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民

劉哲民(1920年—)原名劉秉寬,河南省淇縣稻莊人。1936年在洛陽省立第四師範讀書,1937年奔赴延安考入抗日大學。新中國建立後,劉哲民先後任貴陽專署專員、貴州省工程廳廳長、國家水利部基本建設總局局長、水電部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人等職。

基本信息

幼年

幼時讀私塾,1935年在縣國中畢業,1936年在洛陽省立第四師範讀書,1937年奔赴延安考入抗日大學,此間,多次聽過毛澤東、周恩來、陳雲等革命家的講演,加入民族解放先鋒隊(共青團前身)和中國共產黨。

革命生涯

1938年8月,抗大畢業後,被分配到八路軍六十六團政治處任民運股幹事,曾秘密回到敵占區稻莊家鄉進行抗日活動。1941年3月,他化裝成商人,經過日軍封鎖的平漢鐵路,進入國民黨占領的汲縣小店河村,以楊得志司令員機要秘書的身份,接通了八路軍冀魯豫軍區與國民黨新五軍團長王天祥的聯繫,為王天祥率部起義打好了基礎。為協助地下黨員李先賢搞好工作,劉哲民將姐夫譚賀庭介紹與李相識,並在其家設了秘密據點。同時建立了東起內黃,經濬縣大碾、淇縣南關到汲縣塔崗村,總長160餘里的中共紅色地下交通線。1943年5月,劉哲發調太行軍區新一旅,7月12日,中共太行七地委在淇縣山區桃胡泉建立淇縣抗日民主政府,劉哲民當選為首任縣長。

建設新中國

新中國建立後,劉哲民先後任貴陽專署專員、省工程廳廳長、國家水利部基本建設總局局長、水電部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人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