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醫

劉太醫

劉太醫出自劉弘章的書《太醫養生寶典》,這本書改版後成為《劉太醫談養生》。系列叢書還出過《病是自家生》、《是藥三分毒》。《劉太醫談養生》其實是講的如何治病。記述了劉弘章的祖先,明代太醫劉純按死於乳腺癌的永樂皇后徐儀華遺囑,以囚試醫的事跡。真正的劉太醫是明代的劉純。由於劉弘章自稱是劉純的後人,也是本書的作者,所以現在說的“劉太醫”就是指“劉弘章”先生。2008年底,劉弘章因為制賣假藥被逮捕。

基本信息

專著

劉太醫 劉太醫

號稱世界第一部以現代醫學研究論證中醫科學性的專著——《Lord Liu Chun’s Secrets of Longevity》(中文譯名《中國太醫養生與現代醫學研究》),2010年6月由美國環球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這是一部以近二十年來世界醫學新發現比照研究中國“劉太醫”養生與治病理論的學術著作。作者伯納教授歷時近五年,深入研究劉太醫療法,跟蹤美、加、中患者的臨床效果,廣泛查閱美國、英國、法國、瑞士、澳洲、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的醫學研究成果,通過對美國哈佛大學、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醫學院、美國國立病理研究所、美國南加州大學癌症綜合研究所、美國華德·休斯醫學院、瑞士Berne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國立癌症所等數十家醫學研究機構相關課題的研究論證,得出驚人結論:劉純,這位中國明朝的太醫,在十五世紀就對包括癌症的多種慢性疾病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慢性病的病理、醫理、藥理的認知和防治方面達到了現代醫學至今仍在探求的水平。劉純以非凡的智慧將慢性疾病歸納為16種症候群,創造出“三分治七分養”的規範化分類防治方法,在遙遠的600年前就遠遠走在現代醫學前面,引領著今天人類健康的大趨勢。

宣傳效果

《生命的疆界》是一部劉太醫“三分治七分養”編撰的採訪調查報告。

作者採訪119人,涉及養生實踐者逾1000人。挽救生命、維護健康、增進家庭幸福,這是一本匯集受訪者生命歷險故事的書。

受訪者病症分別為癌症、B肝、糖尿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尿毒症、心臟病、偏癱、肺氣腫、結石病、橋本式甲減和多種疑難雜症,療效普遍好於醫院的常規治療,明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優勢。

書中有不少人公開了自己的真實姓名和身份,令人感動。

以囚試醫

《劉太醫談養生》

劉純和醫官們經過兩年多的激烈討論,終於參照《內經》的19條病機,把兩千多年來發現的2175個疾病,根據症狀歸納為16個證候群。而在此之前的《普濟方》,收集了1960個論點,2175個疾病,778個證候群,好像是面面俱到的醫學巨作,其實只是問題的羅列,只能讓初學者無所適從;也無法指導臨床工作。

劉純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組織醫官討論確定了16個證候群,這就明確了研究的方向。由於許多人得病之後,都是不想吃飯,結果是自己把自己餓死;因此還要研究如何讓病人想吃飯,以及吃什麼飯的問題。因此,除了16個證候群之外,還要加入升提胃氣和食療兩個問題。這樣算起來,應當是研究18個問題。

本書記錄了這18個問題的研究方法和結論,解釋了三分治七分養的具體方法:治療疾病的基礎是七分養。

七分養具體的方法,就是喝山楂100克廣木香50克為主方的開胃湯提升胃氣,配合以喝肉湯喝果汁吃粗糧不吃細糧油脂的食療方法。三分治是在七分養控制、緩解疾病基礎上的用藥治療。

文章記錄了具體的試驗過程、16種劉家藥物的主要成分,並給出了市場上同仁堂的替代藥物。

在本書中,劉弘章先生提倡“上工治未病”的預防重於治療的思想,並且公布了“養生十條”,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在每天從早到晚的生活過程中,應當吃些什麼,作些什麼。

劉弘章先生告訴我們,“病是自己生!”。慢性病人就是犯了錯誤的人,不改變錯誤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治不好慢性病。劉弘章先生告訴我們如何有針對性地升提胃氣與食療,控制住慢性疾病的發展。自己動手,就可以令人驚奇地治好高血壓、糖尿病、亞健康甚至癌症等各種疑難雜症。

