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英文:Cryptocurrency,又譯密碼貨幣,密碼學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 加密貨幣是數字貨幣(或稱虛擬貨幣)的一種 。比特幣[虛擬貨幣]在2009年成為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這之後加密貨幣一詞多指此類設計。 自此之後數種類似的加密貨幣被創造,它們通常被稱作altcoins。 加密貨幣基於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 ,與依賴中心化監管體系的銀行金融系統相對。去中心化的性質源自於使用分散式賬本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

基本信息

簡介

加密貨幣加密貨幣
比特幣以外的密碼貨幣,又稱為山寨幣、競爭幣(英語:altcoin),部分是參考比特幣思想、原理、原始碼產生的,與比特幣相似的虛擬貨幣,目前有800種以上的密碼貨幣在流通。
2017年2月到4月期間,山寨幣總和占密碼貨幣市場總值比例,由15%提高到接近40%。
由於比特幣本身並沒有權威的發行機構和國家政權來維持其權威性、唯一性,比特幣與其模仿者之間只能平等地相處,雖然其是最早的虛擬貨幣,也是最知名、人們最熟悉的,也具有最大的用戶網路社區,具有很強的網路效應,大部分時間也是市值最高的密碼貨幣,但是並不具有絕對排它的地位。

國家數字貨幣

中國、瑞典、英國和新加坡等的中央銀行已經研究法定數字貨幣用例。
e-Dinar是突尼西亞共和國政府用區塊鏈技術發行的數字貨幣。也是第一個國家數字貨幣。
eCFA是塞內加爾共和國政府用區塊鏈技術發行的數字貨幣。

區塊鏈

區塊鏈(英語:blockchain或blockchain)是用分散式資料庫識別、傳播和記載信息的智慧型化對等網路,也稱為價值網際網路。中本聰在2008年,於《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出“區塊鏈”概念,並在2009年創立了比特幣社會網路,開發出第一個區塊,即“創世區塊”。
區塊鏈共享價值體系首先被眾多的加密貨幣效仿,並在工作量證明上和算法上進行了改進,如採用權益證明和SCrypt算法。隨後,區塊鏈生態系統在全球不斷進化,出現了首次代幣發售ICO;智慧型契約區塊鏈以太坊;“輕所有權、重使用權”的資產代幣化共享經濟;和區塊鏈國家。目前,人們正在利用這一共享價值體系,在各行各業開發去中心化電腦程式(Decentralizedapplications,Dapp),在全球各地構建去中心化自主組織和去中心化自主社區(Decentralizedautonomoussociety,DAS)。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