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不育

前列腺不育

前列腺發生炎症時其分泌量會明顯下降,使得精液量也顯著減少。這樣一來,就不利於精子的生存和活動。而且,由於前列腺液中一些酶的活性下降,從而使促進精液凝固的因子活性相對增高,射出體外的精液就呈現膠凍狀。精液長時間不液化,就會妨礙精子在女性生殖道中的正常活動,從而造成不育。

定義

不育症患者首先要做的檢查就是精液常規,以了解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數、精子的活力、正常精子的比例等。大樣本的臨床統計也證實,因前列腺炎引起的不育要占到總數的近26%。前列腺是男性身上最大的附屬性腺,它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成分,約占精液總量的30%左右。前列腺液中含有精子生存和活動所必不可少的物質,包括使精液液化的各種酶以及協助精子穿越宮頸黏液和卵子細胞膜的透明質酸酶。一旦前列腺液的分泌量和成分因炎症而改變的話,就有可能使精子的活動“舉步維艱”。更重要的是,前列腺不像其他的附性腺,如尿道球腺、附睪等都是雙側的,一側有病另一側可起代償作用,前列腺一旦有病就無法代償。

原因

由於出現大量的炎性分泌物,精液的pH值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使精液偏酸性。在正常情況下,精液是弱鹼性的,這才對精子的活動有利。而處於炎症狀態時,精子就很容易“夭折”,從而引起沒有足夠數量的精子最終達到女性的輸卵管,引發不孕。

男性在患慢性前列腺炎時,前列腺液中常有大量的微生物以及由其產生的內、外毒素,還有機體生成的炎性分泌物。這些物質都會消耗精液中的養分和氧氣,從而影響精子的存活。特別是由非特異性的微生物——衣原體、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這種危害將更加突出。

前列腺炎患者往往因緊張、焦慮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在妻子長期不能懷孕的情況下,心理問題將更加嚴重。這些心理壓力長期積聚在心裡,會導致神經和內分泌功能的紊亂,將引發陰虛陽亢、氣陰虧虛、陰陽失衡以及肝腎不足等徵候。這一切都將極大地影響男性的生精功能和性功能,從而使不育症變得更加遷延難愈。

對生育的影響

1、慢性前列腺炎常引起性功能障礙,如性慾減退、陽痿、早泄、遺精過頻、血精、射精疼痛等;

2、前列腺液分泌減少,從而導致精液量減少,粘稠度增加,排出後液化時間延長,影響精子的生存和活力;

3、前列腺液中的細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可消耗精液中的氧和營養物質,威脅精子的存活;

4、前列腺炎的感染細菌絕大多數是大腸桿菌和支原體,可造成精子凝集,活力下降,精子數量減少和畸形精子增多;

5、前列腺炎時,鋅濃度降低,精子活力減少。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前列腺炎應採取綜合治療。

Ⅰ型:主要是廣譜抗生素、對症治療和支持治療。伴尿瀦留者可採用細管導尿或恥骨上膀胱穿刺造瘺引流尿液,伴前列腺膿腫者可採取外科引流。

Ⅱ型:治療以口服抗生素為主,選擇敏感藥物,療程為4~6周,其間應對患者進行階段性的療效評價。療效不滿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可選用α-受體阻滯劑改善排尿症狀和疼痛。植物製劑、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和M-受體阻滯劑等也能改善相關的症狀。

ⅢA型:可先口服抗生素2~4周,然後根據其療效反饋決定是否繼續抗生素治療。推薦使用α-受體阻滯劑改善排尿症狀和疼痛,也可選擇植物製劑、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和M-受體阻滯劑等改善排尿症狀和疼痛。

ⅢB型:推薦使用α-受體阻滯劑、植物製劑、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和M-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治療。

Ⅳ型:一般無需治療,只需要日常需要注意飲食,加強身體鍛鍊,進行溫水坐浴,減輕前列腺疼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

1、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注意生活起居,保持充足的休息與睡眠,適度參加體育鍛鍊,防止過度疲勞,性生活有規律,不酗酒,不食用大量的刺激性食物,不久坐或長時間騎車,會加大前列腺部位壓力,一康堂溫水坐浴盆熏蒸,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環;不久居寒冷潮濕的住所,預防流感等感染性疾病。

2、切忌“見好就收”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種比較複雜難治的疾病。要堅持綜合治療,需要一定的療程,並且在治療有效後還要繼續鞏固治療一段時間,切忌“見好就收”。有些患者由於臨床症狀明顯減輕或消失就拒絕繼續治療了,但實際上,患者的主觀感覺與客觀檢查經常會不一致,一旦時機成熟,還會復發。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癒標準還包括對前列腺液化驗檢查結果正常以及將導致前列腺炎症的病因去除。

3、正確認識,消除心理負擔

很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由於久治不愈往往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狀的有50%左右,甚至認為“生不如死”而具有自殺傾向的約有1%-3%,對疾病的治療與康復極其不利,有些患者的致病原因就是嚴重的精神心理異常,因此,消除焦慮情緒、減少精神心理負擔,轉移對自身軀體異常的注意力對疾病的康復是十分重要的。

預防方法

一、多排尿:無論男女,都是不變的道理,同時也是腎臟保健的好辦法。

二、多喝水:多喝水就會多排尿,濃度高的尿夜會對前列腺產生較多的刺激,所以多喝水,以利於稀釋尿夜的濃度。

三、多放鬆:生活壓力可能會增加前列腺腫大的機會,臨床顯示,當生活壓力減緩,通常前列腺症狀多會舒緩。

四、規律的性生活:臨床顯示,過頻的性生活,容易導致前列腺充血、水腫,而禁慾,前列腺液不能排出,亦可引起前列腺疾病。讓前列腺排空的最佳方法莫過於規律的性生活,許多中年夫妻通常會慢慢減少性生活,這對於前列腺保健十分不利。

