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浦三寶

簡介

蘇州工業園區勝浦鎮被譽為“吳淞文化的歷史冰櫃”、“吳淞文化的活化石”,是典型的 “江南吳淞文化沉積區”。其保留著諸多吳淞文化的原生態形式,內容豐富,特色鮮明。 2007年6月12日,勝浦鎮申報的“水鄉服飾、山歌、宣卷”入選了蘇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6月20日,勝浦三寶入選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勝浦鎮首屆民間文化活動月啟動儀式

服飾

勝浦農村婦女長期以來保持著一種富有江南水鄉特色服飾習慣。這種水鄉婦女服飾的一般組合為:頭梳鬅鬅頭,扎包頭;上身穿大襟衣,拼接衫;下身穿拼接中長褲,腰束襡裙、襡腰,腿裹卷膀;腳穿船形繡花鞋。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水鄉婦女服飾正在逐漸退出實際生活,目前少數中老年婦女仍堅持這樣的服飾習慣。
鬅鬅頭 即頭髻。女孩子13歲以後,就開始梳鬅鬅頭。鬅鬅頭位於腦後,呈橢圓形,梳理十分講究。梳理時,把頭髮分為頭把、正把、勒心、轉彎心。梳成後插上各種玉質和銀質首飾,有銀簪(講究的用銀鏈條玉簪)、銀香超、銀佛手花針、銀絞針花針、銀挖耳花針、銀翻爬花針、銀梳子加銀鏈條等。包頭,扎在頭上的布巾,其形狀呈梯形,底角為30度。勝浦婦女用黑色直貢尼(也有黑綢紗)做主體,兩端用月白、淺藍、湖藍等顏色的兩塊三角形布拼接,邊緣用對比性強的異色布滾邊,俗稱“滾線香”。老年婦女的包頭則是全黑獨幅,用藍布滾邊。斜塘、唯亭一帶的婦女多用花布做包頭。大襟衣 有布衫、加衫之分。布衫穿在貼肉,加衫穿在外面。有的在加衫上再穿一件大襟馬夾。青年婦女一般用碎花形布製成布衫和加衫。將大襟左半幅至肚臍、肩膀至肘部和袖口一段等部位,用一異色布;大襟右半幅至下半部、肘部至袖口一段,用本色布拼接而成,這種衣衫稱“拼接衫”。拼接衫破了可以局部更換,既實用又美觀。年輕婦女用兩種不同花布拼接,較花俏。中年婦女用士林布和白布拼接,顯得大方。老年婦女一般用上青色的全色布做成,較為莊重。肚兜,用一塊一尺見方的花布或色布製成。將上端一角剪成弧形,沿弧形緝上一塊二寸寬的單色布作外貼邊,貼邊四周繡上花紋。弧形的兩端制上一條紅頭繩,形成環形(講究的用銀鏈條)套在頭頸上。中間兩角再縫製兩條帶,在背腰部系住。肚兜平時常穿在布衫裡面,夏天脫去布衫,僅穿一個肚兜,裸肩光背地勞動或乘涼,在農村則習以為常。
勝浦三寶之服飾 大襟衣

