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賽吉拉夫

包·賽吉拉夫

包·賽吉拉夫,蒙古族,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人,1966年2月16日出生,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學歷。現任內蒙古民族高等專科學校科研處副處長、蒙古學研究所副所長、蒙古史專業教授職務。兼任內蒙古自治區歷史學會理事、副秘書長,內蒙古經濟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副會長,內蒙古社會科學聯合會第四屆委員。於1998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標兵,2000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五四”優秀青年,2001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111工程”第二層次人員,2002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員。

基本信息

簡述

主講蒙古史、蒙古歷史與文化、內蒙古歷史、中國革命史、民族理論等課程。發表關於蒙古歷史與文化方面的學術論文四十餘篇,獲得省部級獎的有三篇、廳局級獎的有五篇。其中,《遊牧蒙古人與13世紀蒙古文化的繁榮》(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遊牧文明與生態文明》,2001年7月,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哈撒兒天命質疑思想》(《蒙古族無神論思想研究》,1999年12月,遠方出版社)、《蒙古史籍中的“本原”概念》(《內蒙古社會科學》,2001年6期)等多篇論文得到了同行學者的好評。

出版作品

《哈撒兒史記》

(1999年12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獲內蒙古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青年獎)、

《哈撒兒傳說的歷史淵源》

(2002年8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獲內蒙古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青年獎)、《蒙古史概略》(1998年9月,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獲內蒙古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被內蒙古大學出版社推薦為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學術專著)、

《蒙古史導讀》

(1998年1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獲國家教育部少數民族優秀教材三等獎)。

《蒙古商貿及歷史文化研究》

(1998年7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獲內蒙古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蒙古族商業發展史》

(2002年6月,遼寧民族出版社,獲內蒙古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遼寧省優秀圖書二等獎)、

《中國蒙古學研究概論》

(2002年8月,遼寧民族出版社,獲內蒙古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蒙古族傳統美德》

(2002年10月,遠方出版社,獲內蒙古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參編

(譯)四部教材:《蒙古史教程》(內蒙古統編教材,1998年2月,內蒙古大學出版社,獲國家教育部少數民族優秀教材二等獎、內蒙古優秀教材獎)、《蒙古史》(全國統編教材,1998年8月,內蒙古文化出版社,獲國家教育部少數民族優秀教材三等獎)、《民族理論講解》(1996年9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獲華北地區優秀圖書獎)、《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1996年6月,遼寧民族出版社)。

個人貢獻

個人承擔200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哈撒兒研究》,將於2004年10月結題。主要參與2002年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哈撒兒思想研究》,已結題。個人承擔2002年廳局級科研課題《哈撒兒傳說的歷史淵源》,已結題。主要參與1999年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課題《新時期少數民族幹部特性及其培養途徑調研》,已結題。主要參與2002年中國蒙古學文庫課題《蒙古族商業發展史》、《中國蒙古學研究概論》。

參加內蒙古大學第三、四次蒙古學國際學術討論會,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秘史》與蒙古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蒙古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和阿爾泰學·神話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哈撒兒研討會、薩岡徹辰誕辰400周年學術研討會、遊牧文明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會議並宣讀論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