《病是自家生》

《病是自家生》主要闡述了疾病是怎樣造成的。劉純以囚試醫提出了養生之道,並且指出人類存在著20個生活誤區。

《是藥三分毒》

《是藥三分毒》劉純通過以囚試藥,研究了5000多種藥物和食物的毒性和藥性,得出了驚人的結論:中藥不是個大寶庫,而是一個大雜貨鋪,充斥了大量毒藥和無效藥物。

劉太醫把5611味藥材分辯出六大類。其中急毒藥材有132味、慢毒藥材有911味、不入藥材有565味、乏力藥材有3559味、如同藥材有301味、可用藥材有143味;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神秘的太醫黑名單。

許多人把“是藥三分毒”這句話,當成了吃藥中毒是必然的藉口。許多藥廠知道藥物害人之後,就以“是藥三分毒”為自己輕鬆地狡辯;好像你吃了藥就必需中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是藥三分毒”不是這個意思。

那么古人說的,“是藥三分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是明朝永樂太醫劉純在1475年說的,他在《藥治通法補遺》的原話是:“是藥三分毒。唯開胃無毒。蓋開胃者排毒也。”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是他強調在配製中成藥的時候,即便使用的是無毒藥材,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只有開胃的藥材才是無毒的;因此配製任何中成藥,必需加用開胃的藥材。

明白了嗎?劉純所說的藥是指無毒藥材,也就是說,即便是無毒藥材,也具有三分毒性;至於有毒藥材,那根本就不是給人吃的東西,不能稱之為藥。這就像污水不能稱之為自來水,朽木不能稱之為木材,餿飯不能稱之為食物一樣。

為什麼無毒藥材,也具有三分毒性呢?劉純也在《藥治通法補遺》里說過:“藥以去病。非養人也。故人食之不受。謂之三分毒矣。”這就是說,因為藥物不是人體生存必需的空氣、水源、食物,而只是用來克服疾病用的;也正是因為藥物不是人體生存必需的物質,因此必然被人體排斥。而排斥就要發生異常反應,由此而發生的一切排斥反應都稱之為毒性;這就是所謂“是藥三分毒”的道理。

家族沿襲

太祖劉完素

劉家太祖劉完素,字守真,號通玄處士;由於主要生活在河北省河間市,故後世又稱其為劉河間。公元1110年農曆三月十五日,太祖生於河北省肅寧縣的師素村,卒於公元1194年農曆四月七日,享年84歲;是金元時期的著名醫家,為後世所稱金元四大家之首。

他是金朝醫學家,他提出的觀點:“人乃純陽之體。而油脂細糧乃生熱之物。故健者食之病也。病者食之甚也。”也就是說,人類不要吃高脂肪、高澱粉的食物;這個觀點為後世的養生之道奠定了基礎。

他發明的使用沙魚膽治療乳岩、軍功散治療外傷、鐵布衫止痛等方法,使得後世受益無窮。

他的遺訓:“但做好事。莫問前程。”是劉家的座右銘。

有人說,劉完素是病死的;也有人說,劉完素是自殺。錯了,劉完素是死於車禍。因為太祖坐馬車出行,馬受驚之後,他墜車,傷及頭部。其棺材最初埋在河北省河間市的九吉鄉後留守村,公元1311年,為躲避元朝官府追索秘方,其五世孫—劉植,決定舉家南遷;因此河間市至今沒有一個劉家的人。

劉植臨行之時,為了防止元朝官府殘暴地刨墳掘墓,侮辱祖先;他先讓人把太祖的棺材異地深埋,然後才舉家南遷到了湖北省鹹寧市,隱居在丘陵的竹林之中。儘管河間市九吉鄉後留守村有一個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劉完素墓,但是劉家的人並不去朝拜;因為誰也不知道太祖的棺材究竟埋在哪裡。

太祖對於宋朝陳師文等奉旨編撰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頗有研究,但是研究的結論卻是否定。因此太祖通過大量臨床實踐的探索和理論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術觀點。創立了六氣化火之說,治療疾病善於寒涼之品,一改宋朝濫用溫燥藥物之偏弊。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宣明論方》、《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消論》等。

這就是劉純在《藥治通法補遺》里說的:“太祖生於大觀四年三月十五日肅寧。卒於紹熙五年四月七日河間。因馬驚墜車傷顱。其墓初立河間。後於至大四年。元人索方甚急。故老祖觀棋遷墓深埋。舉家南遁於鹹寧。太祖於前賢方論頗有微辭。而令人醒悟之。其功莫大焉。”

也就是說,劉純認為太祖劉完素能夠懷疑書本知識,而讓別人醒悟了,這是太祖的最大功勞。

我們可以想像,當初太祖在河間、保定等地講學,吸引了各地來的醫生聽課,這是為什麼?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指責官方認可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竟然會有問題!

