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鋒農場中學

前鋒農場中學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尤其是快速發展時期,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迄今為止,學校的面積規模很大,總占地面積達6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180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及完善的基礎設施。

基本信息

簡介

學校設有24個教學班,有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各一棟,學生食堂2所;綜合一體樓設有省級一類標準的電教室、語音室、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及多功能廳;體育設施有標準的400米跑道,田徑運動場,規模相當的籃球場、排球場和足球場地,且音樂室、美術室、勞技室、學生閱覽室也在逐步完善中。環境的日新月異的變化,也促進了人精神方面的追求。2000年由校長馬昌君和王平作詞寫了前鋒中學的校歌《前鋒是一面旗》,歌詞內容是:“”。慷慨激昂的歌聲鼓舞著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民族精神和不怕吃苦勇於拼博頑強的北大荒精神。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2005年8月1日,三江教委決定將前鋒與二道河合併。並校又給前鋒的教育帶來了一些困難,但是前鋒中學領導並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前鋒中學有一個夯實創新的領導班子,校長室一班人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學習並實踐“三個代表”的思想,為學校的事業發展不懈地努力。他們清正廉潔、為人正派;他們虛心好學,不斷進步;他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在校長的帶領下,學校的各項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年年跨上新的台階。畢業班的升學率年年攀升,由原來的幾人升至50幾人,一躍成為分局的佼佼者。前鋒中學獨樹一幟的辦學特色,德育工作,以善為本;教學工作,以真立足;創設情境,以美育人。以人為本,真誠合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新課程的推進,對教師又提出了新的挑戰。即使你是很優秀的教師,為了適應新課程的推進,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全面實施新課程,也急需進行培訓。社會、家長、學生會用新的教育觀點去評價教師。過去被認為是好教師,現在看來未必是好教師;被認為是好教師,將來也未必是好教師。因此,我們的教師要對自己的信念系統予以反思,對已形成的教育理念、教學知識的信念、對待學生的信念以及自身能力和自我發展的信念等予以檢核、評價,轉變那些不正確並對教學實踐產生消極作用的信念。這需要我們的教師有智慧、能力、勇氣和毅力,需要教師具有強烈的職業發展動機,尤其是對教育事業和學生執著的“愛”。
為了實現教師的這一轉變,讓教可持續地發展,學校幫助教師提供場所、搭設舞台。從而提出我們的構思――創辦“教師發展學校”,開闢校本培訓之新路。前鋒中學正本著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新理念,勾勒著更美好的藍圖

長遠發展規劃

一、學校的發展基礎
前鋒中學始建於1978年,地處三江平原東部,是在改革中不斷發展的一所普通中學。學校設有24個教學班,963學生。教職工67人,專職教師60人,其中高級教師8人、一級教師23人,教師學歷100%達標。學校總占地面積6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180平方米。有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各一棟,學生食堂2所,設有電教室、語音室、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及多功能廳,均達省級一類標準;學校內部管理科學,有著文明勤奮、團結創新的校風,有著為人師表、關愛學生、嚴謹治學、博採眾長的教風,有著多思、多問、勤學、會學的學風;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一切服從於學生髮展的需要,一切立足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本著“全面發展、學有所長、辦有特色”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德育工作為首,教學工作為主,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統籌兼顧,互相滲透,辦學水平正日趨提高。
二、學校的發展優勢
1、學校有一支結構合理、團結合作的領導班子隊伍
首先在上級領導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隨著自然減員和工作調動的因素,學校領導班子正逐步調整,注入了新鮮血液,增強了活力和凝聚力,其結構也更趨合理。其二,發揮了班子的整體合力,注重班子內部的溝通,每周五上午的班子會議按時定期召開,通過反饋交流統一認識,為階段性工作落實提供組織保證,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其三,每位班子成員都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各司其職,既分工又合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能創造性地完成本職工作,深入教學一線,在工作實踐中樹立了良好的領導威信,自身的理論與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學校工作事事有人做,處處有人管,抓得實,處得宜,在全校師生心目中確立了一個堅強團結的領導集體。
2、學校有一群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教師的素質。學校注重教師的師德教育和學歷教育,幾年來堅持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函授培訓和自學考試。現教師中本科學歷25人,專科學歷35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總局級優秀教師6人,分局級優秀教師9人,分局級四項全能教師3人。學校教師整體科研能力較強,有國家極優秀實驗教師3人,總局級優秀課題實驗教師19人,教師獲得各項各類科研成果總計120餘項。
3、學校有一個朝氣蓬勃、勤奮好學的學生集體
學校堅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為目標,以“關心幫助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同學”為抓手,全面開展有好團支部工作和學生會工作,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與情操,增強學生做文明人的意識,在實踐活動中自主地發展,健康在成長。幾年來,我們有考入同濟大學的康萍同學、南開大學的王守風同學、哈工大的郭德文同學、清華大學的於野同學等,這些學子都是前鋒人的驕傲。
4、學校有一批業務精強、積極進取的中青年骨幹教師
學校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客觀公正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狠抓教學過程的常規管理,營造教研氛圍,積極開展“老帶新”活動,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從教育理論到新課標、新教材、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手段、教學案例、探究合作等多層次培訓,形成自已的教學特色。
5、學校有一股自主探究、發展特長的文化氣息
在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建設一個環境優美、文化氣息濃厚的學習場所是全校師生的共同夢想。學校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年年都開展藝術節、體育運動全,使學校呈現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幾年來,學校辦學成果顯著,先後獲得國家級課題先進實驗學校、省級實驗課題先進校、總局級綠色學校、分局教育先進單位、分局課改先進單位、分局級科研科普先進單位、分局文明單位、分局先進團支部、分局紅旗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學校存在的問題

