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河北企業家]

劉琳[河北企業家]

劉琳(1968.4——),女,漢族,企業家。邯鄲市旅遊資源開發研究會副會長,天慈峰林生態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琳劉琳
劉琳,1968年4月1日出生於河北臨西縣下堡寺鎮,1988年畢業於河北省水利學院,現就職於邯鄲市天慈峰林生態建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20多歲時,她已經開始下海經商,艱苦創業,使她積累經驗,也積累了財富。先後創辦過玻璃家具廠、裝飾工藝廠和華麗家私有限公司;2002年發起並籌備成立邯鄲市旅遊資源開發研究會,任副會長。然而,劉琳這位鍾愛大自然的城市女老闆,不戀城內溫馨舒適的豪華辦公室,毅然走進亂石橫布、溝深坡陡的武安太祖山,披荊斬棘,風餐露宿,墾山播綠。她要在萬畝荒山上描繪心中的未來,她要在巍巍太行山上和時代的脈搏共振。從2003年起她承包了邯鄲西部的23000畝荒山,帶領村民綠化荒山,開發荒山,為村民創收數百萬元,連續幾年被評為邯鄲市民營林業標兵,成為了邯鄲市乃至河北省承包荒山面積最大的女企業家。幾年來,在武安革命老區賀進鎮道溝村的村民幾乎每天都能在通往太祖山的盤山道上看到這個女老闆攀行的身影,她的堅韌讓從小出生在大山裡的漢子都自愧,她的愛撼動了太祖山。
劉琳,經過多年的拼搏,為改善邯鄲市的生態環境付出了巨大心血。投資8000萬元,在2萬畝荒山上開發綠化,建成了以低碳養生為主題的邯鄲市最大的後花園——天慈峰林旅遊度假區。

個人榮譽

劉琳曾獲得邯鄲市“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國”明星、“民營林業標兵”、“十大環保衛士”、“十佳政協委員”、“經濟年度傑出人物創新獎”、河北省“三八”紅旗手、“河北省綠化獎章”等榮譽。

