(上古漢語:darwa)分別和蒙古語的tngri(天)和daruγa(君主)相似。

關於匈奴語的來源,由於資料闕如,很難得到肯定的結論,有些認為匈奴人講蒙古語,而其他則認為他們的語言屬於葉尼塞語系。蒲立本(Pulleyblank)《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的附篇《匈奴語》裡面提到,匈奴語的很多漢語對音都是以漢語l-打頭的,這可以對譯*l-或者*r-(*表示早期擬音),但阿爾泰語普遍不允許l-或者r-在詞首。蒲立本認為匈奴語可能和葉尼塞語有關。有些則認為是東胡、蒙古語的混合。

區別

過去建立歐洲匈奴帝國的匈人曾被一些學者認定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遊牧民族“匈奴”,現代學術界對此基本認為是不同的兩個群體,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入侵歐洲的匈人是匈奴的後代。北匈奴殘部於公元160年左右進入錫爾河流域,匈人在同一地區崛起於公元290年左右(大約在同一時期,南匈奴崛起,劉淵於308年攻入中原稱帝),之間120餘年沒有任何史料記載他們之間有傳承關係。考古顯示,除了名字的發音,匈人的文化、軍事、政治制度基本與匈奴沒有相近之處。北匈奴殘部僅僅可能是最初被匈人融合的十餘個部落之一。

單于世系

亞洲匈奴帝國時代的匈奴單于
單于號 在位時間 在位年數
1 頭曼 頭曼 ? - 前209年
2 冒頓單于 冒頓 前209年 - 前174年 36年 頭曼子
3 老上單于 稽粥 前174年 - 前161年 14年 冒頓子
4 軍臣單于 前161年 - 前126年 36年 老上子
5 伊稚斜單于 伊稚斜 前126年 - 前114年 13年 軍臣弟, 左谷蠡王
6 烏維單于 烏維 前114年 - 前105年 10年 伊稚斜子
7 兒單于 烏師廬 前104年 - 前102年 3年 烏維子
8 呴犁湖單于 呴犁湖 前102年 - 前101年 2年 兒單于季父,烏維之弟, 右賢王
9 且鞮侯單于 且鞮侯 前101年 - 前96年 6年 呴犁湖之弟,左大都尉
10 狐鹿姑單于 狐鹿姑 前96年 - 前85年 12年 且鞮侯之子, 左賢王
11 壺衍鞮單于 壺衍鞮 前85年 - 前68年 18年 狐鹿姑子, 左谷蠡王
12 虛閭權渠單于 虛閭權渠 前68年 - 前60年 9年 壺衍鞮之弟, 左賢王
13 握衍朐提單于 屠耆堂 前60年 - 前58年 3年 烏維單于耳孫, 右賢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