1、學校硬體設施尚未達到標準化。學校在通過示範化驗收之後,校區面貌已經煥然一新,但由於教學樓與實驗樓南北相隔,給教學管理與安全管理都帶來許多不便。再加上學校原有基礎落後,投資經費額度受到制約,與現代化教學要求不相適應。
2、學校目標管理過程尚未完善。學校雖然每學年、每學期各條線都制定了工作目標和計畫,但學校對全體教職員工缺乏目標教育與宣傳,部分教師在實施計畫過程中缺乏高度的責任感,領導管理中也缺乏及時對全體教師目標達成度監控與反饋。學校每學期、每學年末學校對教師教育教學成果等內容的測評還缺乏科學性。
3、教師們課改理念新,但教育方式、手段還比較落後。教師由於受長期陳舊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教學上往往下死功夫,花笨力氣,特別是部分中老年教師教學方式保守,不願放開,很難勝任新課程的教學。
4、學校特色教育尚未走上軌道。學校在德育特色建設上,創建了“德育六大基地”、“學生十佳明星榜”、“值周班長輪流制”等,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還未形成一定的規模,有的項目離特色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
5、教職工的福利待遇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偏低。我校勉強能保證教職員工的基本福利待遇,每學年的考核獎勵都非常低,與其他地區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確定了如下的辦學目標。

學校的發展目標

1、學校總的辦學目標:經過我們的努力奮鬥,使學校辦學水平達到建三江分局一類學校,並在通過總局示範化驗收後,向爭創省級示範化學校作出努力。
2、學校總的培養目標: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全面發展、學有所長、辦有特色”的優秀學生,為每一位學生的成功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學校發展階段目標:
(1)等級達標:爭創學校辦學水平總局級一類學校;
(2)文明單位:爭創總局級文明單位;
(3)校園綠化:爭創省級綠色學校;
(4)師資管理:爭取專任教師本科學歷達標率100%;
(5)德育管理:通過淨化、綠化、美化校園,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精神環境;繁榮校園文化,塑造師生完美人格;加強人文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使校園文明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最終創建省級示範校創造條件。
(6)教學管理:創建優秀教研組,達到教學常規管理先進校的標準,爭取有新的課題能在省級立項並開展實施。
(7)特色教育:積極探索“班級文化”德育模式,開展“班班有主題,班班創特色”的班級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堅持開展“校園藝術節”活動,使此項活動能夠持續、規範的開展起來;在校園裡繼續開展“德育六大基地”教育,開創學校德育工作一大特色。
五、學校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與策略
1、指導思想: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線;以全面開展教育創新為動力;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和改進教育方法為重點;以實現示範化學校為目標,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團結拼搏,真抓實幹,與時俱進,開創學校工作新局面。
2、原則:用正確的思想引導人;憑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競爭的機制激勵人;靠科學的管理規範人。
3、實施策略:
(1)堅持不懈地進行教育方法的改革,切實轉變教師陳舊的教育觀念。
(2)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以教師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
(3)最佳化育人環境,力求讓每個受教育者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滿足人民人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求,使學校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