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期貨

利率期貨

所謂利率期貨是指以債券類證券為標的物的期貨契約, 它可以迴避銀行利率波動所引起的證券價格變動的風險。利率期貨的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也有多種。通常,按照契約標的的期限, 利率期貨可分為短期利率期貨和長期利率期貨兩大類。利率期貨契約最早於1975年10月由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在此之後利率期貨交易得到迅速發展。利率期貨主要採取現金交割方式,有時也有現券交割。為了降低或迴避利率波動的風險,1975年9月,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首先開辦了利率花--美國國民抵押協會抵押證期貨,隨後又分別推出了短期國庫券、中長期國庫券、商業銀行定期存款證、歐洲美元存款等金融工具的利率期貨。

發展歷程

由於利率期貨,美國國債市場規模大幅上升由於利率期貨,美國國債市場規模大幅上升

利率期貨契約最早於1975年10月由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在此之後利率期貨交易得到迅速發展。雖然利率期貨的產生較之外匯期貨晚了三年多,但發展速度卻比外匯期貨快得多,套用範圍也遠較外匯期貨廣泛。在期貨交易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利率期貨早已超過農產品期貨而成為成交量最大的一個類別。在美國,利率期貨的成交量甚至已占到整個期貨交易總量的一半

以上。

70年代中期以來,為了治理國內經濟和在匯率自由浮動後穩定匯率,西方各國紛紛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以往的利率管制得以放鬆甚至取消,導致利率波動日益頻繁而劇烈。面對日趨嚴重的利率風險,各類金融商品持有者,尤其是各類金融機構迫切需要一種既簡便可行、又切實有效的管理利率風險的工具。利率期貨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GNMA)抵押憑證期貨契約,標誌著利率期貨這一新的金融期貨類別的誕生。在這之後不久,為了滿足人們管理短期利率風險的需要,1976年1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推出了3個月期的美國短期國庫券期貨交易,並大獲成功,在整個70年代後半期,它一直是交易最活躍的短期利率期貨。

在利率期貨發展歷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重要事件是,1977年8月22日,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契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這一契約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成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一個契約。此前的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抵押憑證期貨契約,雖然是長期利率期貨,但由於交割對象單一,流動性較差,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的需要。而長期國庫券則信用等級高,流動性強,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高,且交割簡便,成為市場的首選品種,甚至美國財政部發行新的長期國庫券時,都刻意選擇在長期國庫券期貨契約的交易日進行。繼美國推出國債期貨之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紛紛以其本國的長期公債為標的,推出各自的長期國債期貨。其中,比較成功的有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

1981年12月,國際貨幣市場推出了3個月期的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契約。這一品種發展很快,其交易量現已超過短期國庫券期貨契約,成為短期利率期貨中交易最活躍的一個品種。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之所以能夠取代短期國庫券期貨的地位,其直接原因在於後者自身的局限性。短期國庫券的發行量受到期債券數量、當時的利率水平、財政部短期資金需求和政府法定債務等多種因素影響,在整個短期利率工具中,所占總量的比例較小。許多持有者只是將短期國庫券視為現金的安全替代品,對通過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的需求並不大。

同時,由於在利率變動時,短期國庫券價格的變動幅度要大於信用等級較低的其他短期債務工具,不利於投資者對其債市投資組合實現高效的套期保值。於是人們又不斷創新出新的短期利率期貨。其中相對重要的有1981年7月由國際貨幣市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及紐約期貨交易所同時推出的美國國內可轉讓定期存單期貨交易,但由於實際交割的定期存單往往由信用等級最低的銀行所發行,給投資者帶來了諸多不便。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的產生,則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由於歐洲美元定期存款不可轉讓,因此,該品種的期貨交易實行現金結算的方式。所謂現金結算,是指期貨契約到期時不進行實物交割,而是根據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格計算交易雙方的盈虧,並直接劃轉雙方的保證金以結清頭寸的一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方式的成功,在整個金融期貨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直接促進了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的發展,並且為股指期貨的推出鋪平了道路

