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隔離檢疫場

動物隔離檢疫場

動物隔離檢疫場,是檢查外來的待進入流通領域的動物是否患有傳染病的場所,是預防疫病傳播的一種必備設施。位置應建在交通便利,郵電暢通,避開居民住宅區,遠離家禽飼養繁育基地,具有清潔水源和可靠的供電系統的地方,並有備用的水電供應設施等。

基本信息

動物隔離檢疫場

正文

發展簡況 隔離檢疫一詞的拉丁文“quarantine”原意是“40天”。14世紀,在義大利威尼斯規定外國船隻抵達口岸時,必須扣留停泊40天,以便檢查船上人員是否帶來傳染性疾病(如當時流行的黑死病的肺鼠疫、霍亂以及瘧疾等傳染性疾病,在40天內可使這些傳染病有可能通過潛伏期而得以暴露出來)。經檢查無病者方允許登入。從而使“40天”成了隔離檢疫的代名詞。以後又擴展到對動、植物的隔離檢疫,許多國家都在口岸、邊境設立了隔離檢疫場。“檢疫”的含義,除了對進入國內、本地區的動物進行滯留、隔離、觀察外,還包括查驗證件,查詢輸出國(或地區)的疫情,採樣作實驗室檢驗,以及對染疫產品的處理等項目。
動物隔離檢疫場的位置 應建在交通便利(但不是在交通要道,以利於被檢疫的動物迅速運進運出)、郵電暢通(發生疫情時便於報告有關機構)、避開居民住宅區、遠離家禽飼養繁育基地(以防止疫病傳入、傳出)、具有清潔水源和可靠的供電系統的地方,並有備用的水電供應設施等。
布局和建設 場內的動物隔離區、管理人員的生活區和糞便尿液積存區之間應相互隔離,出入要各有通道;出入口必須設有沖洗、消毒設施;場內設有管理房、動物欄舍、飼料加工房、化驗室、解剖間、焚化爐和排污設施等。房舍應各有圍欄間隔至少20米左右,室內有通風設備,防止通過空氣相互感染。牆和地面以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建成;有專門的消毒車輛運送糞便、墊草和其他廢物;並要有對病、死動物實行無害化處理和銷毀的設施。
衛生要求 凡出入場內的車輛、人員必須經過嚴格消毒;動物在隔離期間,不準任何人參觀;不準把生肉、骨、皮、毛等有可能染病的畜產品帶入場內;不準在隔離場內飼養或帶進與檢疫無關的動物;隔離動物所需的飼料和墊草,必須來自非疫區,對於需用但來源不明或有可能帶疫的飼料草,要熏蒸消毒;場內污水須經無害化處理(可採用臭氧、漂白粉等)後,方準排入下水道;糞便和墊草等則須經封閉堆積發酵後,方準運出場外。動物進場前和出場後都要立即對隔離場地進行全面大清掃和徹底消毒,否則不準重新引進動物。
工作程式 動物抵港口時,在查明其衛生證書和有關證件後,作初步臨床觀察和檢查。未發現異常方準予不落地而直接裝上經消毒的運載工具轉運到動物隔離檢疫場。入場時,動物先通過噴霧消毒間進行體表消毒後進入畜舍。以後每天測溫並作觀察記錄,一周后採集血樣,並按獸醫檢疫要求作血清學試驗和病理、生化等方面的檢查。隔離檢疫期滿,對無病者解除隔離檢疫;對病畜或可疑病畜,則根據病情,對全群動物或只對病畜作捕殺、銷毀或退回處理。
隔離檢疫觀察期限 視檢疫程式和被檢疫傳染病的潛伏期的長短由國家檢疫機關確定,中國檢疫機關規定隔離檢疫時間一般為45天,少則30天,特殊情況報經上級機關批准,可延長隔離檢疫期。美國對進口家禽、反芻動物和豬的最低期限為30天,馬屬動物為60天。但由於各種疫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即使按規定作了一定時間的隔離檢疫,也不能對所有疫病都查清。如綿羊癢病要經過長達4~5年的潛伏期才出現症狀。因此,為避免染有疫病的動物進入,應儘可能從無疫病地區引進,並進行嚴格的檢疫隔離。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