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草

剪草

剪草,中藥名。為金粟蘭科植物絲穗金粟蘭Chloranthus fortunei(A.Gray)Solms-Lamb.的全草或根。分布於華東、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具有祛風活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癤癬疥,毒蛇咬傷。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全草或根。

性味

味辛、苦,性平。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祛風活血,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癤癬疥,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根3-6g。外用:鮮全草適量,搗敷。

禁忌

內服不可過量,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夏季採集,除去雜質,洗淨,曬乾。

植物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根莖粗短,密生多數細長鬚根。莖直立,單生或數個叢生,下部節上對生2片鱗狀葉。葉對生,一般4片生於莖上部;葉柄長1-1.5cm;鱗狀葉三角形;托葉鑽形;葉片紙質,寬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1cm,寬3-7cm,先端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鋸齒,齒尖有一腺體,近基部全緣。穗狀花序單一,頂生,連總花梗長4-6cm;苞片倒卵形,通常2-3齒裂;花白色;雄蕊3,藥隔基部合生,著生於子房上部外側,中央藥隔具1個2室的花葯,兩側藥隔各具1個1室的花葯,藥隔伸長成絲狀,長1-1.9cm,藥室在藥隔的基部;子房倒卵形,無花柱。核果球形,有縱條紋。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山坡林下陰濕處或草叢中。分布於華東及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

藥材性狀

根莖呈團塊狀,節間較密。鬚根細長彎曲,直徑0.5-1.5mm;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具明顯縱皺紋,有支根痕;質脆易斷,皮部易與本部剝離而露出木心。莖具縱棱;表面淺棕色;節處棕黑色,具殘存托葉,節間長4-10cm。葉對生,莖頂兩對密集,常似4葉輪生;葉皺縮,展平後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10cm,寬2.5-6cm,邊緣具圓鋸齒,灰綠色;葉柄長0.5-1.5cm。有的可見單一頂生的穗狀花序(或果序)。氣香,味苦、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