五、多洗溫水澡:溫水坐浴可以緩解肌肉與前列腺的緊張,因此可以減緩症狀。

六、遠離咖啡因、辛辣和酒精。

七、多鍛鍊:身體提高抗病能力,多吃有益前列腺的肉類(豬、牛、兔和草魚、鯽魚等肉類)、豆、穀類及各種蔬菜、水果等。

治療方法

Ⅰ型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療是必要而緊迫的。一旦得到臨床診斷或血、尿培養結果後,應立即套用抗生素。推薦開始時經靜脈套用抗生素,待患者的發熱等症狀改善後,推薦使用口服藥物,療程至少4周。

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伴尿瀦留者可採用恥骨上膀胱穿刺造瘺引流尿液,也可採用細管導尿,但留置尿管時間不宜超過12小時。伴膿腫形成者可採取經直腸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引流、經尿道切開前列腺膿腫引流或經會陰穿刺引流。

型和Ⅲ型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目標主要是緩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狀和提高生活質量,療效評價應以症狀改善為主。

1 .一般治療 健康教育、心理和行為輔導有積極作用。患者應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鍊,經常使用坐浴盆倒入42~45攝氏度的溫水坐浴熏蒸。

2 .藥物治療 最常用的藥物是抗生素、α-受體阻滯劑、植物製劑和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其他藥物對緩解症狀也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1)抗生素:在治療前列腺炎的臨床實踐中,最常用的一線藥物是抗生素,但是只有約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確的細菌感染。

Ⅱ型:根據細菌培養結果和藥物穿透前列腺的能力選擇抗生素。前列腺炎確診後,抗生素治療的療程為4~6周,其間應對患者進行階段性的療效評價。不推薦前列腺內注射抗生素的治療方法。

ⅢA型:抗生素治療大多為經驗性治療,理論基礎是推測某些常規培養陰性的病原體導致了該型炎症的發生。因此,推薦先口服氟喹諾酮等抗生素2~4周,然後根據療效反饋決定是否繼續抗生素治療。只在臨床症狀確有減輕時,才建議繼續套用抗生素。推薦的總療程為4 ~6周。

ⅢB型:不推薦使用抗生素治療。

(2)α-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能鬆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而改善下尿路症狀和疼痛,因而成為治療Ⅱ型/Ⅲ型前列腺炎的基本藥物。

可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不同的α-受體阻滯劑。推薦使用的α-受體阻滯劑主要有:多沙唑嗪(doxazosin)、萘哌地爾(naftopidil)、坦索羅辛(tamsulosin)和特拉唑嗪(terazosin)等,對照研究結果顯示上述藥物對患者的排尿症狀、疼痛及生活質量指數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植物製劑:植物製劑在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中的治療作用日益受到重視,為推薦的治療藥物。植物製劑主要指花粉類製劑與植物提取物,其藥理作用較為廣泛,如非特異性抗炎、抗水腫、促進膀胱逼尿肌收縮與尿道平滑肌鬆弛等作用。推薦使用的植物製劑有:普適泰、沙巴棕及其浸膏等。由於品種較多,其用法用量需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而定,通常療程以月為單位。不良反應較小。

(4)非甾體抗炎鎮痛藥:非甾體抗炎鎮痛藥是治療Ⅲ型前列腺炎相關症狀的經驗性用藥。其主要目的是緩解疼痛和不適。

(5)M-受體阻滯劑:對表現如尿急、尿頻和夜尿但無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體阻滯劑(如托特羅定等)治療。

(6)抗抑鬱藥及抗焦慮藥:對合併抑鬱、焦慮等心境障礙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療前列腺炎的同時,可選擇使用抗抑鬱藥及抗焦慮藥治療。這些藥物既可以改善患者心境障礙症狀,還可緩解排尿異常與疼痛等軀體症狀。套用時必須注意這些藥物的處方規定和藥物不良反應。可選擇的抗抑鬱藥及抗焦慮藥主要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鬱劑等藥物。

(7)中醫中藥:推薦按照中醫藥學會或中西醫結合學會有關規範進行前列腺炎的中醫中藥治療。

3 .其他治療

1.前列腺按摩 前列腺按摩是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一,研究顯示適當的前列腺按摩可促進前列腺腺管排空並增加局部的藥物濃度,進而緩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狀,故推薦為Ⅲ型前列腺炎的輔助療法。Ⅰ型前列腺炎患者禁用。

2.生物反饋治療 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盆底肌的協同失調或尿道外括約肌的緊張。生物反饋合併電刺激治療可使盆底肌鬆弛,並使之趨於協調,同時鬆弛外括約肌,從而緩解慢性前列腺炎的會陰部不適及排尿症狀。

3.熱療 主要利用多種物理手段所產生的熱效應,增加前列腺組織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有利於消炎和消除組織水腫,緩解盆底肌肉痙攣等。短期內有一定的緩解症狀作用,但長期效果不明確。對於未婚及未生育者不推薦使用。

4.前列腺注射治療/經尿道前列腺灌注治療 療效與安全性均為得到證實。

IV

一般無需治療。如患者合併血清PSA升高或不育症等,應注意鑑別診斷並進行相應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