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黃州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別黃州》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蘇軾
【文學體裁】七言律句
作品原文
別黃州
病瘡老馬不任鞿②,猶向君王得敝帷③。
桑下豈無三宿戀④,樽前聊與一身歸⑤。
長腰尚載撐腸米⑥,闊領先裁蓋癭衣⑦。
投老江湖終不失⑧,來時莫遣故人非⑨。
作品注釋
①元豐七年(公元一0八四),作者改官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汝州團練副使,四月離黃州時作。
②鞿,馬籠頭。
③這句是說皇上還給他官做。《禮記·檀弓下》:“敝帷不棄,為埋馬也。”
④佛家說不三宿桑下,以免發生愛戀。這裡指對黃州有了感情。
⑤唐牛僧孺《贈汝州劉中丞》詩:“休論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見(現)在身。”此用其意,恰貼將赴汝州。
⑥這句是說還吃著黃州的飯。《韻語陽秋》:“長腰米,楚人語也。”
⑦癭(讀yǐng),大頸病。以前汝州飲水中缺少碘質,所以當地人多有這病。作者遐想到汝州難免不罹此疾,所以這樣說。
⑧投老,猶如說到老。王文誥云:“神宗手詔有‘人才實難,不忍終棄’之語,此句之本意也。”
⑨來時,重來的時候。非,改變的意思。
作者簡介
蘇軾像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公元1079年(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次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歸,次年卒於常州。蘇軾詩、詞、文、書、畫皆工,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為傑出的詞人,開闢了豪放詞風,同辛棄疾並稱“蘇辛”;在詩歌上,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在書法方面,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今存《東坡全集》150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