襡裙 用於束在腰部。類似現代的短裙,起到增加腰部力度、禦寒、遮蓋等作用。裙長不及膝,用兩幅布各一半重疊縫製而成,兩腰部打折襉,有順風襉、橄欖襉,花紋精細耐看。襡腰,也稱襡腰頭。用於束在襡裙外面,起到護腰、保潔和裝飾的作用。襡腰僅一尺見方,兩邊用異色布拼接,另接2寸寬的腰,腰的兩邊接上6寸長、2寸寬、繡有精緻、艷麗圖案花紋的寬頻(俗稱“穿腰”)。“穿腰”兩邊再縫製兩條用絨線編織的彩帶,下綴流蘇,煞是別致。另有一種大襡腰。大襡腰正面縫製著一個口袋,口袋上面蓋著一塊大於口袋的布。大襡腰一般中老年婦女用,有的當作圍裙(俗稱系身)用。褲子,寬腰且拼接,一般用藍底印花土布和上青色布做本身和腿幅、用全黑布作褲襠、用三寸寬的白布作褲腰拼接而成。兩側制上兩條六七寸長的褲帶。褲腰寬大,褲腳管短而肥,孕婦也可穿著。
勝浦三寶之服飾 襡裙
卷膀 類似“綁腿”。因褲子較短,裸露的小腿,用花布或色布縫成正方形的布片裹住、紮緊,俗稱“卷膀”。
勝浦三寶之服飾 卷膀
鞋履 婦女常穿繡花鞋。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繡花鞋最盛行,老少皆穿。繡花鞋有“扳趾頭”和“豬拱頭”之分。“扳趾頭”鞋鞋底前端尖而上翹,而“豬拱頭”鞋鞋底前端不翹,鞋頭外拱。繡花鞋鞋幫由兩爿合成,布料為青藍土布,頭部結合處用五彩絲線緝成花紋,俗稱“鎖梁”。鞋跟裝有“鞋葉拔”。頭部鞋面五彩絹絲線對稱繡著各種圖案花樣。幼女有“囡囡花”、“洋板蝴蝶”、“梅花蝴蝶”,女青年有“梅蘭竹菊”、“鳳穿牡丹”、“芙蓉仙桃”、“蝶穿梅菊”。新娘子穿的是“扳趾頭”繡花鞋,用紫紅綢作鞋幫,圖案花紋有“玉堂富貴”、“富壽齊眉”。老年婦女則穿“壽比福海”、“仙橋荷花”、“上山祝壽”、“蝙蝠雙桃”、“來世稱心”、“年年增福壽”等花樣的繡花鞋,花樣都事先用白紙剪樣(也有用白粉描繪),後用五彩絹線繡成。繡花鞋鞋底有兩種扎法,常見的是尖頭圓跟。鞋底用紫紅布包底,在另一頭裝一隻由細實棉布經過密扎加工而呈三角形的鞋尖,謂之“兩段底”(俗稱扳趾頭)。也有頭跟俱圓,俗稱“豬拱頭”,用白薴捻成的鞋底線,將鞋底細密緊扎,使鞋底堅固結實。惟老年婦女的“壽鞋”(死後穿的)底部只扎七針,謂之“七星針”。鞋底鞋面縫合在一起,謂之“鞝鞋”。
勝浦三寶之服飾 鞋履

山歌

勝浦地域的山歌始於南朝,其七言四句的形式成型於唐宋,明代一度沉寂,晚清後再度興盛,並發展出敘事式的長歌。即使是在20世紀60年代革命歌曲盛行、80年代現代歌曲流行時,勝浦的中老年農民還堅持唱山歌。勝浦山歌長期以來口口相傳,世代相襲,形成了濃厚的地方色彩。勝浦地域的山歌以表現男女情愛為主線,所以情歌(如:相思歌、送郎歌、苦情歌、逃婚歌等)占多數。另有相當部分是在勞動的過程中直接激發出來的勞動歌(如:號子、夯歌、田歌等)和反映當時社會農民生活的生活歌(如長工苦、苦長工、長工十二月訴苦等)。還有用於民間禮儀和祀典、巫術活動的儀式歌(如:上樑歌、祝壽歌、宰蛇要宰七寸里等)、敘述歷史傳說戲文的傳說歌(如:十姐梳頭、孟姜女過關尋夫等)。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一般是無伴奏的徒歌,有獨唱、領唱、對唱三種方式。還有問答式對歌和盤歌。音樂形式分為短歌和長歌。短歌,以俗稱“四句頭山歌”為主,配以時調小曲,歌韻以喊為主。長歌,是由短歌的樂段加以改變而成的敘事類山歌。一般在歌會、廟會、堂會等集會的場合表演,表演形式有領唱、接唱、對唱等。勝浦地域山歌歌詞格式規範,韻文抒情,語彙豐富,清晰流暢;曲調鏇律優美,爽朗質樸,節奏明快,委婉動聽。
勝浦三寶之山歌
蘇州工業園區開發以來,勝浦山歌的傳承得到各方面的重視。1995年,園區曾組隊參加過江、浙、滬三地聯合舉辦的“萬川杯吳歌擂台賽”,歌手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1997年6月5日,日本東京電視台番組製作局到勝浦鎮前戴村金文胤家採錄吳歌。1998年10月17日荷蘭蘭頓大學的學者施聶姐到勝浦考察研究“勝浦山歌”。2001年出版的《勝浦鎮志》用專門的章節對勝浦山歌有所記載。
勝浦三寶之山歌演唱比賽

