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學說史

剩餘價值學說史

本書原是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恩格斯後來曾計畫把它編成《資本論》第四卷,但最後考茨基以《剩餘價值學說史》為書名編成出版時,成為與《資本論》一樣包含三卷的偉大著作。其中,第一卷論述剩餘價值學說的起源至亞當斯密;第二卷論述里嘉圖;第三卷論述由里嘉圖至庸俗經濟學。本書是《資本論》的續作,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譯者郭大力(1905~1976),著名經濟學家、翻譯家。歷任三聯書店副總編輯、中共中央黨校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等,翻譯了大量的在影響的經濟類著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剩餘價值學說史

《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套裝全三冊)》依據原著者馬克思原來的計畫是《資本論》第三卷。恩格斯後來曾計畫把它編成《資本論》第四卷。最後考茨基《剩餘價值學說史》為書名編成出版時,是和《資本論》一樣包含三巨卷。第一卷論述剩餘價值學說的起源至亞當斯密;第二卷論述里嘉圖;第三卷論述由里嘉圖至庸俗經濟學。但它不只是一部學說史。適當的評價:應視為《資本論》的不可缺少的續篇。《資本論》考察的根本問題,是剩餘價值的性質,它的起源,和它的諸特殊形態。《剩餘價值學說史》考察的根本問題,也是這些。必須有後者,《資本論》才算完整。對於已經熟悉了《資本論》的人,用《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套裝全三冊)》來補充,才能把它的思想內容最深刻地採取出來。因之,《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套裝全三冊)》譯者,在譯完前書後,又據考茨基原版,將《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套裝全三冊)》譯成中文。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郭大力(1905~1976),著名經濟學家、翻譯家。江西南康人。早期曾在廣東文理學院、廈門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三聯書店副總編輯、中共中央黨校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等。在上世紀30年代,他與王亞南合譯了《經濟學及賦稅之原理》、《國富論》、《資本論》等經濟學著作,獨自翻譯了《人口原理》、《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理論》、《剩餘價值學說史》等。

編輯推薦

《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套裝全三冊)》依照馬克思原來的計畫是《資本論》第三卷;恩格斯後來曾計畫把它編成《資本論》第四卷;最後考茨基以《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套裝全三冊)》名編成出版。

圖書目錄

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第一卷

編者序

第一篇重農主義派:其先驅和同時人

Ⅰ.威廉·配第爵士

Ⅱ.達芬南

Ⅲ.諾芝和洛克

Ⅳ.休謨和馬希

Ⅴ.傑姆士·斯杜亞爵

Ⅵ.重農主義體系的一般性質

Ⅶ.杜爾閣

Ⅷ.白奧勒第和維利

Ⅸ.亞當斯密的重農主義見解:他的翻譯者加尼爾

Ⅹ.希馬爾茲和布亞伯爵

Ⅺ.英國一位重農主義者

ⅩⅡ.訥克爾

ⅩⅢ.林格

ⅩⅣ.魁奈“經濟表”中論到的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與流通

附錄“經濟表”

A.表內的前兩個流通行為

B.土地所有者與租地農業家間的流通

C.最後的諸流通行為

D.資本家與勞動者間的流通

E.流通所必要的貨幣量

F.由工資墊支在前商品售賣在後這一件事來說明資本利潤

第二篇亞當斯密和生產勞動的概念

Ⅰ.價值由勞動決定

Ⅱ.剩餘價值的起源

A.利潤

B.地租

C.資本利息

D.課稅

E.斯密勝過重農主義派的地方

F.多量勞動與少量勞動的交換

G.剩餘價值和利潤的混同

Ⅲ.資本和土地所有權被認為是價值的源泉

Ⅳ.價格被分解為工資利潤和地租

A.亞當斯密的意見

B.別一些著作家關於這個問題的意見

附錄

A.全部資本分解為工資和利潤這個問題的研究:第一設問

B.這個問題的進一步的研究:第二設問

C.資本與資本間的交換及價值變動在這上面的影響

D.所得和資本的交換

Ⅴ.生產的與不生產的勞動

A生產勞動被定義為生產資本的勞動

B.生產勞動被定義為生產商品的勞動

C.斯密的定義所引起的論戰

D.亞當斯密之前及其後關於生產勞動的幾種見解

1.牧師

2.商人和零售業者

3.律師醫生官吏等等

4.待救濟貧民和無業者(supernumeraries)