要知道,《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當時,不僅是宋朝的國家藥典,也是金朝的國家藥典。換句話說,誰敢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然而太祖有根有據地批評了,也正是他有根有據地批評,因此才能折服許多當代名醫。當時追隨太祖,拜其為師者甚眾,較為有名的有荊山浮屠、馬宗素、穆子昭、鎦洪、葛雍、董系和張從正等。這些名醫在史書上都有記載,而且對後世都有一定影響。尤其是董系,當時名聞遐邇,經他治療好的病人可以數以萬計,並且受到安國軍節度使程道濟的推崇。還有後來成為金元大家之一,攻邪派的鼻祖張從正,也是劉完素的弟子。以及同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李杲,各是滋陰派、脾胃派的開山,他們是太祖的第三代劉如律的登門弟子,可謂是徒孫了。可見太祖地位之高,影響之大。

因此,不是因為太祖提出了用藥應當寒涼的觀點而受到推崇,否則學生都應當去用寒涼;而是他提出了應當懷疑書本知識。因此才使得學生模仿老師的思想方法,去懷疑老師的書本知識,才創造了攻邪派、滋陰派、脾胃派。

高祖劉純

劉家高祖劉純,字景厚,號養正老人;湖北省鹹寧人。生於公元1363年,卒於公元1489年,享年126歲。

他是劉完素的九世孫,明朝永樂太醫;他奉旨以囚試醫,帶領醫官經過六十六年的努力,總結出一套預防疾病的養生十條,和治療疾病的生飢、食療、心療、體療、節慾、慎用藥的三分治七分養方法;使得後世受益無窮,被明清兩朝太醫院尊為太醫保護神。

他的遺訓:“人無胃氣不治。藥不親嘗不發。”以及“寧可餓死。切勿毒死。寧可傻死。切勿氣死。寧可累死。切勿閒死。”也是劉家的座右銘。劉純是醫史名人,他是劉完素的九世孫,而不是醫道下等、貧困潦倒、壽命短暫的無名醫生。否則一個赤腳醫生怎么會被記錄呢?

請看歷代醫書,包括《中醫各家學說》一書,(北京中醫學院編寫,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年8月出版。)在總論的第三節:各家學說的源流、演變和分析中,依然記載了河間學派的直接師承關係:

劉完素→ ⑴穆子昭 ⑵荊山浮屠→羅知悌→朱震亨→ ⑶馬元素 ⑷董系 ①趙道震 ②趙以德 ③戴思恭→汪機 ④王履 ⑤劉桔泉→劉純

這是因為滿清賢良祠供奉著劉完素,必然要提及他的後代,因為劉完素沒有斷子絕孫。

在以上這個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劉桔泉是劉完素的八世孫;為什麼七歲的劉桔泉不拜他父親為師,而要拜朱震亨為師學醫十年呢?因為古人拜師學藝,有易子而教的習慣。而且劉純是劉桔泉的後人。

劉氏家譜

一個人的列祖列宗包括了始祖、遠祖、太祖、高祖等四個因素。家族精神的傳承,往往比名氣、財富上的傳承來的更加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家族歷經無數次的社會動盪、更迭,戰亂,始終沒有停下腳步,依舊開枝散葉,生生不息的原因。

漢族的姓氏不止百家,其中劉姓是漢族姓氏里排行第四位的姓氏,約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八;然而漢族當中有許多是其他民族歸順的,因此強調列祖列宗而保持家族的血統是非常重要的。

劉姓的始祖是夏朝的劉累;劉累在其繁衍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27個分支家族:彭城、沛郡、弘農、河間、中山、梁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平、東莞、平原、廣陵、臨淮、琅邪、蘭陵、東海、丹陽、宣城、南郡、高陽、高密、尉氏、竟陵、長沙、河南、廣平。

