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蔚華解讀周易

劉蔚華男,山西省天鎮縣人,1934出生。1957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同年分配到山東曲阜師範學院任教,1982年5月晉升為教授,1985年7月出任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1990年10月調任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職副主席、主席,歷任山東省政協常委、省科協常委,中國孔子基金會常務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山東省儒學學會會長、山東省周易研究會會長等職。主編與撰寫有《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山東古代思想家》、《齊國學術思想史》、《稷下學史》、《儒學與未來》、《管仲與<管子>》等多部著作,發表論文數百篇。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劉蔚華解讀周易

《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發著神秘幽光的典籍。作者收集了一些認為《周易》神秘的疑難問題,探詢破解的辦法,並將它們記錄下來,後又經過和古今注易書籍加以觀照,吸取其中成功的經驗,把所能見到的有助於“揭秘”的卓識匯集起來,便形成了本書。本書提供了一種自認為能夠通解《周易》的合理的解釋,同時書中穿插了一些配合論說內容的圖片,六十四卦也都插了與卦義或爻義有關的圖片,以助讀者研讀這部古老的經典。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研究《周易》的總結性精心之作。本書提供了一種自認為能夠通解《周易》的合理的解釋,以助讀者研讀這部古老的經典。

同時,此書的問世,將為學術界開創一個真正全面貫通《易經》本文、充分體現“易海求真”精神、結束割裂詮釋《周易》的新時代,提供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

劉蔚華男,山西省天鎮縣人,1934出生。1957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同年分配到山東曲阜師範學院任教,1982年5月晉升為教授,1985年7月出任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1990年10月調任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職副主席、主席,歷任山東省政協常委、省科協常委,中國孔子基金會常務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山東省儒學學會會長、山東省周易研究會會長等職。主編與撰寫有《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山東古代思想家》、《齊國學術思想史》、《稷下學史》、《儒學與未來》、《管仲與》等多部著作,發表論文數百篇,著述宏富是中國著名中國哲學史、思想史、儒學史專家。

目錄

前言

上編

緒論

第一章三易同源,存乎一經——《易》的起源與《周易)的形成乃

第一節《易》是金石並用時代的產物

第二節《易》的實踐起源與學理起源

第三節易卦的前身是數字卦

第四節原始思維的進化是易卦產生的心理基礎

第五節陰陽觀念早期出現的考古證據

第六節三易總其成於《周易》

第二章變易之經,教化之典——《周易》的性質

第一節“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第二節“卜筮之書”不是對《周易》的準確定性

第三節占卜是進行教化謀求共識的手段乃1

第三章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子剛柔而生爻——《易經)的基本內容與結構

第一節領悟卦爻的深義

第二節《易經》結構依據的原理原則(上)

第三節《易經》結構依據的原理原則(下)

第四章《易傳》的問世

第一節“天子失官”,私學興起

第二節孔子導演了《易傳》

第三節《易傳》解易的主要內容

第五章《易傳》解經的貢獻與局限

第一節《易傳》對《易經》的形上學建構

第二節充分開掘了《易經》德性資源並使其光大

第三節唯心主義體系中閃現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精義

第四節《易傳》至今是解釋《易經》的好書

第五節《易傳》解說《易經》的局限

第六章《易緯》解釋《易經》的貢獻及其神秘主義

第一節《易緯》的成書

第二節《易緯》詮釋(易經)的貢獻

第三節《易緯》中的神秘主義

第七章易學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作

第一節易學三派多系發展的格局

第二節推薦幾種易學主要代表作

下編

第八章《易經》上經新解

第一節簡要說明

第二節乾卦、坤卦、屯卦、蒙卦

第三節需卦、訟卦、師卦、比卦

第四節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

第五節同人卦、大有卦、謙卦、豫卦

第六節隨卦、蠱卦、臨卦、觀卦

第七節噬喧卦、賁卦、剝卦、復卦

第八節無妄卦、大畜卦、頤卦、大過卦、坎卦、離卦

第九章《易經》下經新解

第一節鹹卦、恆卦、■卦、大壯卦

第二節晉卦、明夷卦、家人卦、睽卦

第三節蹇卦、解卦、損卦、益卦

第四節夬卦、姤卦、萃卦、升卦

第五節困卦、井卦、革卦、鼎卦

第六節震卦、艮卦、漸卦、歸妹卦

第七節豐卦、旅卦、巽卦、兌卦、渙卦、節卦

第八節中孚卦、小過卦、既濟卦、未濟卦

附錄一《易傳》釋義、簡注

第一翼彖傳上

第二翼彖傳下

第三翼象傳上

第四翼象傳下

第五翼繫辭傳上

第六翼繫辭傳下

第七翼文言傳

第八翼說卦傳

第九翼序卦傳

第十翼雜卦傳

附錄二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