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貞麟[清華美院書畫高研教學基地副主任]

劉貞麟[清華美院書畫高研教學基地副主任]
劉貞麟[清華美院書畫高研教學基地副主任]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貞麟從事繪畫創作與美術教育工作,是優秀的青年畫家和青年學者。在藝術實踐中,注重對人格的修煉與提高,對國學經典的深入,要有“踐行”與“實證”的精神,讓經典引領生活,在生活中印證經典。認為藝術教育必須要走德、文、藝一體化的道路。 擅花卉翎毛、竹石散木,偶作山水、人物。遵天理、重逸氣。劉貞麟傾心宋元明以來的繪畫傳統,主張傳統繪畫“筋骨血肉”一脈相承。

基本信息

社會職務

清華美院書畫高研教學基地副主任。

清華美院書畫高研班傳統花鳥班導師。

清華美院霍春陽美術理論課題班助理導師。

花鳥畫教研室主任。

國家一級美術師。

霍春陽傳統藝術研究會教學主持。

文化部中國書畫創作基地國畫藝委會副秘書長 。

藝術經歷

2004年創作《三月春》,備客群人讚賞,受市場追捧。並被恩師霍春陽先生賞識,旋而入室。

2005年受邀參加山東濟南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書畫活動。

2006年7月陪同李魁正先生赴廣東東莞、廣州、江門等地舉辦展覽。歷時一個多月。

2006年9月參加南京藝術博覽會,作品廣受好評。並在拍賣會上以排名第二第三的成績受到藏家的關注。

2006年12月創作【臨窗聽雨】系列作品

2007年出版中國郵政明信片《當代書畫名家劉貞麟專輯》

赴京後

2007年9月北京大騫國際拍賣公司為劉貞麟籌辦【劉貞麟工作室】。

劉貞麟[清華美院書畫高研教學基地副主任] 劉貞麟[清華美院書畫高研教學基地副主任]

2007年10月與吳休、雷正民先生合作“三友圖”參加慈善活動。2007年國畫雜誌《國畫家》發表作品。

2008年3月1日。北京三斯堂藏劉貞麟作品展,展出作品60餘幅。

2008年3月21日。北京榮寶齋 中國畫優秀作品展,是由著名書畫網路【中國畫論壇】組織的一次大規模的展覽,由十幾位優秀的青年書畫家參加了展覽,屆時,崔如琢、史國良等名家出席了活動。