特點

反比

(1)利率期貨價格與實際利率成反方向變動,即利率越高,債券期貨價格越低;利率越低,債券期貨價格越高。

交割方法

(2)利率期貨的交割方法特殊。利率期貨主要採取現金交割方式,有時也有現券交割。現金交割是以銀行現有利率為轉換係數來確定期貨契約的交割價格。

解釋

探尋利率期貨特點探尋利率期貨特點

利率期貨一般可分為短期利率期貨和長期利率期貨,前者大多以銀行同業拆借3

市場月期利率為標的物,後者大多以5年期以上長期債券為標的物。利率波動使得金融市場上的借貸雙方均面臨利率風險,特別是越來越多持有國家債券的投資者,急需迴避風險、套期保值的工具,在此情形下,利率期貨應運而生。最早開辦利率期貨業務的是美國。70年代末,由於受兩次石油危機的衝擊,美國和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率波動非常劇烈,使借貸雙方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為了降低或迴避利率波動的風險,1975年9月,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首先開辦了利率花--美國國民抵押協會抵押證期貨,隨後又分別推出了短期國庫券、中長期國庫券、商業銀行定期存款證、歐洲美元存款等金融工具的利率期貨。進入80年代,英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分別推出了各自的利率期貨。

由於各種債務憑證對利率極其敏感,利率的少許波動都會引起它們的價格大幅波動,給其持有者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為了控制利率風險,減少利率波動的影響,人們創造出利率期貨來實現這一目的。利率期貨是指以債券類證券為標的物的期貨契約,它可以迴避銀行利率波動所引起的證券價格變動的風險。利率期貨就是在金融期貨市場上,對利率及與利率有關的金融商品(帶息憑證)的期貨契約進行買賣並在某一特定日期交割的活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作為調節經濟的槓桿經常發生變化,特別是在西方國家的經濟生活中,利率的劇烈波動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現象。例如,1974年美國優惠利率為14%,到1976年下降為6%,1979年再度回升到15.7%;1980年4月和12月曾高達20%和21.5%。利率的波動給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生產經營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利率期貨的出現,適應了投資者避免利率波動風險的要求。1975年10月,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首先推出了國民抵押協會的抵押存款證(GNMA)的利率期貨交易,開創了利率期貨交易的先河。隨後,美國其它的期貨交易所也紛紛推出各種利率期貨契約。幾年間,利率期貨交易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1984年,利率期貨交易量占美團整個期貨交易量的28%,在各類期貨交易中首屈一指。與此同時,世界其它國家的交易所也紛紛引入利率期貨交易。雖然利率期貨的產生較之外匯期貨晚了三年多,但其發展速度卻比外匯期貨快得多,其套用範圍也遠較外匯期貨廣泛。在期貨交易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利率期貨都早已超過農產品期貨而成為成交量最大的一個類別。在美國,利率期貨的成交量甚至已占到整個期貨交易總量的一半以上。

由於設計、需求等各方面的因素,並非所有推出的利率期貨契約都獲得成功。在現存的眾多利率期貨品種中,交易呈現集中的趨勢。以美國為例,一般幾乎所有重要的、交易活躍的利率期貨都集中在兩個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國際貨幣市場分部)。這兩個交易所分別以長期利率期貨和短期利率期貨為主。在長期利率期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和10年期美國中期國庫券期貨,短期利率期貨的代表品種則是3個月期的美國短期國庫券期貨和3個月期的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

相關名詞

報價與定價

假設短期國債的現金價格為95.00,對於當前的5%的利率水平。如果交易者預測3個月後利率將下跌,那么他就要買進一份3個月期的利率期貨。3個月後,利率如他預測的那樣下跌至3%水平,則對應於97.00的利率期貨價格。此時,他賣出利率期貨,則賺取(97.00-95.00)的收益。

假設短期國債的現金價格為P,則其報價為:

(360/n)×(100-P)

其中, 其中,n為國債的期限。比如,3個月期的國債,其現金價格為98,則它的報價為:

(360/90)×(100-98)=8

即此國債的貼現率為8%,它與國債的收益率也不同,國債的收益率為:利息收入/期初價格,即: (360/n)×(100-P)/P 在我們的例子中,收益率為:(360/90)×(100-98)/98=8.28 %

國債報價

短期美國國債期貨的報價為:

100-相應的短期美國國債的報價=100

-(360/n)×(100-P)

短期國債期貨的價值則為:

100-(n/360)×(100-短期國債期貨的報價)

=100-(n/360) ×{100-[100-(360/n))×(100-P)]}=P

比如,在上面例子中,短期國債期貨的報價則為:100-8=92,短期國債期貨的價值為:9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