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

劉軼,男,55歲,字子墨,陝西渭南人

基本信息

書法家劉軼
劉軼,男,55歲,字子墨,陝西渭南人。
陝西省行政管理學會秘書長,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文豪書畫研究院院長。
曾用四年時間,抄寫司馬遷《史記》手抄本一部,該書重100公斤,展開長達2300餘米,已申報《金氏世界紀錄》。近十多年來,潛心於長安文化事業的推廣與宣傳。先後成功組織、舉辦五次“人才杯”全省書畫大賽,又繼而舉辦“相約金秋”、“江山多嬌”、“百年奧運”等十餘次大型書畫活動。出版《文豪書畫苑》刊物20期,介紹宣傳省內外書畫家三千人次,參觀書畫藝術活動的觀眾約五萬人次。
箴言:讓藝術激活生命,讓生命感悟藝術。

皮膚整形美容專家

劉軼劉軼
【姓名】劉軼 【社會職務】副主任醫師 【學術成就】中華整形外科學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整形與美容醫師分會會員、中國科協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會員、 國際醫療整形美容協會會員 韓國NM公司整形美容機構特聘專家 我國皮膚整形美容醫學領域領軍人物,是皮膚病學國家重點技術發明獎獲得者,從事整形外科臨床工作近二十年,對皮膚整形美容微創術及皮膚微整形等治療方式的認知、手術指征的把握、風險的預測等都相當有經驗。前後3次榮獲國家、省、市級“先進工作者”和“文明醫師”稱號。先後在國家、省級雜誌發表論文十一篇,先後獲省、市科學論文二等獎、三等獎。熟練掌握“韓國(NM)汗腺定位消融術”的原理與操作手法,現已成功治癒腋臭患者上萬例。 擅長:採用韓國(NM)汗腺定位消融術祛除腋臭、腋下多毛、多汗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所長

劉軼 博士,教授。1990年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系,1993年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2000年獲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博士學位,2006年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擔任計算機學院中德聯合軟體研究所副所長兼總工。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體系結構與高性能計算、計算機網路。近年來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計畫項目及企業委託項目多項。發表論文3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0項。

口腔美容主治醫師

劉軼劉軼
劉軼:口腔美容主治醫師海歸(加拿大留學)學者。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從事口腔臨床工作10餘年,曾在加拿大留學工作2年,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口腔美容學術交流,熟練掌握目前國際前沿牙齒矯治技術,擅長各類錯合畸形的矯治,尤其對少兒期和青少年期的錯合矯治有獨特的手法,多次為演藝明星、主持人,政商名流做牙齒美容及治療,在業內有良好的口碑。
持人,政商名流做牙齒美容及治療,在業內有良好的口碑。

湖南大學經濟學院副研究員

1996年武漢大學本科畢業,2001年獲碩士學位,2006年獲博士學位,湖南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市場與公司金融。自1996年7月以來,先後開設《金融市場學》、《金融衍生工具與投資》、《金融期貨與期權》、《證券投資學》、《期貨貿易》、《國際投資學》、《投資銀行學》等課程,教學效果好,深受老師與學生好評。學術研究突出基礎理論,重視實踐套用,發表論文20餘篇。

研究成果

論文
《WTO服務貿易緊急保障措施制度中的“國內產業”範圍問題——以我國證券服務業為視角的分析》,載《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10年第2期;
《歐盟內部市場跨境金融服務限制措施的認定標準》,載《國際經濟法學刊》第15卷第4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金融監管模式的新發展及其啟示——從規則到原則》,載《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PCAOB檢查我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底稿可能引發的法律風險及其應對措施》,載《中國註冊會計師》2008年第9期;
《論<巴塞爾新資本協定>對完善我國商業銀行法律風險監管制度的借鑑意義》,載《華北金融》2008第5期;
《評<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備條款>關於爭議解決的規定》,載《仲裁研究》第18輯;
《WTO金融服務法中的承認制度及其實踐》,載《國際經貿探索》2008年第3期;
《論歐盟金融服務法中的設立自由原則》,載《歐洲研究》2008年第3期;
《論歐盟金融服務法中的服務自由原則》,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歐盟金融服務法中的相互承認原則及其對WTO金融服務法的借鑑意義》,載《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論歐盟金融服務法中的最低限度協調原則》,載《環球法律評論》2007年第2期;
《論歐盟金融服務法中的相互承認原則》,第二作者,載《法學評論》2006年第4期;
《論歐盟金融服務法中的母國控制原則》,載《法學論壇》2006年第3期;
《兩大法系行政法的差異及其成因與發展趨勢》,載《公法研究(第二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新時期加強高等學校規章制度建設的基本思路》,第一作者,載《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福利行政法觀的經濟學基礎》,載《政法論叢》2002年第2期;
《“控權論”與“公共權力說”產生的經濟學基礎——兩大法系行政法治理論經濟學淵源之比較》,第二作者,載《珞珈法學論壇(第二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古代官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嬗變及其啟示》,載《理論月刊》2001年第1期;
《海關強制措施及其與行政訴訟的關係》,第二作者,載《國際貿易問題》2000年第11期;
《西方行政法治理論演進的經濟學基礎》,第二作者,載《法商研究》2000年第5期。
譯文
《以制度為基礎的金融監管方法:第三種監管模式》,載《經濟法論叢》(2009年下卷),中國方正出版社2009年版;
《論比較研究金融監管法的方法》,第一譯者,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法律風險管理——風險信號和風險情景分析》,第一譯者,載《金融法苑》2008年第3期;
《次級貸款、銀行間同業市場和財務救助》,載《時代法學》2008年第3期;
《律師在法律風險管理程式中的角色》,第二譯者,載《中國律師》2006年第6期;
《超越國家——行政程式法的歐洲化和全球化》,第二譯者,載《公法評論(第二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國際私法與電子金融爭議解決機制——歐洲的理論與實踐》,第二譯者,載《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第六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全球化、民主與新行政法》,載《北大法律評論(第六卷第一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科研成果轉載情況

論文《金融監管模式的新發展及其啟示——從規則到原則》,《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9年第7期轉載;
論文《論歐盟金融服務法中的相互承認原則》,《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國際法學》2007年第1期轉載;
譯文《超越國家——行政程式法的歐洲化和全球化》,《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與行政法學》2005年第6期轉載;
論文《西方行政法治理論演進的經濟學基礎》,《人大複印報刊資·憲法學與行政法學》2000年第6期轉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