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斯·海德·布里爾頓

簡介

劉易斯·海德·布里爾頓(Lewis Hyde Brereton ,1890—1967)二戰時美國陸軍第9航空隊中將。轉戰菲律賓、緬甸,中東和西歐戰場,最後任盟軍第一空降集團軍司令。他是和平時期有才幹的管理者,戰時機制靈活,精力充沛,和英軍上級和下級均能和睦相處,但在克拉克機場和阿納姆的兩次慘敗影響了他聲譽。

生平

在印度的布里爾頓少將在印度的布里爾頓少將
1896年6月21日生於匹茲堡,1911 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後服役海軍。後改任陸軍少尉,在海岸炮兵部隊中服役,又轉入通信兵航空部隊任職,1913 年成為飛行員,1916年在菲律賓美國第2 航空中隊任職,1917年接受進一步飛行訓練後派往法國,1918年指揮第12航空中隊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聖米歇爾大轟炸。戰後在美國駐德占領軍中任參謀。
1919年任駐法國武官,1922年回國任飛行教官,1924年任第2轟炸機大隊司令,與威廉·米切爾上校密切合作,創造俯衝轟炸戰術,在1925年對米切爾的審判中,他擔任辯護人,1928年畢業於指揮與參謀學院,1935年晉升中校,1935年留校任教,1940年晉升戰時準將,第17轟炸機聯隊隊長,1941年7月晉升少將,任駐弗羅里達第3航空隊司令,11月任駐菲律賓的遠東空軍司令,協助麥克阿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冢原二四三的第11航空艦隊空襲克拉克空軍基地,將他的600架飛機的大部分炸毀在機場,他因此遭受指責。後來的4個月中指揮剩下的飛機進行頑強防禦。
1942年3月在印度組建第十航空隊、6月調任駐中東空軍部隊司令,為英國第8集團軍提供空中支援,他所屬飛機的西調被有些戰史學家認為是中國遠征軍第一次緬甸作戰失敗的關鍵原因之一。中東航空隊改組為美國第九航空隊以後。他在1943 年組織並指渾實施大規模空襲羅馬尼亞油田的普洛耶什蒂大轟炸行動。10月義大利投降後,所部調至英國,主持了進攻法國的空中支援計畫。
1944 年4月晉升中將。同年6 月參加諾曼第登入戰役,8 月出任盟國第一空降集團軍司令,英國人博伊·布朗寧是他的副司令,下轄美國空降18軍和英國空降第一軍,參與指揮西歐戰場的空戰,在倒霉的市場花園行動敗給了德國傘兵之父庫特·斯圖登特,再次受到指責。1945年3月23日,指揮盟軍空降部隊實施了代號為“大學代表隊”的空降行動,奪占了韋塞爾附屬檔案的萊茵河橋頭堡。1946年在國家原子能委員會工作,1948 年退役。著有《布里爾頓日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