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比亞·依明

努爾比亞·依明

努爾比亞·依明,女,維吾爾族,新疆阿圖什市人,1983年4月出生,2002年9月考入喀什師範學院數學系,2003年12月從喀什師範學院應徵入伍,2006年10月入黨,現為新疆軍區某部醫院衛生員,一期三級士官。2007年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2008年獲得蘭州軍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烏魯木齊市 “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稱號,並當選為自治區第十次婦女代表大會代表。2009年1月第七屆中國十大女傑揭曉,努爾比亞·依明榜中有名。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努爾比亞·依明 努爾比亞·依明

努爾比亞·依明,25歲,維吾爾族,中共黨員,大專,中國人民解放軍69240部隊41分隊衛生班班長,一期士官。努爾比亞·依明堅持真情傳播黨的理論成果,行動感召民族民眾,深入部隊和鄉村宣講十七大精神50餘次,聽眾達2萬多人。工作之餘義務巡診40餘次,資助4名失學兒童,救濟貧困民眾和孤寡老人9人,被小地窩村授予“榮譽村民”。她積極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工作,在她的感召下,有9名村民主動上交了反動宣傳音像製品。她的事跡被13家中央主要媒體宣傳報導,中央和部隊領導給予了充分肯定,中宣部將她的事跡收入《做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傳播者》一書中。曾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黨的理論基層宣講積極分子、新疆十大傑出青年等,榮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2009年1月18日,榮獲第七屆中國十大女傑榮譽稱號。第八屆“新疆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正式候選人。

人物事跡

聽黨話、跟黨走

努爾比亞的家鄉是國家重點扶貧地區,經濟文化較為落後。家裡4個

努爾比亞·依明 努爾比亞·依明

兄妹有3人都是在國家西部開發助學工程中由政府資助考上大學的,黨和政府的關心資助,幫她兄妹三人走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日程。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讓努爾比亞永遠銘記著黨的恩情,從小就下定決心堅決聽黨話、跟黨走。

投筆從戎

努爾比亞全家是親人解放軍給了她們第二次生命。1996年冬天,南疆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努爾比亞的家鄉成了重災區。災難降臨,房屋倒塌,她一家幾口被埋在廢墟中。危急關頭,是解放軍戰士冒著餘震的危險把她母親從倒塌的土牆下扒了出來,把她兄妹幾個抱到帳篷里。這一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使她對解放軍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和由衷的敬意,萌發了參軍報國的念頭。2003年12月,正在喀什師範學院數學系二年級就讀的努爾比亞,毅然投筆從戎。

不辜負領導的期望

入伍後,她始終牢記黨的恩情,不辜負領導的期望,熱愛本職工作,刻苦鑽研業務,自覺遵規守紀。當新兵,聽招呼、守規矩、能吃苦、拚命乾、愛學習、肯鑽研,在全連新戰士中第一個受到嘉獎。到醫院門診所後,她刻苦鑽研醫療護理知識,為提高靜脈穿刺技術,經常在自己手背上做實驗,很快練就了一手過硬的扎針技能,病人打針都喜歡找她,大家都親切地稱她是“一針見血”。擔任衛生班班長以來,她始終堅持走前列、當表率、做示範、嚴要求、重友情、獻愛心,認真履職盡責,管好帶好全班。在今年我部開展的“爭當好兄長,共建和諧班”活動中,她所帶的班被醫院評為“和諧班”,個人被評為“好兄長”。

對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刻苦認真

她不僅工作幹得好,學習也抓得緊,尤其是對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刻苦認真。黨的十七大召開後,她如饑似渴地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撰寫了大量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在抓好自身學習的同時,她還帶領班裡其他戰士一起學,適時向民族戰士灌輸黨的創新理論;主動報名參加我部

理論骨幹宣講組,深入民族連隊,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聯繫家鄉的深刻變化,運用自己的學習成果,積極主動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利用每次探親、巡診,給家鄉和駐地少數民族民眾宣講十七大精神,從個人的成長經歷談到家鄉的發展巨變,用貼近實際、簡捷樸實、一聽就懂的言語,廣泛宣傳黨的富民惠民政策,耐心解答鄉親們提出的問題,大力宣揚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民眾的關懷,積極主動做好社會穩定工作。對努爾比亞刻苦鑽研創新理論,真情傳播創新理論,傾心維護社會穩定的突出事跡,後勤部和醫院黨委先後向部隊領導作了匯報,並多次推薦她為表彰獎勵對象。

用行動感召民族民眾

她用真情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用行動感召民族民眾,傾心維護社會穩定,先後在軍地宣講50餘次,聽眾達2萬多人,為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4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1次榮立三等功,2007年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 她是小地窩堡村的親人

維吾爾族有句諺語:水珠投進海洋生命就會無限,各民族團結起來就能勇往直前。新疆軍區某紅軍師師醫院門診所衛生員努爾比亞·依明有個心愿:各族人民都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 5月8日,陽光明媚,空氣清新。一大早,記者跟隨新疆軍區某紅軍師師醫院醫療小分隊,前往烏魯木齊市新市區地窩堡鄉小地窩堡村巡診。

小地窩堡村是個600多戶人家2000餘人的少數民族農業村。去年10月,該師與小地窩堡村結成了幫扶共建對子後,努爾比亞經常利用為村民巡診的機會,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家鄉巨變,宣講黨的十七大精神。

一到村里,努爾比亞就先看望貧困戶艾皮贊木·艾依提。艾皮贊木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迎了上來,兩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腰還疼嗎?頭暈的毛病緩解了嗎?上次給的藥吃完了沒有?”努爾比亞拉著艾皮贊木的手,親得如同家人。

