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眼神經

動眼神經

動眼神經oculomotor nerve為運動性神經,含有軀體運動和內臟運動兩種纖維。軀體運動纖維起於中腦動眼神經核,一般內臟運動纖維起於動眼神經副核。

基本信息

簡述

動眼神經oculomotor nerve為運動性神經,含有軀體運動和內臟運動兩種纖維。軀體運動纖維起於中腦動眼神經核,一般內臟運動纖維起於動眼神經副核。

走向

動眼神經自腳間窩出腦,緊貼小腦幕緣及後床突側方前行,進入海綿竇側壁上部,再經眶上裂眶,立即分為上、下兩支。上支細小,支配上直肌和上瞼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內直和下斜肌。由下斜肌支分出一個小支叫睫狀神經節短根,它由內臟運動纖維(副交感)組成,進入睫狀神經節交換神經元後,分布於睫狀肌瞳孔括約肌

睫狀神經節

睫狀神經節ciliary ganglion 為副交感神經節,位於視神經與外直肌之間,長約2mm, 有感覺、交感、副交感3個根進入此節。
1、副交感根即睫狀神經節短根,來自動眼神經,在此節交換神經元。自節內神經細胞發出節後纖維加入睫狀短神經。
2、交感根來自頸內 動脈交感叢。
3、感覺根來自睫神經。

由節發出6~10條睫狀短神經,向前進入眼球。

其副交感纖維支配睫狀肌和瞳孔括約肌;

交感纖維支配瞳孔開大肌和眼血管;

感覺纖維接受眼球的一般感覺。

功能

參與瞳孔對光反射和調節反射。

眼球運動神經損傷

動眼神經損傷,可致提上瞼肌、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及下斜肌癱瘓;出現上瞼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以及瞳孔對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等症狀。
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和外展神經支配眼內外肌、和眼球運動,合稱眼球運動神經,由於其解剖關係十分密切,並經常同時受累,故一併敘述。

病因和機理

常見的病因有動眼、滑車與外展神經本身炎症而致的麻痹,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繼發於頭面部急、慢性炎症而引起海綿竇血栓形成,眶上裂與眶尖綜合徵,顱內動脈瘤,顱內腫瘤,其它如結核、黴菌梅毒與化膿性炎症引起的顱底腦膜炎等。由於病因不同,其發病機理亦各不相同,如腫瘤的直接壓迫所致,原發性炎症時,動眼、滑車與外展神經纖維呈脫髓鞘改變等。

臨床表現

1、動眼神經麻痹表現為上瞼下垂,眼球外斜,向上外、上內、下內、同側方向運動障礙,瞳孔散大,對光反應及調節反應消失,頭向健側歪斜。完全性癱瘓多為周圍性,而不完全性多為核性。

2、滑車神經麻痹表現為眼球不能向下外方向運動,伴有復視,下樓時復視明顯,致使下樓動作十分困難。頭呈特殊位,呈下頦向下頭面向健側的姿勢。

3、外展神經麻痹表現為眼內斜視,不能外展,並有復視。

鑑別診斷

十二對顱神經十二對顱神經

一、動眼神經麻痹

(一)核性及束性麻痹 因動眼神經核在中腦占據的範圍較大,故核性損害多引起不全麻痹,且多為兩側性,可見有神經梅毒,臘腸中毒及白喉等。束性損害多引起一側動眼神經麻痹,表現為同側瞳孔擴大,調節機能喪失及瞼下垂,眼球被外直肌及上斜肌拉向外側並稍向下方。

1、腦幹腫瘤:特徵的臨床表現為出現交叉性麻痹,即病變節段同側的核及核下性顱神經損害及節段下對側的錐體束征。顱神經症狀因病變節段水平和範圍不同而異。如中腦病變多表現為病變側動眼神經麻痹,橋病變可表現為病變側眼球外展及面神經麻痹,同側面部感覺障礙以及聽覺障礙。延髓病變可出現病變側舌肌麻痹、咽喉麻痹、舌後1/3味覺消失等。乾誘發電位、CT、MRI可明確診斷。

2、腦幹損傷:多有明確的外傷史,傷後長時間的昏迷,且有眼球運動障礙等,診斷不難。

3、顱底骨折:顱腦外傷後可損傷頸內動脈,產生頸內動脈—海綿竇瘺出現眼球運動受限和視力減退,同時可有頭部或眶部連續性雜音,搏動性眼球突出。

(二)周圍性麻痹

1、顱底動脈瘤:動眼神經麻痹單獨出現時,常見於顱底動脈瘤而罕見於其他腫瘤。本病多見於青壯年,多有慢性頭痛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史,亦可以單獨的動眼神經麻痹出現。腦血管造影多能明確診斷。

2、顱內占位性病變(intracranialspaceoccupyinglesion):在顱腦損傷顱內壓增高及腦腫瘤晚期,一般皆表示已發生小腦幕切跡疝。表現為病側瞳孔擴大及光反應消失,對側肢體可出現癱瘓,繼之對側瞳孔也出現擴大,同時伴有意識障礙。根據病史及頭顱CT檢查多能明確診斷。

3、海綿竇血栓形成及竇內動脈瘤:可表現為海綿竇綜合徵,除了動眼神經癱瘓外,還有三叉神經第一支損害,眶內軟組織,上下眼瞼、球結膜、額部頭皮及鼻根部充血水腫,眼球突出或視乳頭水腫,炎症所致者常伴有全身感染症狀,結合眶部X線片及腰椎穿刺及血常規檢查可明確診斷。

4、眶上裂與眶尖綜合徵:前者具有動眼、滑車、外展神經與三叉神經第一支功能障礙,後者除此3對顱神經損害外,常伴有視力障礙,結合眶部視神經孔X線片,血液化驗、眶部CT等多能明確診斷。

5、腦膜炎:腦膜炎引起的動眼神經損害多為雙側性,且多與滑車、外展神經同時受累。腦脊液檢查細胞數、蛋白定量增高。

二、滑車神經麻痹
滑車神經麻痹很少單獨出現,多與其他2對顱神經同時受累。滑車神經麻痹時,如不進行復視檢查則不易識別。其鑑別診斷參見動眼神經麻痹。

三、外展神經麻痹
(一)橋腦出血及腫瘤 因與面神經在橋腦中關係密切,這兩個神經的核性或束性麻痹常同時存在,表現為病側外展及面神經的麻痹和對側偏癱,稱為Millard-Gubler氏征群。起病常較突然並迅速昏迷,雙瞳孔針尖樣改變。根據臨床表現結合CT、MRI檢查診斷不難確立。

(二)岩尖綜合徵 急性中耳炎的岩骨尖部局限性炎症及岩骨尖腦膜瘤可引起外展神經麻痹,並伴有聽力減退及三叉神經分布區的疼痛,稱為Gradenigo氏征群;X線攝片可發現該處骨質破壞或炎症性改變。結合病史及CT檢查可確立診斷。

(三)鼻咽癌 外展神經在顱底前部被侵犯的原因以鼻咽癌最為多見,其次為海綿竇內動脈瘤及眶上裂區腫瘤。中年病人出現單獨的外展神經麻痹或同時有海綿竇征群的其它表現時,應首先考慮鼻咽癌的存在。常伴有鼻衄、鼻塞,可出現頸淋巴結腫大,作鼻咽部檢查、活檢、顱底X線檢查可確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