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吉坦島

利吉坦島

在2002年,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曾因領土糾紛將官司打到海牙國際法庭,其結果錫帕丹島與利吉坦島兩個島嶼被判給馬來西亞。

基本信息

簡介

錫帕丹島和利吉坦島錫帕丹島和利吉坦島

西帕丹(Sipadan,錫帕丹,)和利吉坦(Ligitan)這兩個小島位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共有的婆羅島附近。西帕丹島擁有舉世聞名的珊瑚礁、極具觀賞性的海底動植物,是目前公認的潛水旅遊勝地,而利吉島的名聲不大,幾乎無人問津島嶼的大部分都淹沒在水下。

歸屬

錫帕丹島和利吉坦島錫帕丹島和利吉坦島

2002年,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曾因領土糾紛把官司打到了海牙國際法庭,結果錫帕丹島和利吉坦島兩個島嶼被判給了馬來西亞。

綜述

長達4年的談判

在很長一段時期里,錫帕丹島和利吉坦島一直默默無聞。直到1969年,印尼與馬來西亞兩國展開了勘定邊界的工作,雙方就這兩個小島的歸屬問題產生了分歧。面對突然出現的爭執,印馬兩國決定從改善兩國關係的立場出發,暫時擱置爭議。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有關這兩個小島的爭執又重新浮出水面。1991年,馬來西亞稱,要把西帕丹發展成一處潛水旅遊基地。此舉引起了印尼方面的不滿,雙方於當年6月在馬首都吉隆坡進行商談並作出決定,在未達成協定前兩國都不能開發那兩個小島。然而,印尼方面此後不久就指責馬來西亞繼續私自開發西帕丹島,稱其不僅加強了該島的旅遊推介工作,而且還在島上興建旅遊設施。特別是1994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一個旅遊推介會上,馬來西亞旅遊部門散發的宣傳冊子上竟標有“西帕丹天堂”字眼,更是引起了印尼方面的強烈不滿。從1992年開始,兩國就小島歸屬問題展開了長達4年的談判,但始終沒有達成協定。

國際法院

期間,印尼方面出動空軍和海軍加強了在兩島周邊海域的巡視,馬來西亞也在附近海域舉行了軍事演習。最後,雙方互不讓步,一紙訴狀遞到了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法院。為了贏得官司,兩國“引經據典”,各支高招。印尼方面引用了歷史上荷蘭、英國兩國在東南亞殖民統治時期簽訂的有關劃分殖民地的條約為證,要求“繼承史實”。馬來西亞則稱對兩個小島的實際控制權超過了100年,而在20世紀70年代前印尼方面對此一直沒有表示過抗議,馬認為這是印方的一種“默認”。2002年12月17日,國際法院以16票對1票的壓倒性優勢作出裁決,判定西帕丹和利吉坦兩島的主權歸屬馬來西亞。判決下達後,印尼與馬來西亞兩國均表示服從。

各國島嶼

島嶼是一種特殊的地形,更是一種特殊的風景。在狹小的地域集中2個以上的島嶼,即成“島嶼群”,大規模的島嶼群稱作“群島”或“諸島”,列狀排列的群島即為“列島”。而如果一個國家的整個國土都坐落在一個或數個島之上,則此國家可以被稱為島嶼國家,簡稱“島國”。此任務就來盤點世界各國的大小島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