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蓋臨時中立郵票

加蓋臨時中立郵票

1912年初,孫中山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創立中華民國。為了紀念這個裡程碑式的偉大時刻,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的身份要求當時的郵政部門發行郵票。而當時郵政發行權是法國人帛黎把持著,為了保持列強立場,帛黎居然採取在清代蟠龍郵票上加蓋“臨時中立”字樣,以此表明郵政的中立,共加蓋了15種。因受到南京臨時政府的強烈抵制和社會各界的反對,很快被停止發行。這種加蓋票僅於1912年1月在福州售出其中4種面值票少許後即停售。

簡介

加蓋臨時中立郵票加蓋臨時中立郵票

1912年初,孫中山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創立中華民國。列強們紛紛持觀望態度。為了紀念這個裡程碑式的偉大時刻,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的身份要求當時的郵政部門發行郵票。而當時郵政發行權是法國人帛黎把持著,為了保持列強立場,帛黎居然採取在清代蟠龍郵票上加蓋“臨時中立”字樣,以此表明郵政權的中立,共加蓋了15種。

這套郵票剛發行就受到南京臨時政府的強烈抵制,孫中山要求:“必須加蓋"中華民國"字樣。”帛黎卻推說:“郵票發行成本太高,只能在原有版面上修改。”第二版便出現了“中華民國臨時中立”的字樣,結果更怪模怪樣,成了令國人憤慨的事件。由於全國上下一致抵制,帛黎才不得不撤銷前兩版,在第三版郵票上正式加蓋“中華民國”字樣。

史話

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郵票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郵票

1911年10月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由於中華民國的正式郵票來不及印製,就將倫敦版蟠龍無水印郵票加蓋“臨時中立”字樣使用,共加蓋了15種。1912年1月30日僅在福州出售了3分、1元、2元和5元4種面值郵票出售數量有限,其中3分6000枚、1元票、2元票各96枚,5元票280枚。其餘11種均未出售,因加蓋“臨時中立”郵票,加蓋文字含義不清,既未蓋掉“大清郵政”,又未加上“中華民國”字樣,形成了不倫不類的“大清郵政臨時中立”。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反對,被停止發行。

於是又在橫蓋的“臨時中立”郵票上直行加蓋了“中華民國”四個字,與“臨時中立”成十字形,加蓋字分紅和黑兩種,形成“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字樣。這種加蓋票,於1912年3月20日分別在漢口、長沙南京等地郵局出售一部分。“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加蓋票共15種。只發行了8種。還有6種藍欠資和2種棕欠資加蓋的未發行。漢口郵局僅出售了1分、3分、7分、1角6分、5角、1元、2元和5元共8種。南京郵局僅出售了1分、3分、1角6分、1元、2元和5元共6種。長沙郵局僅出售了1分票。

加蓋中華民國郵票加蓋中華民國郵票

這種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郵票一出售,又遭到社會各界強烈反對。只得收回此種郵票,由加蓋“中華民國”字樣的郵票取代。這兩種不倫不類的加蓋票,連同未發行的在內,各為23枚,通常把兩種加蓋作為一大套收集,共46枚,存世罕見。是民國初年著名的珍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