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平[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會平[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會平[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會平,安徽省懷寧縣江鎮人,現任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安徽商會副會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劉會平,國中畢業後一直從事麵點行業,2003年在上海推出“巴比饅頭”後走上連鎖經營道路,始終致力於開拓中國點心連鎖事業。

劉會平[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會平[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巴比饅頭”被上海餐飲協會評為著名連鎖企業、上海大眾化早點暢銷品牌。 被稱為“中國饅頭大王”。並當選2010年度十大經濟人物之一。

創業經歷

不爭氣的孩子

劉會平[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會平[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17歲那年,國中畢業的劉會平隨一位油漆工師傅遠走山東謀生計。母親一直把他送到二十多里遠的長途汽車站,一邊抹著眼淚整理著他身上褶皺不堪的衣服,一邊囑咐道:“你要做一行愛一行,以後走到哪也好有個手藝。”

到了山東後,劉會平每天吃的都是大白菜就饅頭,跟十多個人住在一個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工棚.因為一個多月才能進一次澡堂,大家身上都長滿了疥瘡。冬天裡,有時不得不頂著大雪在室外洗澡,頭髮上都結了冰條。在惡劣的生活環境中,劉會平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生存的艱難。

這種難民式的生活持續了一年多。劉會平不甘心一輩子這樣平庸下去,1995年初,他向師傅提出了辭職。那個年月,跟從師傅遠走他鄉謀生的徒弟是不可以離棄師傅的,否則就會被扣上“背叛師門”的帽子。望著歸來的兒子,父母怒火衝天。親朋好友們也都認為他是一個不爭氣的孩子。

劉會平[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會平[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全家氣憤過後,決定再把劉會平送出去學手藝。就這樣,劉會平又跟隨一位老師傅學做麵點。起初,劉會平很慶幸,飲食至少不成問題了,沒有想到。麵點工比做油漆工更累。每天晚上十一二點才能睡覺,凌晨兩三點便要起床,在昏暗的燈光中發麵、和面。那段時間,美美地睡上一覺是劉會平最奢侈的願望。漸漸地,劉會平適應了高強度的作息時間。也從此喜歡上了麵點。並從中學到了不少麵製品的專業知識.現在回想起那段艱辛的歲月,劉會平充滿了感激之情,。那些磨難,讓一個少年培養了堅韌的品質,讓他從中受益無窮,樹立了遠大的理想。”

每天中午生意高峰期過後,員工可以小盹一會兒。自幼喜歡讀書的劉會平便將這個空擋時間全部用來泡書店。

附近有好幾家書店,劉會平常去的那家叫“傻嫂書店”。老闆傻嫂在店裡開了一個免費閱覽室,放著一些自己訂的報刊,還提供小凳方便顧客坐著讀書看報。“這不是自斷財路嗎?即使贏得顧客的好感,但顧客們看完了書,誰還肯出錢購買呀?”劉會平剛光臨“傻嫂書店”便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去的次數多了,他驚奇地發現這家店的生意非但不差,反而很好,已經在這裡混得很熟的他便向傻嫂討教。傻嫂笑了笑說:“你也與他們一樣以為我吃虧,是不是?不錯,有人看了我的書後,便不肯掏錢買了.但大家來閱覽室溯覽的次數多了。總會碰上自己喜歡的一本,就會從我這裡買回去。這樣買書。讀者不會感到後悔,自然對我的店產生好感。下次買書,他還會再來。如此,我就擁有了一批長期穩定的客源。事實上,我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好多了,我的‘吃虧’不是有了回報嗎?”

“傻嫂書店”讓涉世尚淺的劉會平深受啟發!也就是那次對話之後,劉會平對生活中的吃虧有了新的認識.並且他在心底暗暗發誓:等有一天。自己也要開這么一家既賺錢又賺口碑的店。

小伙子勇闖大上海

1998年,在麵點行業初學小成的劉會平聽姐姐介紹說上海的飲食生意好傲,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果斷地背起行囊,懷揣著借來的幾千元錢隻身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車。

年僅19歲的劉會平剛從火車站出來時,頓時蘩了:眼前高樓林立,一派繁華,這么國際化的大都市,能容下自己的小包子嗎?

大熱的六月天,劉會平踩著破舊的腳踏車到處尋找門面。一天,他路過遵義路的雲霧山菜場時,一塊“出租”的牌子引起了他的注意。熙熙攘攘的人提著菜籃子從這裡經過,賣早點的攤頭依次鋪開。劉會平大喜,聯繫到鋪主,“這個地方我要定了,你留給我!”為了防止別人搶先“下注”,他把身上唯一值點錢的手錶交給了對方,作為定金。兩天后,劉會平的饅頭店開張了。

由於對上海人的飲食習慣不甚了解,劉會平的生意並沒有想像中的好,每天營業額不過200元,而攤位月租金卻要6000元。兩個星期後,劉會平只好關掉了店鋪。面對創業失敗的殘酷事實,血本無歸的劉會平走在高架橋上,看到橋下如潮的車洗,情緒低落到極點。不遠處一家音響店播放的音樂飄進了他的耳朵里。“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摯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夢就在……。這首激盪人心的歌曲。讓劉會平熱淚盈眶。

在江蘇打工的姐姐聽說劉會平在生意上遭到了挫敗,專程趕到上海,拉著他的手說道:“做生意哪有不嘗點苦頭的,鼓起勇氣,姐永遠支持你!”說著,她從包里取出4000元錢塞到劉會平手裡,“拿著,繼續搞,不夠回頭姐再想辦法。”

