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河

力拓河(Rio Tinto),是研究可在酸性高、含鐵量大的極端環境中生存的有機體的一個理想場所。在這裡進行的實驗,在如何研究含鐵豐富的火星的問題上,給科學家提供了寶貴信息。

概況

力拓河力拓河

力拓河(Río Tinto),英文為“畫河(Painted River)”,位於西班牙西南部力拓礦區,是安達盧西亞的獅子山莫雷納山區的一條河流。其大致的流向為西南偏南,一直流入韋爾瓦的加的斯灣。這條河好似瑪瑙一般呈現為黃褐色和紅色,形成當地特有的自然景觀。河水呈高酸性(pH值1.7至2.5),並富含重金屬元素。自古以來,在河流沿岸的土地上人們已開採了銅、銀、黃金硫磺以及其他多種礦物。從大約公元前3000年開始就先後有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西哥特人和摩爾人在此開採。經過一段時期的遺棄,礦產在1556年被重新開採,西班牙政府在1724年再次在此開採。

河水

力拓河力拓河

力拓河水從鐵礦石中分離出硫化鐵礦物質,使河水變成紅色。同時,硫化鐵礦物質分離形成硫磺酸。當PH值達到1.5—3時,力拓河水將變得像醋一樣酸。力拓河的酸性環境宛如是一個地表下的“生化反應爐”。科學家們認為,力拓河的生態環境可模擬火星地表下的環境。在力拓河中尋找生物存在的數據,可與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或地面上望遠鏡蒐集到的資料相對比。令人吃驚的是,科學家們竟然在這種狀況的河水中找到了各種各樣生命體的存在,如:細菌藻類原生生物(protists)的單細胞生物體和生長於酸性河水上游的真菌。因此,力拓河也就成為了科學家實驗火星生命探測最新技術的最理想的場所。

開發

力拓河力拓河

力拓河起源於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的摩勒納山脈,不同尋常的血紅色由較高的鐵含量所致。據悉,人們在力拓河流域開採銅礦、銀礦、金礦以及其它金屬礦石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了。這條河流雖然為人們呈現了一種怪異的美,但實際上,它也因為重金屬污染以及礦山泄漏事故成為一個環境災難。停止開發力拓河流域礦藏已有10年之久,但最近銅價上升促使人們重新將目光聚焦力拓河,計畫於2010年初對其進行再開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