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彩開光龍鳳紋碗

剔彩開光龍鳳紋碗

簡介剔彩開光龍鳳紋碗,清乾隆,高7cm, 碗口緣開光內裝飾瓔珞紋,外壁有六個圓形開光,內分雕彩漆三龍三鳳,鳳在左,龍在右,兩兩相對。 相關資料乾隆剔彩開光龍鳳紋碗系仿照明嘉靖朝的同類器製作而成。

簡介


剔彩開光龍鳳紋碗,清乾隆,高7cm, 口徑15cm。

工藝特色

碗敞口,斜腹,平底,圈足。自下而上依次髹紅、綠、黃、綠、紅五層漆。碗口緣開光內裝飾瓔珞紋,外壁有六個圓形開光,內分雕彩漆三龍三鳳,鳳在左,龍在右,兩兩相對。其中,一條龍為身體髹綠漆,背脊鬃毛髹紅漆;一條龍系身體髹紅漆,鬃毛髹綠漆;一條龍則屬身體髹黃漆,鬃毛髹綠漆。與之對應的三隻鳳或為立體,或為臥體俯首,或為臥體仰首,造型各異。三組開光呈順時針排列。開光外裝飾黃色菱格錦紋,上壓銀錠、圓錢、珊瑚如意、方勝等雜寶紋,近足處為一周仰蓮紋,圈足外壁雕紅漆勾連雷紋。碗裡、足內均髹素黑漆,外底正中刀刻填金“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書款。

相關資料

乾隆剔彩開光龍鳳紋碗系仿照明嘉靖朝的同類器製作而成。根據《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載,清宮收藏嘉靖款剔彩開光龍鳳紋碗三件(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一件),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九月傳旨,將此三件發往蘇州,碗裡另漆素黑漆,碗外不必動。再照樣成做四件,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方款。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另漆黑漆里的兩件嘉靖款龍鳳紋碗做得先行送京,七月配得木座,交淳化軒。次年乾隆皇帝專門為此碗創作《詠嘉靖雕漆碗》詩,詩中讚美其“刻鏤盡精奇”,儘管器表有斷紋,但能完整地保存下來已經殊屬不易。這恐怕就是乾隆命令蘇州另漆黑漆里的一個重要原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初,蘇州織造將歷時一年多仿製成功的四件乾隆款剔彩開光龍鳳紋碗(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三件)、一件做樣的嘉靖款碗送到京城,皇帝看後想必比較滿意,因而新做碗放到自己經常光顧的乾清宮和寧壽宮,以便隨時把玩。做樣碗配香幾座,在寧壽宮(今珍寶館)景祺閣換擺。
從實物來看,乾隆仿品的漆層較嘉靖碗略厚,朱漆色澤純正,黃色菱格錦紋相對較小。圓形開光內雖同為三龍三鳳兩兩相對,但嘉靖碗的三組開光則依次呈逆時針排列。嘉靖剔彩龍鳳紋碗儘管刀工不及仿品細膩,但究屬“原創”,圖案線條似乎更為活潑、流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