2008年3月30日。山西臨汾劉貞麟、申曉國畫展,由山西臨汾宣傳部主辦的劉貞麟、申曉國畫展隆重舉辦。梅墨生先生前去祝賀並舉辦了講座。

2008年5月4日。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名家展。

2008年7月赴常州參加書畫活動。同月在江蘇宜興八面來風堂做客,受笑陽先生專訪併入錄《宜興陶與文人畫》。

2008年10月為霍春陽先生籌劃全國學術演講活動並在北京外國語學院舉辦展覽暨全國巡講首講式。

2008年11月與霍春陽先生商討清華美院邀請辦班事宜並制訂教學計畫及辦學宗旨。

2009年3月清華美院霍春陽傳統繪畫研究室開班。出任教學助理。

2008年12月赴濟南大學舉辦霍春陽先生全國巡講第二站。

2009年5月受深圳文博會邀請參加清華美院師生作品展。

2009年10月陪同霍春陽先生在山西師範大學舉辦的學術講座。

2009年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中國畫名家--【劉貞麟專輯】。

2011作品系列二 2011作品系列二

2009年11月為日本訪華學生講中國傳統繪 畫以及日本繪畫與中國繪畫的淵源。

2009年12月參加新陽光慈善基金會慈善拍賣。

2009年12月受聘清華美院特聘教師。

2009年12月創作【春雨有聲】系列創作。

2010年【水墨味】、【水墨中國】雜誌刊登青年名家劉貞麟作品選。

2010年7月任清華美院進修綜合班教學主持,教授花鳥畫。

2010年9月籌辦霍春陽傳統藝術研究會,並出任教學主持,主持教學及學術方向等工作。同時在湖南郴州、江西宜春、山東青島、山西臨汾等地建立寫生創作基地。

2010年9月陪同霍春陽先生赴山西太原舉辦【霍春陽畫展】並在山西大學舉辦講座

2010年10月為美國參觀團講授中國畫的鑑賞及作品示範。

2010年10月在北京一得閣藝術館舉辦霍春陽清華高研班師生展。

2010年10月培同霍春陽先生在江西宜春學院舉辦學術講座。

2011年3月出任文化部中國書畫創作基地國畫藝委會副秘書長。

2011年3月出任文化部---全國中國畫拔尖人才高級研究班教學主持。

2011年3月開始講授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傳統繪畫的內在聯繫。

2011年3月起先後邀請陳綬祥、李魁正、程大利、陳玉圃、宋唯源、梅墨生等先生講授中國畫,並開始整理中國傳統花鳥畫理論與教學文獻及教材整理編寫。

2011年5月參加蘇州畫院舉辦的清華美院高研班師生展並舉辦霍春陽先生學術講座。

2011年6月受江西宜春軍分區邀請帶隊參加走進紅色老區採風活動。

2011年6月創作百鳥圖長卷。

2011年9月系統講授中國傳統文化,並在‘霍家班’倡導踐行【弟子規】【了凡四訓】等經典篇章。在班級內引起共鳴與反響。

2011年9月任胤儒私塾教授。為中央美院、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學院等院校的國畫專業生講授中國傳統花鳥技法。

2011年9月參加清華美院導師作品聯展。

2011年9月24日。內蒙烏海--霍春陽劉貞麟張瀚文三人展。由烏海收藏夾協會舉辦的師生三人展共展出作品80餘幅,在烏海引起巨大反響。

2011年10月倡導設立助學基金,為來京求學的學子提供品學兼優獎金支持。

2011年10月帶隊赴湖南郴州寫生並創作【花開四時】一系列作品。

2011年12月10日。北京萃英軒【花開四時】劉貞麟花鳥畫新作展。展出新作30餘幅,在作品的格調上更加接近元明的靜雅與放達。

2012年4月18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辦【潘一劍、陸千波、劉貞麟書畫聯展】。並在鄂爾多斯舉辦傳統文化講座。

2012年7月3日起,主持清華美院書畫高研班傳統花鳥專項研修班教學工作。

2012年8月,應邀在洛陽市書畫家協會講授傳統文化與傳統繪畫的關係。

2012年11月,在湖南常德文理學院做【中國畫在當代的筆墨意義】學術講座。

2012 年12月,嶺南美術出版【中國當代名家-劉貞麟專輯】

2013年

2013年4月,接受搜藏網專訪。

2013年5月,北京知行社舉辦傳統繪畫欣賞講座。

師承

師恩師

和恩師霍春陽在一起 和恩師霍春陽在一起

劉貞麟的授業恩師是著名花鳥畫大家霍春陽先生,多年來,他跟隨先生左右,勤學苦練,道業日固。霍先生教他多學習古人,多讀經典。他踏實肯乾,數年已有很多的新的體會,並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做出了榜樣。同時,他的畫業也受到李魁正、陳玉圃、陳綬祥、程大利等人的指點。更加堅定了他深入學習傳統繪畫的信念。

師古人

劉貞麟[清華美院書畫高研教學基地副主任] 劉貞麟[清華美院書畫高研教學基地副主任]

劉貞麟非常鍾情於宋元明清以來的繪畫傳統,他自己說看到好的繪畫作品可以幾個鐘頭的去欣賞研究,心裡美的像喝了蜜一樣的甜。正是這種近乎痴迷的熱愛使他的繪畫作品有了快速的提高,他虔誠的對待古聖先賢留下的精神寶藏,他深知,只有好好的繼承下來,才可能有發展,繼承不是復古,而是尋求古人的智慧,來解決今天所面臨的問題。

師造化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劉貞麟明白,天地萬物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手中的畫筆就是達到天地人筆和而一體,“與眾生同體,和萬物同根”,“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劉貞麟就是這樣認真描繪著自己心中最美的畫卷,像林中的清風,如山中的明月,向人們傳遞著一份份美好。

