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沃尼亞

利沃尼亞

利沃尼亞(Livonia),一譯立窩尼亞,歐洲北部的歷史地區。 利沃尼亞是中世紀後期的波羅的海東岸地區,即現在的愛沙尼亞以及拉脫維亞的大部分領土的舊稱。

​歷史

利沃尼亞利沃尼亞

利沃尼亞是中世紀後期的波羅的海東岸地區,即現在的愛沙尼亞以及拉脫維亞的大部分領土的舊稱。歷史上曾先後由聖劍騎士團(通稱利沃尼亞騎士團)、丹麥、條頓騎士團、波蘭立陶宛聯邦、瑞典、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納粹德國和蘇聯統治。一戰中俄羅斯帝國解體,德國戰敗,1918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取得獨立。1940年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被蘇聯吞併。1941年又被德國占領。1944年再次被蘇聯吞併。蘇聯解體時作為加盟共和國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立陶宛恢復獨立。

人文環境

利沃尼亞的本地居民主要有屬於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系)的愛沙尼亞人,印歐語系波羅的海語族的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和普魯士人,日耳曼語族的波羅的海德意志人等。此外,丹麥人、波蘭人、瑞典人和芬蘭人的移民也曾居住於西北沿海。1721年北方戰爭結束後,利沃尼亞成為俄國領地,俄羅斯人開始大量移居此地。蘇聯成立後,又有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陸續遷入。但波羅的海德意志人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是這一地區的主要統治階層。德語是上層社會的通用語言,直到二戰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