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阿姆河之鄉

內容介紹一九三三年,羅伯特?拜倫展開了一場追尋伊斯蘭教建築起源的旅行。 拜倫激發了無數旅行者和作家的靈感,本書不僅是提供娛樂的遊記,還是對中東地區建築珍寶的可貴記錄。 一九三三年出版《先訪俄羅斯,再入西藏》,從此奠定了旅行家及文明鑑賞家的聲譽。

內容介紹

一九三三年,羅伯特?拜倫展開了一場追尋伊斯蘭教建築起源的旅行。他從維也納出發,友伴克里斯多夫在賽普勒斯加入,接著他們踏上穿越中東之旅,行經貝魯特、耶路撒冷、巴格達和德黑蘭,最後抵達奧克西安納,也就是形成阿富汗和俄國部分邊界的阿姆河的發源地。拜倫激發了無數旅行者和作家的靈感,本書不僅是提供娛樂的遊記,還是對中東地區建築珍寶的可貴記錄。

作者介紹

羅伯特?拜倫
Robert Byron,1905-1941
英國旅行家、作家、藝術史家,就讀於伊頓公學及牛津梅頓學院。在牛津求學期間,他是率先蒐集維多利亞文物的收藏家之一,這項不經意的作為,開啟了日後他對維多利亞美學價值觀及既定古典主義的挑戰。他曾遠行到中國和西藏,並游遍鄰近英國的大部分國家。二十二歲時,他根據走訪希臘阿索斯山的經歷,完成《車站》一書。隨後又發表兩部鑑賞拜占庭藝術的著作:《拜占庭的成就》和《西方繪畫的誕生》。一九三三年出版《先訪俄羅斯,再入西藏》,從此奠定了旅行家及文明鑑賞家的聲譽。遊歷俄羅斯與阿富汗的旅行經驗激發了他寫作《前往阿姆河之鄉》的靈感,此書為他贏得一九三七年的《周日泰晤士報》文學獎。
拜倫本性積極,鬥志高昂,又善於交友。他經常撰寫建築方面的文章,對當代英國建築大師勒琴斯甚為推崇。二戰期間,他奉派前往麥什德擔任觀察員,不幸的是,船隻行駛到蘇格蘭北方時,慘遭魚雷炸沉。這起悲劇讓拜倫見識過人、成就非凡的一生提早畫上了句點,他死時年僅三十六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