藝術追求

恪守傳統

江西寫生接受採訪 江西寫生接受採訪

正如中央美院教授宋唯源先生所說的“劉貞麟就是一位恪守傳統的花鳥畫家。在當下漫天叫囂藝術出新、鼓吹個性張揚的時代,能如劉貞麟這樣對傳統潛心研習,自甘寂寞的藝術家可謂鳳毛麟角了。這確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膽識的。或是粉身碎骨或是浴火重生,總之,非平庸之輩敢為也。劉貞麟雖非有復古之心,然而他對傳統藝術的敬畏使他的花鳥畫作品更增加了一種厚重的文化精神,反射出深沉的文化積澱。”在多年的書畫創作實踐中,他深深的認識到中國傳統繪畫的根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儒釋道三教合流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有無量含蘊的精神本體。他開始似一個宗教徒般的虔誠的去學習去研究去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並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精神的提升和靈魂的淨化,自此,他深深的相信,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繪畫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完整的體系。它無所不包,涵容所有。

“在古聖先賢面前,我們只有老老實實的去學習,去繼承。”劉貞麟說。

中國畫的詩意性

劉貞麟的畫有宋人的境界。---霍春陽

劉貞麟師從津門霍春陽先生,非但在花鳥畫技術層面獲益良多,更在其理念上傳承其衣缽,對於傳統花鳥畫的學習體悟也見解獨到。他對元明諸家的偏愛常反映在他的畫作里,趙孟頫的鮮活、文徵明的爽利,在他的筆墨結構中都略見斑豹。他的作品是詩意的,同時又是極端書齋化的。他漠視追求史詩般的展覽館模板,傾心於筆精墨妙的廳堂秘玩,可見他心性超然,大有魏晉風範。他的筆墨散淡疏朗、漸臻成熟。我以為,已在外形上擺脫了“霍家拳”的痕跡,而神髓僅存了。---宋唯源

劉貞麟的畫得到了霍先生的真傳!他能不受世風的影響,去靜心的做研究,這在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了,而且,他的作品達到了與古人對話的地步。---梅墨生

劉貞麟的作品有宋元時期的氣韻,學習古人但是不拘泥於古人。是非常可貴的。---李魁正

對作品的氣韻把握很好,很善於造境,筆墨的連續性也很好。---陳玉圃

為清華高研班的學生上課 為清華高研班的學生上課

劉貞麟的畫清新淡雅,有濃濃的古意。在筆墨上的自由是青年畫家中極為難得的。---李文亮

劉貞麟作品 劉貞麟作品

詩意性的表達是劉貞麟一直追求並遵循的一條重要的藝術原則,即所謂的詩情畫意。如畫評論述唐代王維的作品:“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讀摩詰之詩,詩中有畫。”他善於營造詩的意境,又不事渲染,追求在筆墨的暢達中達到一種詩的意蘊,或蒼潤,或孤寒,或依紅偎翠,或淺妝淡施,或眾鳥高飛江上淺穆,或萬卉爭春一花獨放。他的作品是詩意的,同是又是平淡的,“學問深時意氣平”,他不願在喧囂中鼓吹,倒是情願面對空山靜坐。願意在與自然與古人的對話中達到一種精神上的自由。這一切都與古聖們的作為相暗合,他自己說:非為復古,而是已經深察古人之心,對天地萬物所呈現出來的大美愉悅不已,進退有度,操守有持。中國畫的詩意不是放肆的自由,而是一種對人格嚴格修煉後的沉潛和駕馭。“淡枝疏花外,一輪冷月清。陌路萬千重,冰蕊溪橋中。”這時劉貞麟詠梅的一首小詩,他愛詩中清幽淡遠的意境,而在畫中也把這種純東方式的審美融進了筆端。他 講究筆墨的疏淡頓挫,清雅閒和,甚至對紙張、墨的要求到了苛刻的地步,他認為紙張和墨都是有生命的載體,只有嚴格按照古法做出的筆墨紙硯才能酣暢淋漓的表現中國畫,才能筆下生風,晨鐘霧靄、暮林煙霞幻化在一片氤氳,詩意就在此中顯現。