劉弘章家族屬於劉姓的河間分支,遠祖是東漢的劉開;河間分支有兩個,一支是西漢景帝劉啟的第三子河間獻王劉德的後裔,另一支則是東漢章帝劉炟的第六子河間孝王劉開的後裔。

河間孝王劉開在其繁衍過程中,又逐漸形成了許多細支家族,其中就出現了唐代宰相劉仁軌、詩人劉長卿,金代醫學家劉完素,南宋偽齊皇帝劉豫等;劉弘章家族的太祖就是劉完素。劉家嫡傳譜中,始祖劉累、遠祖劉開、太祖劉完素、高祖劉純的關係很明確:

輩次 姓名 甫字 晚號 生年 卒年 享年 職務
始祖 劉累 堯帝第十九代孫 - 公元前 19世紀 夏朝中期 - 夏帝孔甲的飼養員
遠祖 劉開 東漢章帝第六子 - 公元 76 公元132 56 河間孝王
太祖 劉完素 守真 通玄處士 1110 1194 84 中國金元四大醫學家之首
1 劉譽 奉先 白衣處士 1139 1226 87 私人行醫
2 劉前 如律 雲月處士 1168 1253 85 私人行醫
3 劉珏 春化 陵野處士 1197 1289 92 私人行醫
4 劉鎮 守信 竹林處士 1225 1320 95 私人行醫
5 劉植 觀琪 鹹寧處士 1251 1343 92 私人行醫
6 劉淮 親知 泉水處士 1286 1375 89 私人行醫
7 劉炯 良友 風雨老人 1315 1413 98 元末朱元璋起義軍醫官
8 劉埔 桔泉 素齋老人 1341 1442 101 明朝洪武太醫院院使
高祖 劉純 景厚 養正老人 1363 1489 126 明朝世襲安亭侯、永樂太醫
10 劉憬 東之 詠梅老人 1381 1496 115 明朝正統太醫院院判
11 劉宇 志大 靜齋老人 1404 1495 91 明朝成化山西按察司副使
12 劉謂 文泰 松泉老人 1436 1527 91 明朝弘治太醫
13 劉刊 允和 聖泉老人 1463 1549 86 明朝嘉靖太醫
14 劉琅 雲生 恆庵老人 1489 1579 90 明朝嘉靖太醫院吏目
15 劉鎰 繼予 默生老人 1513 1597 84 明朝隆慶太醫院生藥庫大使
16 劉檣 念祖 茂林老人 1539 1631 92 明萬曆太醫院惠民藥局副使
17 劉沰 廣明 可久老人 1562 1669 107 明朝天啟太醫院院使
18 劉燁 若金 立方老人 1590 1681 91 明朝天啟刑部尚書
19 劉墒 文德 慎言處士 1619 1708 89 宮藥局總管
20 劉允生 寶慶 —— 1641 1678 37 宮藥局總管
21 劉高普 開耀 隨安處士 1659 1750 91 宮藥局總管
22 劉相賢 永昌 榮衛處士 1692 1784 92 宮藥局總管
23 劉良玉 建存 寬中老人 1712 1803 91 清朝乾隆太醫
24 劉見巽 天錫 風雲處士 1736 1807 71 宮藥局總管
25 劉佑堂 延平 調元處士 1761 1842 81 宮藥局總管
26 劉厚如 玉衡 斗米處士 1782 1873 91 宮藥局總管
27 劉由衛 燕寧 無憂處士 1803 1903 100 宮藥局總管
28 劉啟後 海山 鐵獅老人 1825 1911 86 清朝鹹豐太醫
29 劉璇璣 易之 直沽老人 1851 1939 88 清朝同治太醫
30 劉連仲 智祥 —— 1873 1941 68 中華民國總統府侍從醫官長
31 劉鳳池 同宣 —— 1897 1948 51 中華民國總統府侍從醫官
32 劉世奎 公台 —— 1922 1991 69 香港劉家藥行總監
33 劉弘章 金星   1946    香港辦事處總監
34 劉浡 且超   1977    斯里蘭卡劉家藥行董事

劉姓的堂號是御龍氏,劉字是戰斧的意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