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鈞[原江蘇省副省長]

劉國鈞[原江蘇省副省長]

劉國鈞(1887年4月2日-1978年3月8日),原名金生,江蘇靖江人,著名企業家,曾任江蘇省副省長。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右四為劉國鈞右四為劉國鈞

1901年,15歲隨同鄰居到常州西門外奔牛鎮劉吉升京貨店學徒。

1908年,劉國鈞與17歲的同鄉鞠秀結婚。

1909年,劉國鈞在奔牛鎮與人合開和豐京貨店。

1915年,劉國鈞投資一萬元與蔣盤發、劉寶森等人合資,在常州建立一百台木機的大輪機器織布廠。

1918年春,劉國鈞收回大綸投資,獨資創辦了廣益布廠,開工不到一年就盈利三千餘元,此後也年年獲利。

1922年,又建了廣益二廠,成為當時常州最大的布廠。

1927到1930年間,為適應市場需要,劉國鈞將廣益廠、廣益二廠合併,又與滬、常友人集股,接盤大綸久記紡織廠,改名大成紡織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1933年春,劉國鈞將獨資經辦的廣益布廠併入大成紡織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定名為大成二廠。

1934年春,劉國鈞重金聘請日本割絨工人來華傳授割絨和磨刀技術。兩三年間,開創了中國民族紡織工業中最早生產絲絨燈心絨成功的先例。

1937年9月,大成二廠毀於日機轟炸,他為半生心血橫遭戰禍而潸然淚下。大成公司員工分散在漢口上海、常州三處慘澹經營。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訊息傳來,他隨即趕回上海,籌集大成復廠需要的物資,使常州三個廠在短期內恢復了生產。經過兩年的努力,庫存原棉、機物料、成品、流動資金均超過戰前水平。

1950年春,劉國鈞將香港東南紡織有限公司交給漢堃、漢棟,偕夫人回到內地,隨即去北京會晤黃炎培,受到中央領導同志接見。

1951年,中國民主建國會在蘇南地區籌建地方組織,劉國鈞負責常州市的籌備工作。六月,民建常州市委會成立。同年他建議創辦常州紡織工業學院,培養人才。在抗美援朝運動中,大成共捐獻五十億元,劉國鈞個人捐獻二億六千五百萬元,並主動將留存於上海、香港的毛紡工業獻給國家。

1954年4月,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大成紡織印染公司公私合營,成為江蘇地區第一批實行公私合營的企業。劉國鈞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1953年第一屆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劉國鈞當選為省人民代表。

1954年4月,劉國鈞當選為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委員。

1954年9月起,劉國鈞先後被選為全國人大一至五屆人民代表;全國政協五屆委員;江蘇省人大一至五屆人民代表;江蘇省政協一、二、三屆常務委員和四屆副主席。

1956年,江蘇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劉國鈞當選為江蘇省副省長,遂由常州遷居南京。

1959年6月,在江蘇省工商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劉國鈞當選為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主任委員,並任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蘇省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1960年2月,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三屆代表大會上,劉國鈞當選為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委員。

1960年劉國鈞出資購回一百二十萬港幣的肥料和十台東風牌手扶拖拉機支援家鄉農業生產,動員子女調進外匯三十五萬元參加華僑投資公司支援國家建設,並多次向江蘇省和常州市建議創辦無梭紡織布廠和其他新興項目。

1969年底,劉國鈞當選為全國第四屆人民代表。

1973年,領導為劉國鈞安排了梅園新村新居,並請劉國鈞參與社會活動。

1977年12月,劉國鈞當選為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和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1978年1月29日晨,劉國鈞因坐椅脫空,股脛骨折斷,送南京工人醫院治療。終因並發肺炎搶救無效,於3月8日晨6時逝世,享年91歲。

紀念

故居

劉國鈞故居劉國鈞故居

劉國鈞故居座落在生祠鎮,與岳王廟相鄰。舊居的牆上掛著一條幅:“問我平生少時苦,一生學費錢八百。日食三餐元麥糊,夜臥一張竹編床。半生事業萬人功,富就安樂不忘貧。”

步出舊居,穿過前院迴廊便進入意為“敬業修身”的“敬修堂”。

敬修堂,穿過樹影婆娑的迴廊向前,便到了善余廳。客廳正中懸掛著“人老心不老,永遠跟黨跑”字聯,是依照他的手跡而寫,非常醒目。此廳得名於民國年間劉國鈞先生曾在家鄉創辦善余染織廠,“善余”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從善余廳步出到廳園,園內春蘭秋桂,綠意蔥蘢,花紅飄香,劉國鈞先生後人栽種的香櫞樹一年四季鬱鬱蔥蔥,高枝觸檐,兩株白玉蘭煞是惹眼,生長茂盛,樹冠直指蒼穹。

陳列室東行數十米,便是新世紀落成不久的“國鈞堂”。國鈞堂正中置著重18噸,高3.5米的劉國鈞先生漢白玉雕坐像,其慈眉善目,溫和友善,正眺望著他終生思念熱愛的故土。

劉國鈞中學

靖江市劉國鈞中學靖江市劉國鈞中學

靖江市劉國鈞中學是以劉國均先生命名的一座學校,座落在生祠鎮西街思中路20號,占地63511平方米,學校現有35個班,在校學生3800多名。教職工300多名,高、中級職稱教師83人,研究生12人。

1948年9月,“靖江中學”在侯河區的普濟庵誕生,1949年春改名為“蘇北靖江聯合中學”。1950年遷至現在所在地,改名為“蘇北生祠初級中學”;1952年改名為“靖江縣生祠初級中學”;1958年增設高中班,更名為“靖江縣生祠中學”。2001年5月被江蘇省教育廳確認為省級重點高中,2002年5月經市政府同意,省教育廳批准更名為“靖江市劉國鈞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