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敏[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劉小敏[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劉小敏 男,漢族,1959年3月生,湖南桃江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獲法學碩士(政治學專業)學位;1990年至1995年在中共廣州市委黨校工作,任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等職;1995年至2003年在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工作,任宣傳部研究室副主任、調研員、副部長及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等職。2003年至今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工作,任黨組成員、副院長,2006年起擔任人口學專業人口流動與社會變遷研究方向碩士生導師。現在院黨組中分管政治、社會類科研,兼任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社會工作學會會長、廣東省社會科學情報學會會長、廣東省青少年研究協會會長等職。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小敏 男,漢族,1959年3月生,湖南桃江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獲法學碩士(政治學專業)學位;1990年至1995年在中共廣州市委黨校工作,任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等職;1995年至2003年在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工作,任宣傳部研究室副主任、調研員、副部長及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等職。2003年至今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工作,任黨組成員、副院長,2006年起擔任人口學專業人口流動與社會變遷研究方向碩士生導師。現在院黨組中分管政治、社會類科研,兼任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社會工作學會會長、廣東省社會科學情報學會會長、廣東省青少年研究協會會長等職。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主要作品

已出版著作約40部,在《人民日報》、《社會學研究》等報刊發表論文逾百篇,主持完成國家、省相關部門課題多項。有數十項成果獲國際國內獎勵或被《光明日報》、《新華文摘》等文摘及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中國政治》、《外國政治與國際關係》、《精神文明建設》、《倫理學》、《社會學》等全文轉載。

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論文《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價值觀》,發河北《社會科學論壇》1994年第5期,入選中國“八五”優秀科學技術成果;《“入粵民工潮”問題探討》,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1995年第4期,同年獲21世紀的亞洲社會與社會學代表大會優秀論文獎;《評幾種似是而非的企業黨建“新說”》,發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學習研究參考》1995年第6期,被收入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政策研究薈萃》;《和諧社會構想的倫理學探討》發《理論學刊》2005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4期轉載。專著《縣以下層次區劃模式》(與導師張厚安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系國家“七五”重點課題成果;《鄧小平理論在廣東》(參編第一章),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獲中宣部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WTO與中國文化》(與友人李振連合著),廣東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是國內第一部系統地研究這一專題的著作;《廣東人精神叢書》共9本(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會長范英共同主編並撰寫其中第一部《古今鏡像:廣東人精神之經緯》),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的張德江對叢書出版表示祝賀,時任省委副書記的蔡東士和時任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小丹分別為叢書題詞、作序;《流動人口學》(與所帶研究生合著),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版,是國內創建該學科的首部專著,受到業內專家學者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