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義

劉光義(929—987),涿州范陽人,後漢樞密使郭威鎮守鄴都時,劉光義入麾下,後周太祖時,任至侍衛司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宋太宗即位後賜名廷讓。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光義(929—987),宋太宗即位後賜名廷讓。北宋重要將領。
祖籍涿州范陽(今河北涿州),曾祖劉仁恭,唐盧龍軍(幽州,今北京)節度使,唐末割據者;祖劉守文,為唐橫海軍(滄州,今河北滄州東南)節度使,為弟劉守光所殺,父劉延進攜家避難南逃。後漢樞密使郭威鎮守鄴都時,劉光義入麾下,後周太祖時,任至侍衛司龍捷右廂都指揮使。

英勇善戰

宋建隆元年(960)三月,從征潞州李筠時任行營先鋒使。次年升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寧江軍(夔州,時為後蜀轄區)節度使。乾德二年(964)四月,率軍赴潞州守邊以防北漢侵擾。同年十一月,宋軍進攻後蜀,王全斌任西川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率主力從陝西南下;劉光義任副都部署與都監曹彬率步騎2萬,自歸州(今湖北興山南)沿長江西上,在距夔州30里處舍舟登入,先奪城東過江浮橋,然後乘舟而上,一舉攻占江防重鎮夔州,擊破後蜀川東防禦體系的樞紐。劉光義軍紀嚴明,後蜀萬(今重慶萬縣)、施(今湖北恩施)、開(今重慶開縣)、忠(今忠縣)四州刺史皆迎降,劉光義軍遂迅速占領峽中的所有州縣。乾德三年正月,劉光義率軍西進至遂州(今四川遂寧),後蜀遂州知州迎降。此時,宋軍北路王全斌軍已進至成都附近,後蜀降。
同年三月,後蜀降將全師雄叛亂,迅速占領川西除成都以外的許多州縣,全師雄叛軍至成都西北新繁,劉光義率部擊敗全師雄,俘萬餘人。同年十二月宋軍平定全師雄。次年正月,劉光義以功改領鎮安軍節度使。開寶六年(973),劉光義被罷軍職,出為鎮寧軍節度使。
開寶九年(太平興國元年)十月,皇弟趙光義奪位,是為宋太宗。劉光義因與趙光義同名,被賜名廷(一作庭)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