那時,生煎店在上海火爆一時,於是劉會平也跟著開了一家。然而,好景不長,出於對健康的考慮,上海吃生煎的人逐漸少了,店鋪的生意便蕭條了起來。初步積累了一些資本的劉會平不甘心維持現狀。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在上海幾個月的經歷讓劉會平發現,一杯豆漿在通常情況下賣五毛,但在“永和豆漿”卻能賣到五元!之後,劉會平天天逛城隍廟,那裡正是上海各式特色小吃的匯聚地。他反覆品嘗、琢磨上海人的口味,想在以飲食講究著稱的上海開出自己的特色店。他意識到,只有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日新月異的上海站住腳,才能賣出自己的風格來。

經過一番調查,他總結出雖然大大小小的麵食店五步一家,但在經營和製作上各有不足:小攤位雖然價格便宜,但衛生條件欠佳;大店面為圖效益。採取機器拌餡,味道不夠可口。大店面和小攤位的缺口,讓劉會平信心倍增。

2001年3月,劉會平在黃浦區的繁華地段開了一家“劉師傅大包”,他托朋友在一個知名餐廳請來了一位在上海工作多年、熟悉上海人口味的大師傅。經營花樣多且價格適中的各色包子,不知不覺,排長隊買包子的人群成了劉會平店前一道別樣的風景。

好景不常,很快,“劉師傅大包”周圍陸續開了幾家包子店,對劉會平的生意形成巨大的威脅。有了開生煎店的教訓,劉會平明白,如果自己不力求改進,最終又會關門大吉。

就在大家埋怨老闆“自找苦吃”的時候。劉會平的包子在一點一滴的改進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皮薄:外皮輕薄,入口即化;餡大:餡肉豐厚,細而不膩。湯濃:純正渾厚,滋滋入味。

面對關於成本上升的質疑,劉會平很快用事實做出了強有力的回答。經改進之後,生意發展的速度很快,不多久便開了幾家分店。每個店高峰的時候都是每五分鐘出兩籠包子,50個包子5塊錢,淨利潤也就是一分鐘一塊錢,像這樣的高峰期每天至少五六個小時。按照劉會平的包子利潤計算法,一個店一天就可以進賬三百多元。一個月就是好幾萬。“原來,包子也能做成大事業!”劉會平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土包子取了個洋名字

2003年,就在劉會平的生意熱火朝天的時候,一位白領的話帶給了劉會平新的思考。“你的包子是好吃,可我每次拿到辦公室。同事吃著蛋卷餅乾,我都不好意思把包子拿出來,還得偷偷摸摸地在外面吃完以後再回到辦公室。”

一語驚醒夢中人!針對上海人追求時尚、具有海派心理的特點,劉會平決定把自己的包子店打造成品牌連鎖店,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去贏得時尚消費者。於是,“巴比饅頭”(在南方,包子被稱為饅頭)應運而生。在上海給包子取名註冊商標,這還是頭一遭。劉會平斥資建成了上海最具規模的無塵全封閉餡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嚴格控制餡料的質量,每天用冷櫃車把餡料送到各個分店,保證每個店都用上新鮮一致的餡料。

為了保證“巴比饅頭”的口味純正,劉會平嚴格控制餡料的供應,以保證當天的餡料當天用完,當天的食品當天賣完。有一次,各分店都把預計好的餡料做成了包子.估計到下午五時基本上就能賣完。沒料到當天下午突然下起了一場暴雨。各分店都剩下了近千隻包子,

員工把這些尚未進籠的包子放進冷櫃,準備第二天拿出來再賣。

劉會平了解情況後,馬上讓各分店把當天剩下的包子收起來,統一倒掉銷毀。有的員工不理解:“這樣倒掉不是太可惜了!”劉會平對那些員工說:。雖然不會有什麼衛生問題,但是經過冷藏的和新鮮的比起來,口感肯定不一樣,顧客一吃就能吃出來。為了保證‘巴比饅頭’的口味,損失這一點其實不算什麼。”員工們被劉會平說得心服口服。

劉會平在生意上傾注的巨大成本和心血,使“巴比饅頭”在上海逐漸成為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並且得到了包括白領在內的廣大消費者的良好口碑。

快到2004年年底的一天,劉會平突然接到一個投訴電話,對方滿口怒氣,稱被“巴比”騙了。原來有人打著“巴比”的旗號四處招商,向有加盟意向的人收取高額的加盟費後,卻不兌現相應的承諾。

性格溫和的劉會平被激怒了,將騙子告上了法庭。一石激起千層浪。上海各大煤體爭先報導.官司打得熱火朝天。劉會平據理力爭,最終取得勝訴。經過鋪天蓋地的“免費廣告”宣傳,“巴比饅頭”在上海幾乎是無人不曉,請求加盟的人也絡繹不絕。

目前,劉會平旗下已經有54家上海加盟店和17家滬外加盟店,下一步他準備把加盟店開到日本去。如果“闖攤”成功,“巴比饅頭”還會走向歐美市場,與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一決高低。

一位專門研究過劉會平的“饅頭經”的經濟學者總結道:“劉會平能把包子賣出品牌,賣出巨額財富,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但在奇蹟的背後不難發現,他的每一次改進,實際上就是吃虧、吃虧、再吃虧,然而,正是他深刻透徹的‘吃虧哲學’,幫他鑄就了今日輝煌的成就。”

在2005年“上海國際多項博覽會上”,“巴比饅頭”獲得兩個金獎、一個特等獎。劉會平也被譽為中國的“饅頭大王”。

摘自《交際與口才》2006/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