E.加尼爾

F.甘尼爾

G.甘尼爾和里嘉圖論總所得和純所得

H.弗里爾:亞當斯密的資本蓄積觀:生產勞動的新定義

I.洛竇德爾和薩伊

J.特斯杜·德·托拉西:利潤的發生

K.斯托齊:精神的生產

L.西尼耳

M.洛西

N.查爾麥斯和斯密的幾種見解

附錄生產勞動的概念

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第二卷

編者序

第一篇剩餘價值與利潤

I.里嘉圖著作的概述

Ⅱ.里嘉圖的利潤學說

A.里嘉圖對於價值的說明

B.里嘉圖關於利潤利潤率生產價格等等的說明

c.生產價格與市場價格

a.里嘉圖的見解

b.斯密論生產價格和市場價格

Ⅲ.里嘉圖的剩餘價值論

A.剩餘價值與利潤

B.勞動量和勞動的價值

c.勞動力的價值與勞動的價值

D.剩餘價值

E.相對剩餘價值

……

第二篇地租

第三篇資本蓄積與恐慌

第四雜述

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第三卷

編者序

第一篇馬爾薩斯

I.價值與剩餘價值

Ⅱ.可變資本與蓄積

Ⅲ.過剩生產與過剩消費

Ⅳ.“研究”的著作者

V.“大綱”的著作者

第二篇里嘉圖學派的解體

I.托倫斯

Ⅱ.詹姆士·穆勒

A.剩餘價值與利潤

B.工資

C.需要,供給,過剩生產

D.普累服

……

第三篇建立在里嘉圖理論基礎上的反對論

第四篇喬治·蘭塞

第五篇舍爾彪利埃

第六篇里查德·瓊斯

第七篇利潤,利息與庸俗經濟學

譯者跋

……

文摘

Ⅰ.威廉·配第爵士

[近世經濟學的建立者,威廉·配第爵士(SirWilliamPetty),是最有天才最有創見的經濟舉研究者之一。

其所著《稅課論》倫敦l662年——這裡是引用該書1679年版——有許多文句,是說明剩]余價值的起源和量計的。那些文句,雖然有一點雜亂,但在這一切散亂的文句中,很可以尋出他的主要思想來。

配第分別了自然價格和政治價格即“真的市場價格”(thetruepricecurrant),(第66頁,67頁)。他所謂自然價格,實際就是指價值,我們在這裡,也就只論到這個;因為剩餘價值的決定,就是依存於價值的決定。

在這個論著內,他實際是由商品包含的勞動的比較量,決定商品的價值。

“但我們在詳論租金(Rente)以前,我們必須嘗試把它的秘密的性質拿來說明,而在這樣說明時,我們不僅要就土地和房屋來說,並且要就貨幣來說。貨幣的租金,便是我們叫做利息(usury)的。”(前書第23頁)

這裡所論的,是現象的基礎,不是現象自身。

“這就是價值比較和量計的基礎。但我承認,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在這上面發展起來的上層建築,是極錯綜,極複雜的。”(第25頁)。

先要問,什麼是一個商品的價值呢?

“假設有一個人,他從秘魯地里取得一盎斯銀帶到倫敦來所費的時間,恰好和他生產一蒲式耳小麥所要的時間相等,前者便成了後者的自然價格。現在假設有新的更豐饒的礦坑發現了,以致二盎斯銀的獲得,和以前一盎斯銀的獲得,是同樣便易,則在其他情形相等的情形下,現在小麥一蒲式耳10先令的價格,和以前一蒲式耳5先令的價格,是一樣便宜。”(第31頁)

“我們假設,一蒲式耳小麥的生產和一盎斯銀的生產,需要相等的勞動。”(第67頁)

最先,這就是“商品價格所依以決定的現實的非幻想的方法”。(第67頁)

第二點,我們要研究的,是勞動的價值。

“法律(指法定的工資率——K.)要使勞動者剛好有生活的資料;如果加倍了,他就只做了他能夠做或者說本來會做的勞動的一半;這就表示,社會已經損失這許多勞動。”(第64頁)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如果他勞動6小時,就得到6小時的價值,他所受得的,和現在比較起來,就倍加了。因為現在他[勞動12小時]共得6小時的價值。這樣,他就會只勞動6小時了。

所以勞動的價值,是由必要生活資料決定的。勞動者所以必須生產剩餘價值,供給剩餘勞動,不過因為有人強迫他,利用他的全部可以利用的勞動力,但使其所獲,剛好夠維持他自己的生存。但他的勞動的貴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