創業經歷

劉琳——身先士卒劉琳——身先士卒
【緣起】
1989年,風華正茂的劉琳辭掉了收入較好的工作,和丈夫憑著年輕人天不怕地不怕的那股闖勁,扎進了商潮中。經過十幾年的坎坎坷坷、酸甜苦辣,把一個小木器廠經營成有一定規模的家私裝潢公司。過上了悠閒、幸福的富裕生活,按說該是人滿足的時候了。然而,一次偶然的經歷,改變了她安定的生活……
2002年,在歐洲旅遊考察期間,劉琳看到一對年輕夫婦抱著嬰兒正在植樹,於是她好奇地問這是怎么回事,那對夫婦說:孩子生下來要吸收氧氣,為他們種上一棵樹,保持生態環境的平衡。劉琳抬頭看看蔚藍的天空,感觸很深。劉琳想,在國外人們是多么重視生態環境啊,他們把家鄉建設得多美,而我的家鄉呢……
回國不久,劉琳因業務去了革命老區武安西邊的山裡,看著灰濛濛的天,光禿禿的山,樹木稀少,岩石上零散地長著一些雜草,感想良多。當她走進賀進鎮,聽到了抗日戰爭期間發生在這塊熱土上的許多感人的故事。抗日戰爭初期這裡為游擊區,日軍常來侵犯。共產黨員賀進到武安繼城區任區長。在他的領導下,民兵由20多人發展到200多人。1943年6月,賀進帶領民兵將到這裡燒殺搶劫的日偽軍全部消滅。此後繼城鎮成為抗日根據地。1944年因漢奸告密,賀進壯烈犧牲。為紀念烈士,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將繼城鎮改名賀進鎮
“革命先烈為老區人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又能為老區人民做些什麼?”帶著這個念頭,2002年冬天,劉琳又到賀進鎮道溝村考察。老區人民艱苦的生活條件,在劉琳的心裡引起了巨大的震撼。10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有20多個適齡的小伙子娶不上媳婦。這一切源於這裡的窮。而窮的根源又在哪裡?劉琳認真分析了當地的自然條件,認為窮在觀念的落後上。片面依賴靠山吃山,只能是坐吃山空。只有靠山養山,發展生態的、環保的、低碳的、循環的才能真正的富一方百姓。此後,劉琳多次到國家林業部、省林業廳等部門諮詢,還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到武安山上實地考察。聘請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和規劃。在當地黨委、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她將自己的全部資金投入到綠化老區荒山上。她要將荒山變成綠山,窮山變成銀山、金山,讓老區人民過上像城市人一樣的生活!
劉琳——撫摸新苗劉琳——撫摸新苗
【考察】
她把開發荒山的想法告訴了丈夫,丈夫不理解地說:“你在開玩笑吧,大家都做企業聯合、兼併,以規模參與市場競爭,我們的企業,剛剛有些規模,需要培育壯大,哪有資金去另闢天地啊,再說綠化是國家的事,多繳點稅就是對國家的支持了。”她堅定地說:“走進大山,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我好像山的女兒,那裡像我的家,要把家變綠,把山變成寶山,帶領鄉親走上致富路,我要把積累的財富和智慧奉獻大山。”丈夫不同意,叫來朋友勸她,沒有一個支持她,都認為那是瞎折騰,是費力不賺錢的事。她卻堅持要這樣做,一向溫和的丈夫和她吵了架,看著鐵定了心的她,只好無奈地搖搖頭:“那你就乾吧。”
巍巍太行,綿延八百里,僅邯鄲西部就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荒山。劉琳承包的荒山是位於武安市西北賀進鎮道溝村的太祖山,這座山寬2000多米,長7500多米,有蘑菇嶺、大寨嶺、南嶺、二郎擔山嶺等八座山峰,千溝萬壑,嶺嶺沖天。太祖山有沒有開發價值?山上的氣溫、土質、土層能否植樹造林?適宜種哪些樹?帶著這些問題,她邀請了北京林業科學院教授趙靜和河北省地質研究所專家宋書恩,進行實地考察。
2002年冬,大雪封山。海拔1000多米的太祖山上飛鳥盡,人蹤稀。心中有一團火的劉琳,找了一位村民引路,和專家一起踏雪進山了。她拄著從山間砍伐的拐杖,沿著皚皚白雪覆蓋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地登上這座嶺,攀上那座峰,記錄著每一個山頭的高度、溫度,並不時地向專家詢問這裡的土層土質情況。山高路滑,她連連摔跤,摔得腿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中午餓了,她就將帶在背包里的饅頭,拾些柴火點燃著烤熱,就著雪吃下去充飢。方圓萬餘畝的大山,早晨上去,天黑下來,一次要走幾十公里路,從山上返回,她的褲子濕了半截子,毛褲、皮鞋全都濕透,腿都麻木了。但開發荒山的堅定信念,使她感到苦中有樂,苦中有甜。
通過幾次實地考察,專家對劉琳說,“太祖山可以開墾植樹,但要付出很大代價,俗話說,十年樹木,這活兒不是一天半天能夠見效的。”劉琳堅定地說:“我還年輕,我還能活好幾個十年,我這後半生就奉獻給了大山。”2003年初夏,劉琳成立了邯鄲市天慈峰林生態建設有限公司,與道溝村村委會簽訂了18000畝荒山承包50年的契約。
劉琳——引導植樹劉琳——引導植樹
【耕耘】
要在山上植樹,必須先修山路。2003年7月,天似流火。劉琳扛起鐵掀,和村民們一起爬上了山坡。修山路,不像平原那樣打好路基,鋪上瀝青石子一軋就成功了。在荊棘叢生的亂石上修公路,先是要用炸藥崩,後用洋鎬刨。30多號山民開山刨石,黑油油的鐵脊樑,汗珠子滾太陽。劉琳,一個白皙文雅的城市女性,和滿手老繭的農夫們,同甘共苦,風餐露宿,辟山築路,天天干在山上。中午,搬幾塊石頭支起一口鐵鍋,用水窖里的水煮背上來的乾麵條,便是午餐。就這樣,一乾3個月,動土石15萬餘方,一條6米寬,近5000米長的水泥路,通到了山頂上,劉琳的臉曬黑了,但她的身體壯了,精神更加振奮了。市內一位朋友來看望她,看她曬成這樣子,又是敬佩又是愛憐地說:“你這是何苦呢!”劉琳拉著朋友的手,指著山坡上一簇簇山花笑著說:“你看,這山花多漂亮,你在公園能看到嗎?”說得大家都樂呵呵地笑了起來。
