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強

劉奎強

原煙臺第一職業中專學校校長。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科研工作優秀校長、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優秀教師、山東省中專學校“十傑”校長、煙臺市2003-2006年度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基本信息

簡介

劉奎強,男,1948年11月出生,山東省棲霞市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中學高級教師。1968年7月棲霞一中高中畢業,1996年7月煙臺師範學院中文專業本科畢業。1969年10月參加工作,歷任棲霞三中教師、十六中校長,1987年2月任棲霞教育局副書記、局長、教委主任,1995年3月調至煙臺一職專任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校長。

他圍繞“品德高尚,技能過硬”的育人目標,實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教育教學成績斐然。在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服裝設計、服裝製圖大賽中,學校獲得服裝設計藝術類、實用類、製圖類多個第一;在煙臺市幼師專業教師技能大比武中,學生囊括了全部第一;學校每年有三百多人考入高等職業院校。他牢固樹立“市場導向,能力本位,服務社會”的理念,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訂單培養等多種與企業合作的模式,使學生就業率達到95%。在他的帶領下,煙臺一職先後獲得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教育部重點課題組“優秀示範學校”、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成績

十幾年間,學校在校生由98年的2000餘人增加到4000多人,建築面積由98年的26000平方米增加到29500平方米,電教設備總值由98年的99萬元增加到342萬元,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學校先後獲得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教育部重點課題組“優秀示範學校”、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煙臺市文明單位、煙臺市職業教育教學管理規範化學校、煙臺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煙臺市首屆“明星學校”等榮譽稱號。他本人在教學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先後被國家、省、市等部門授予“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全國教育科研“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組“全國科研工作優秀校長”、山東省優秀教師、山東省中專學校“十傑”校長、煙臺市優秀教師、煙臺“十傑”校長等榮譽稱號;在綜合領域方面碩果纍纍: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全國學生軍事工作先進個人”“煙臺市2003-2006年度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煙臺市優秀人才”煙臺市總工會“煙臺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職教特色

一是突出職教特色,形成管理體系。為加強教職工管理,劉奎強同志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並創造性地開展了“名牌評選”活動,通過全面考核,科學評選出名牌教師、名牌職工、模範班主任、模範班級,並實行重獎,有效地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他又在教職工全員聘任制中實行一年一輪的評聘分開制,對專業技術人員和職工分別按5%的降、落聘比例進行競爭上崗。全員聘任制由於強調了競爭上崗、優勝劣汰,改變了部分人以前那種標準低、要求松、敷衍塞責的工作態度,在校內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一種科學、規範、有效的管理機制已經形成。二是著力教研教改,提高辦學層次。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他先後制定了《教學管理制度》、《教學工作全面管理考核評比細則》等考核辦法,就課堂教學、教學紀律、教案、見習實習等十二個方面制定了準則及評分標準,並開展優質課、教學能手、名牌教師評選活動,設立優秀教案、優秀板書設計等幾個單項獎,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積分管理,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根據社會形勢的發展,劉奎強同志確立了“一手抓高考、一手抓就業”的教學思路,對高考、高職班的學生,側重提高其學習成績,為他們升入高等院校打好基礎。對職專的學生,注重提高專業技能,使其畢業後能夠立足社會,提高了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學校還專門成立教研室,從教學計畫的制定、教材的選定到研究課題的設定都統一協調進行,廣泛吸納先進的教學模式,實現了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改革的突破。近年來,學校卓有成效地承擔了一個國家級、兩個省級教研課題;教師撰寫教學論文平均每年80餘篇,獲省級、國家級科研獎項達12項之多;有29名教師獲省、市級榮譽稱號;學生參賽獲省市級大獎20餘人次。近年來,我校考入各類院校的學生有500多人,升學率達98%。有40餘人先後考入中央美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高等院校。

煙臺市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弘揚特級教師精神,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