艾皮贊木對記者說,努爾比亞像女兒一樣待她,她要會寫字,一定給北京的胡錦濤總書記寫封信,感謝他派來的解放軍。沒有解放軍幫助,就沒有她家的今天。

47歲的艾皮贊木患著高血壓、腎病綜合症、婦科並營養缺乏等疾玻四年前一次車禍,奪去了她丈夫的性命。她拖著病體,帶著3個不滿10歲的孩子,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就在她對生活失去信心時,努爾比亞跟隨師醫療小分隊走進了她的家。

坐在床邊的努爾比亞一邊從藥箱裡取出5盒藥,一邊對艾皮贊木說:“你看,你病著,解放軍給你送藥。你房子破舊了,政府給你蓋了新房。你身體不好,種不了地,村委會派人幫你耕種。你還有啥困難就告訴我們。”艾皮贊木告訴努爾比亞,她現在是村裡的保潔員,每月有650元收入,孩子們的學費解決了,沒什麼困難。同行的軍醫馬力克·阿不都維力告訴記者,努爾比亞特別善良,很有愛心,聽說艾皮贊木的境況後,主動資助她兩個孩子上學的費用。臨出門時,記者看到努爾比亞塞給艾皮贊木200元錢。

在村里,遇到努爾比亞的村民都熱情地和她打招呼。她一邊巡診,一邊把帶來的十七大精神學習卡片分發給村民,卡片上印著國家的富民惠民等相關政策。

走進村民卡斯木·克依木的家,他正在和兩個兒子檢修拖拉機。卡斯木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時常腿腳麻木肩背疼。努爾比亞按軍醫的吩咐給了他兩盒西藥和傷濕止疼膏,並一再囑咐他學會用腿上的勁,別再傷著腰。卡斯木高興地對記者說,30年前解放軍住在他們村里,為民眾挑水、拉煤、收麥子。今天,為民愛民的解放軍又回來了,村民能不樂嗎!

正在準備午飯的卡斯木愛人熱比亞·熱西提接過話說,努爾比亞給村民送醫送藥的同時,還給大家講富民政策,講十七大報告中有關新農村的內容,村民很愛聽。

該村五組是村里最窮的,過去村民之間的矛盾和問題也最多。努爾比亞在五組宣講的次數也最多。

村黨支部書記蔣榮江告訴記者,努爾比亞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宣講深入淺出。從“病有所醫”講起,講的都是村民十分關心的吃、穿、住等民生問題。聽了努爾比亞的宣講,大家都感到黨的創新理論很親切,都關乎著民生。

去年10月,努爾比亞在巡診時了解到,小地窩堡村一些村民將耕地撂荒,對農業投入不足。於是,她給大家宣講黨的惠農政策,幫助村民認識種糧的好處。“國家的農業稅免了,對小麥、稻穀實行最低收購保護價,種小麥國家有補貼,土地承包費免收,鄉村提留款也不收了,大家算算賬就知道種地划算。”

記者打問了一下後得知,今年這個村村民種地的積極性很高,全村80%的土地都種了糧食。

27歲的阿依夏姆古麗·穆明江,3歲患了小兒麻痹,至今行走困難。父母病逝後,她的日常生活全靠姐姐照料。阿依夏姆古麗也是努爾比亞資助的4個貧困者中的一個。努爾比亞每次巡診都要專門去看她,這次也不例外。

努爾比亞手裡拿著一雙漂亮的旅遊鞋和6雙襪子,邊走邊說,上次巡診,看見阿依夏姆古麗腳上穿的鞋子太破舊了,答應給她買雙新鞋。天越來越熱,順便又給她買了幾雙薄襪子。

阿依夏姆古麗遠遠地看見了努爾比亞,一瘸一拐地迎了上來。努爾比亞幫她穿上新鞋襪,拉著她來回走動,看鞋是否合腳,還疼愛地撫摸著她的臉頰,好似親姐妹,緊拉著的手就沒有鬆開過。努爾比亞要去另一戶村民家了,原本一臉燦爛的阿依夏姆古麗有點想哭,努爾比亞輕聲地對她說,不哭,姐姐還會來看你的。

64歲的吐尼沙汗·阿布拉患著嚴重的肺心並類風濕。每次巡診,努爾比亞都不會忘記看望她。時間長了見不到努爾比亞,老人還挺想的。

村民們又跟著努爾比亞來到吐尼沙汗家。努爾比亞輕輕推開老人家的院門,老人欣喜地要坐起來,努爾比亞連忙說,大媽您別起來。說完,她跪在老人身邊,為老人量血壓。不會講漢語的吐尼沙汗嘴裡不停地說:“克孜木,克孜木。”軍醫馬力克告訴記者,“克孜木”翻譯成漢語,意為我的女兒。在老人的心目中,努爾比亞就是她的女兒,她的親人。

努爾比亞為吐尼沙汗仔細地查完體,一看來的村民很多,就開始宣講了。她說:“沒有黨的民族政策,就沒有努爾比亞的今天,我也就沒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們一定要知黨情,報黨恩,真心實意維護民族團結。各民族本是同一條根脈,只有團結得像親兄妹一樣,才能發展繁榮,才能共同奔小康。”努爾比亞簡短的宣講,贏得了在場村民的掌聲。

努爾比亞真情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受到村民歡迎。村黨支部書記蔣榮江說:“村民都把努爾比亞當成家人。今年1月,村里給努爾比亞頒發了‘榮譽村民’的獎牌。”

半年多來,努爾比亞已是第32次到小地窩堡村巡診。她每一次巡診都要向村民進行宣講。

已是下午7時了,村民們依依不捨,一直簇擁著把努爾比亞送到村口。夕陽的餘輝照著一片片麥田,努爾比亞揮著手與村民們告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