路修通後,她又投資架設高壓線5000米,安裝五千瓦、三千瓦變壓器兩台,繼而又動土石8000方,開挖、修建庫容量為9萬立方的塘壩一座。實現了水、電、路三通,為上山植樹造林打好了基礎。2004年3月,第25個植樹節到來之前,劉琳在她承包的荒山上打響了植樹造林的第一個戰役。在崇山峻岭間種樹,挖坑要用炸彈崩,埋土要從山下抬,澆水要從山溝拉。栽一棵樹費的力氣要比平原多幾倍。她聘用了道溝村以及周圍五六個村莊的300多農民上山植樹。那些日子,山坡上,山腳下,號子聲,擊石聲,此起彼伏。鄉親們從山下把土一筐一筐抬上去,倒進樹坑裡。拉水的車上不去山,40多人從山下排成長龍,一桶一桶往上傳。初春的陽光和煦明媚,吐芳的春芽翠綠欲滴,和這個美好春天一起萌動的,是劉琳誓讓荒山披綠的滿腔熱情。這個富裕起來的城市女老闆,忘記了梳洗打扮,和村民們一起挖坑,填土,澆水,一身泥,一身汗。一個月過去了,再登上太行山,放眼望去,挺拔的松柏,雍容的玉蘭,奔放的紫藤,蒼勁的龍爪槐,吐綠髮芽,一片新綠。這一年,劉琳在山上共植樹6萬株,種山杏核2000畝。還在山上建雞舍一座,養七彩雞、柴雞2000隻,兔子300隻。
劉琳——帶頭勞動劉琳——帶頭勞動
劉琳愛山,更愛山裡的人。張生所是道溝村的孤寡老人,因長期患白內障雙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劉琳知道後,多方聯絡,把老人接到市里治好了病。重見光明的張生所老漢熱淚滿面:“你真是我們的好閨女!”劉琳每次進山時,村民們都會圍住她,硬把她拉到自己家裡,讓她坐一會兒,喝一口水。老人們見了她喚閨女,年輕人見了她喚大姐,劉琳和這裡的山水,這裡的百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中秋,她進山給老人送月餅;春節,她進山給長輩拜年;五一節,她把山裡的老人接到市里游公園;農閒後,她把醫生請進山給村民們檢查身體……以心換心,以情動情,劉琳滿腔的愛贏得了村民真摯的情。
半年多時間過去了,道溝村築了路,栽了樹,火電架上嶺,清水要上山,山村歡笑聲聲,一個個電話打向祖國的大江南北,外出打工的壯小伙,一個接一個背著鋪蓋捲兒回來了!
劉琳幹事業有股子拼勁。下海創業那陣子,她和丈夫一樣苦前累後,做家具,她是一身木料渣子;搞裝修,她是一身水泥點子,白天忙的團團轉,晚上還要管孩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生意一天天大起來,她成了事業有成的女老闆。富是富了,劉琳並沒有丟掉自己的本色。在外頭,她是一個好市民,在家裡,她是一個好妻子、好媳婦。婆婆臥病在床,她不管多忙,每星期都要抽出時間,親手給婆婆洗一次澡。有一次,不能說話的婆婆拉著她的手熱淚盈眶,好像在說,你現在成了體面人,雇個人給我洗吧!劉琳明白老人的心情,她說:“媽,這是兒媳的一片孝心啊!”成功的事業,良好的品德,劉琳的故事打動了更多的人,先後被評為邯鄲市“林業標兵”、“環保衛士”,獲得河北省“綠化獎章”、“燕趙環保人物提名獎”、“國家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建設先進個人獎”等榮譽。
劉琳——憧憬未來劉琳——憧憬未來
【緣夢】
大山緣青山夢。2004年秋天,太祖山的南嶺上,一座歐式小別墅落成了。劉琳說,這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雞舍。有的村民不理解,問劉琳:“一個雞窩弄恁好,咋?!”劉琳說,這裡面有大道理,村民們一聽來了興趣:說說聽聽!劉琳說,咱們這座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每一個建設都要為這道景增色,讓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相映成趣,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遊人進山來,我們的旅遊經濟才會興旺,雖然這樣做投資增大,但這是往長遠看。由此,我想,我們下一步建設的休閒度假場所,要依山而建,採用歐式風格,要建的精緻漂亮,給太行創造一個新特色。再說養雞,我們只養土雞,而且不是圈養,是放養,讓雞在網路坡區(用網圍住的區域)自由生長,這樣生產出的雞產品才叫綠色產品,投放市場後,才會走俏。照這個思路,我們要把太祖山建成一個生態經濟區,中央說這是科學發展觀,明白地說,就是我們向荒山要小康時,心裡要裝著子孫後代,改造自然時,要讓自然更適合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幾年間,栽植油松、側柏、山杏樹等數百萬株,封山育林8000多畝,發展林下養雞3萬多隻,天慈峰林生態園已成為河北省黃連木育苗基地。昔日的荒山如今變成了邯鄲市的後花園。“大山是一個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地方”,生長在華北平原的劉琳,胸腔里至今還是這樣一般情愫。18歲坐火車上北京時,她才隔著車窗第一次遙看到山,看到那多少次書中讀來,夢中見到,綿綿八百里的太行山。那一刻,她熱血沸騰,心潮難平。20年過去了,在她40歲的時候,黨的政策點燃了她開山的激情,她要用自己的雙手,為大山打開一扇門,讓時代的勁風為大山披上錦繡,讓巍巍太行青史再留新篇章。

公司簡介

天慈峰林度假區天慈峰林度假區
邯鄲市天慈峰林生態建設有限公司——天慈峰林度假區位於武安市西北的賀進鎮境內、洺河源國家森林地質公園中心地帶,距邯鄲市內50公里。是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度假區內森林似海,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氧吧。暑期溫度比邯鄲市內低5度以上。山水相依,風光秀麗。有養生谷、滴水岩、玉蓮池、千年古井、天慈巨石、怪坡、情侶石、神龜探海、鯤鵬展翅、天慈仙洞、天慈茶院等眾多景點。是一個養生休閒的世外桃源。天慈峰林是河北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單位”、國家“武安山羊保種基地”。有散養的農家笨雞,有正宗正源的武安山羊。有自己生產的幾十種綠色有機蔬菜。在這裡吃的健康,住的舒適。電器、洗浴設施齊全,價格低廉,管吃管住最低每人每天僅需2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