筆墨的抒寫性

正如劉貞麟先生言:畫筆就是畫家的第六根手指頭。它高度靈敏、可以直抒心意,在表達手段上要達到高度的自由與浪漫,一定要達到隨意寫來詩性發的境界。這是一個中國傳統畫家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它與書法是異曲同工的。人品如畫品,作畫必先做人,人正則筆正,這些都是對一個傳統畫家的素質要求。就中西的文化互動對比看,西方重人性,而東方則重人格。對人的要求和修煉是極為重要的,‘畫以人傳’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個特色,

童心即是道心

張瀚文花鳥畫作品 張瀚文花鳥畫作品

董青源先生說,劉貞麟太懂藝術了,太懂中國藝術了,太喜歡手中 的畫筆了。他有一顆童心,就是畫一棵小草、一隻小蟲、一朵花、一棵樹、一塊石頭都要表達心意。所以他的花鳥畫作品有一種厚重的文化精神,折射出深厚的文化積澱。難怪這些年劉貞麟老是在進步,是童心引領劉貞麟的塗寫不斷進步。

童心是老子說的赤子之心,是真心。而藝術家的心是明澈的,是清淨的,以單純的心去感受萬物,眾生一體,萬物同根。世界是一體的,只有回歸到單純、天真,才不受染污,淨化自己的心靈,才能淨化這個世界。

藝術風格

空靈

2011作品系列四 2011作品系列四

“看劉老師的畫讓人感覺到心曠神怡”在前不久的劉貞麟個人展覽上 ,一個學生不由自主的說。他說劉老師的畫中的空靈美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空靈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的一個思想,它來源於佛教的境界名詞。但是劉貞麟認為,畫面的空靈是一種感覺,它的基礎是筆墨的厚實,沒有厚實的筆墨功夫的畫空可能是空了,靈可不一定靈啊。他笑著對學生們說,空靈是對物象高度簡約的筆墨程式表現,也是一個畫家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多練習筆墨功夫外,還要多讀些書,尤其是哲學方面的書籍要多看,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中國的美學思想已經很成熟,要多學習,看看經典,讀讀詩詞,都是大有裨益的。

厚重

2011作品系列三 2011作品系列三

“君子不重則不威”,這是孔子在論語裡面的話,在孔子看來君子 的重是指什麼呢?他認為君子的德行,主要是仁愛、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才能把身修煉好,如此的君子才能“重”。劉貞麟認為中國畫的表現手段主要是用筆,畫家只有人格上厚重了,才可能做到“力透紙背”,厚重也是君子意志堅毅的品格之一,重於義理,厚重不遷。他的畫筆筆入紙,下筆如春犁入土,艱澀不滑。

圓融

中國人是一個崇尚圓的國度,圓滿、團圓、圓融、內圓外方、珠圓玉潤等都是對圓的褒揚。在中國人看來,世界是圓的,宇宙是圓的,“元亨利貞”是一個圓,春夏秋冬是一個圓,人的一生是一個圓,行筆的正側順逆是一個圓,用墨的乾濕濃淡是一個圓,用力的輕重緩急是你一個圓,圓無所不包,涵容空有。圓是一種中道。劉貞麟看來,毛筆是一個圓錐體,也是一個圓,行筆中鋒的時候會萬毫齊力,所以說,圓最有表現力。他說,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傷害自然。就是在踐行圓的智慧。中國畫有了圓的智慧,就有了教化眾生的功能。

個人作品

2007年出版中國郵政明信片《當代書畫名家劉貞麟專輯》

2007年國畫雜誌《國畫家》發表作品。

2011作品系列一 2011作品系列一

2008年在江蘇宜興八面來風堂做客,受笑陽先生專訪併入錄《宜興陶 與文人畫》。

2009年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中國畫名家--【劉貞麟作品集】。

2010年【水墨味】雜誌刊登青年名家劉貞麟作品選。

2011年9月。清香遠布--霍春陽劉貞麟張瀚文作品集。

2011年12月,由霍春陽傳統藝術研究會監製【素墨香】精品書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