宣卷

勝浦一帶流傳著一種民間文藝說唱形式—宣卷。宣卷,即宣講寶卷,源於佛教,原本是一種以說唱為形式宣講宗教經典的做法。期間,勝浦地區方前村的老藝人楊若卿,曾以宣卷聞名,參加過當時的吳縣娛樂公會。解放後,仍有劉秀夫(勝浦方前村),何甸甫(勝浦三家村)。沈和生(勝浦前戴村)。徐文奎(勝浦刁巷村)等宣卷藝人活躍在勝浦農村。“文化大革命”期間宣卷被視為封建迷信,作為“四舊”掃除。改革開放後,隨著歸金宗(勝浦南巷村)。顧傳金(勝浦前戴村),花俊德、蔣菊虹(勝浦江圩村)等新一代藝人崛起,宣卷在勝浦再度活躍。
傳統宣卷,一般是兩人搭檔,故稱“雙檔”。宣卷先生兩人在桌子兩旁相對就坐。東首的稱“上手”,面前桌子上放著醒木、摺扇、經蓋和木魚等道具。宣卷先生翻開卷本(即宣卷腳本,俗稱寶卷)置於桌上,照本宣講,時說時唱;西邊的稱作“下手”,一邊擊打磬子,一邊嘴裡和附著“上手”每句唱詞最後一二個字,並吟禪語“南無阿彌陀佛”加以落調,被稱為“和調”。絲弦宣卷,一般由六七人合演,配置絲弦樂器。除木魚、磬子,亦同雙檔宣卷一樣,其餘演出者用絲弦樂器配音,以渲染氣氛。
勝浦三寶之宣卷

卷本內容多數是民間傳統,歷史故事,用本鄉方言宣唱,突出本土傳統文化,體現本地民俗風情。故事內容一般是勸人為善,祈求國泰民安。村中廟會,農家婚喪喜事都要請宣卷班子演出,以宣卷會友,親鄰之間形成和睦友善的氛圍,即使有些蕞嫌之隙,屆時也會到宣卷堂前一起燒香、叩頭,顯示了民眾的寬容和互愛精神。
宣卷腳本由民間遺存的手抄本傳承。一般宣卷藝人手中,都擁有數十本寶卷。如《四精寶卷》、《盜金牌寶卷》、《雙奇冤寶卷 》、《白免記寶卷》《雕龍扇寶卷》、《麒麟寶卷》、《翠蓮寶卷》、《百花台寶卷》、《天仙寶巷》、《龍鳳鎖寶卷》《碧玉帶寶卷》、《白鶴圖寶卷》、《玉連環寶卷》《玉鐲寶卷》《雙蝴蝶寶卷》等。
2010年《蘇州勝浦宣卷》一書出版,是勝浦鎮與高校幾年合作研究的結晶,全書共20餘萬字,由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發行,共10個篇章,較詳盡的記錄了宣卷的歷史文化淵源、當代勝浦宣卷的表演形式和宣唱過程、勝浦宣卷腳本及寶卷特點、勝浦宣卷的曲式和曲調、勝浦當代五位宣卷先生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勝浦宣卷的保護與傳承六個方面的內容。
勝浦鎮首屆民間文化活動月啟動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