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電視台

包頭電視台

包頭電視台坐落在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鋼鐵大街12號,於1970年秋開始籌建,1971年10月1日正式播出。高130米,發射功率10千瓦,包頭電視台一套採用4頻道播出。無線覆蓋範圍:南100公里至伊盟東勝,西100公里至巴盟烏拉特前旗,東50公里至薩拉齊,北50公里至固陽。

發射塔

同時,包頭電視台還擔負著中央電視台和內蒙古電視台的無線轉播任務(中央一套7頻道播出、內蒙古電視台18頻道播出、中央二套24頻道播出、中央七套36頻道播出)。
包頭電視台由台長王占元負責全面工作,現有職工近300人(其中聘用10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有34人,中級職稱的有58人,初級職稱的有58人;內設機構有:發展研究室、辦公室、人力資源部、總編室、經營監管中心、技術中心、播出部、新聞綜合頻道、文體娛樂頻道、經濟生活頻道、都市影視頻道、710發射台等11個部門。

包頭電視台現有五套節目

◆【包頭電視台】
BTTV-1新聞綜合頻道
BTTV-2文體娛樂頻道
BTTV-3經濟生活頻道
BTTV-4都市影視頻道
BTTV-5圖文信息頻道
一套定位以新聞為主的綜合頻道,二套定位為文體娛樂頻道,三套定位為經濟生活頻道,四套定位為都市影視頻道,五套定位為圖文信息頻道,每天每套節目播出時間為19小時左右。開辦的欄目有:《包頭新聞》、《午間新聞》、《特別關注》、《法在身邊》、《視線包頭》、《七月風》、《健康橋》、《文體新生活》、《教育直通車》、《鹿城600秒》、《信得惠車世界》、《孟根都若》(蒙語欄目)、《舞音賽勒賀》《鹿城百姓影院》等。
第一套——第三套節目都通過無線覆蓋包頭市大部,第四套和第五套節目通過有線電視傳輸。
2006年,在包頭市廣電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包頭電視台提出“一年打基礎,二年上台階,三年大變化”的發展目標,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購置5+1訊道標清數字轉播車、數字新聞直播車、新建非編機房、電視網路機房、進行數字演播室改造、更新部分攝錄編設備。事業的繁榮帶動了產業的發展,2007年包頭電視台全年廣告創收突破了2000萬元大關,比2006年的1300萬元增加了700多萬元,增長了53.8%,比2005年翻一番。
2007年,包頭電視台外宣工作繼續保持自治區第一的好成績,實現了九連冠。新聞綜合頻道在全市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暨民族團結進步大會上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集體,這是我市新聞媒體中唯一獲得的殊榮。包頭電視台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迎慶自治區成立60周年支持保障先進單位,在“雙文明建設”表彰會上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近年來包頭電視台共獲國家級獎勵2項,自治區級獎勵41項,獲得自治區級先進集體榮譽稱號1項,獲得市級以上先進個人榮譽稱號10項,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六項,創歷史之最。
包頭電視台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完善,使頻道向專業化和特色化方向發展,品牌欄目的影響力日漸擴大,各類節目的製作水平不斷提高,新聞作品、文藝作品的質量不斷提升,取得了豐碩成果。連續幾年在全國、自治區電視節目評選中獲獎。包頭電視台拍攝的2007年春節電視文藝晚會“包頭是我家”,在內蒙古春節晚會展播中,獲最佳節目展播獎第一名,在全區各盟市中名列第一。包頭電視台為滿足廣大人民民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為包頭市三個文明建設,為包頭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包頭電視台正在全力打造“包頭有優勢、內蒙有地位、中西部有影響、全國有特色”的區域性強勢媒體,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在2008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重要精神以及市委十屆三次全委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三貼近”原則,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和電視的輿論引導水平。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變”的經營理念,既要突出重點,又要錯位經營。按照“以活動帶節目,以節目帶隊伍,以活動樹品牌,以品牌促效應”的基本思路,全面推進各頻道的品牌建設,以全新的理念,不斷調整和創新節目形態和節目內容,努力實現電視事業、產業的大變化、大發展,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包頭盡一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