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奧尼德·德米特里耶維奇·道爾古辛

列奧尼德·德米特里耶維奇·道爾古辛

1)1949年在《地理問題》雜誌上發表文章《烏拉爾山冰川作用的新數據》; 2)1951年出版專著《極地烏拉爾山脈的地形、氣候和現代剝蝕特徵》; 4)1961年在《冰川研究資料》第1期發表文章《東南極洲自然區劃》;

列奧尼德·德米特里耶維奇·道爾古辛(Leonid Dmitrievich Dolgushin),著名冰川學家,中國現代冰川學研究的啟蒙者。
道爾古辛教授1911年5月24日出生於俄羅斯烏德穆爾特(Udmurtia)共和國的庫柳舍沃鎮(Kulyushevo),1929年畢業於烏德穆爾特共和國薩拉普爾(Sarapul)教育學院,1937年畢業於莫斯科區教育學院地理系,1940年在莫斯科國立大學地理學院讀研究生.
列奧尼德·德米特里耶維奇·道爾古辛列奧尼德·德米特里耶維奇·道爾古辛
1939年道爾古辛教授在烏拉爾山脈開展由他發起的地質和地理野外調查研究,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斷.在1942-1943年期間,道爾古辛作為機槍連的指揮官戰鬥在俄羅斯衛國戰爭的西北前線,榮獲衛國戰爭一級勳章,並被授予“英勇”獎章.
受傷出院後,1943-1946年道爾古辛教授作為蘇聯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的工程師和地質學家,在俄羅斯遠東的庫頁島Sik-hote-Alin山脈和外貝加爾地區從事尋找錫和鎢礦床,在極地烏拉爾山脈尋找石英礦,並參與創建和開發了烏拉爾-伯朝拉河煤礦和冶金基地.
1946年,他的學位論文《現代剝蝕過程在極地烏拉爾山地貌形成中的作用》順利通過答辯,然後他來到蘇聯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工作,在這裡他一直工作到1977年.1944-1963年期間,除了主要工作,道爾古辛教授還擔任前蘇聯部長會議史達林-列寧獎勵委員會地質地理學部的學術秘書,同時他也是蘇聯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成員.
作為蘇聯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著名科學家嘉維拉·德米特里耶維奇·里希特教授(Gavrila Dmitrievich Richter,1899-1980)的學生,道爾古辛教授在前蘇聯和俄羅斯的冰川學研究中始終活躍在最困難的、最有趣的和最鮮為人知的前沿領域.1950年在極地烏拉爾山脈,道爾古辛教授不僅發現了四十多條以前未知的冰川,而且還解釋了它們為什麼會在雪線高度以下存在的原因.他把這些新冰川以他的老師、前輩以及著名的地質學家和地理學家的名字命名.但是,他的冰川學家同事們把烏拉爾山區最大、最美麗的一條冰川以他的名字命名:道爾古辛冰川(Dolgushin Glacier).1955年,為了研究北極群島冰川作為飛機跑道的可行性,道爾古辛參與了稱為“北極-7”的深北極任務.1955-1957年他參加了蘇聯第一次南極科學考察,並與其他三位同事成為世界上第一批在南極大陸中心帶Pionerskaja站上越冬的人.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他還對東南極的冰穹及和平站(Mirny Station)附近進行了詳細的冰川考察,他研發了一種最新穎的重複航空攝影測量技術,通過地貌形態特徵來確定數百公里的冰蓋邊緣速度.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使他認為,南極冰蓋比以前想像的更加活躍.
1958-1959年,根據蘇聯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達成的協定安排,道爾古辛教授參加了由施雅風教授組織的中國冰川考察隊,進行指導祁連山和中央天山的冰川和積雪研究,並幫助培訓了中國的冰川學人才.在1958年6月進入祁連山,從7月1日開始在祁連山的七一冰川培訓和指導中國科學家以地球物理和水文氣象學方法研究現代冰川學,指導了中國現代冰川研究的冰川製圖、冰川溫度、冰川運動、物質平衡、冰川氣象和冰川水文等測量的野外觀測.其後,和施雅風先生一起到各野外隊指導冰川野外觀測研究,並確立了中國冰川的定位觀測研究.1959年從蘇聯帶來測量儀器,開創和指導中國冰川地面立體攝影測量和製圖.1959年道爾古辛和施雅風先生到新疆天山指導冰川野外考察工作.在野外冰川考察和研究的基礎上,中國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川考察隊根據發現的祁連山和新疆中央天山的冰川範圍和特點,認為他們是中亞冰川中具有不同特徵的冰川區,編制了冰川編目和系列冰川地圖.1960年在芬蘭赫爾辛基召開的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聯合會與國際水文科學協會大會上,道爾古辛以《根據最新資料的中亞冰川作用主要特徵》大會論文,第一次向世界以英文報導了1958-1959年在中國祁連山和天山獲得的最新現代冰川資料.中國政府給道爾古辛教授頒發了中蘇友誼勳章.可以說,道爾古辛教授是中國現代冰川學研究的啟蒙者,至今中國科學家仍然非常感激他在中國冰川學發展方面所提供的指導和幫助.1988年,在中國冰川學研究開創40年的時候,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邀請道爾古辛教授來華訪問,看望當年的學生和老朋友.
1960年,道爾古辛帶領一支考察隊來到中亞,為提高用於灌溉的冰川融水徑流量,進行了人工融冰化雪試驗.在帕米爾高原工作的時候,他進一步開發了他在南極進行野外冰川考察時所使用的野外複雜技術,其中包括詳細的定點觀測,地面和航空可視路線觀測,航空材料的使用及其重複地面立體攝影測量技術.
1963年,他以大量的野外科學考察資料為基礎撰寫的《烏拉爾山脈、中亞和南極洲冰川學研究的區域問題》博士論文通過了博士學位答辯.
1963年,帕米爾高原的熊冰川(Medvezhy Glacier)發生災難性的冰川躍動,道爾古辛開始特別關注研究冰川的躍動特徵並對其躍動前進進行預報.實地考察和定期攝影測量使他了解了熊冰川一個完整周期的動態變化,同時繪製了不同階段的冰川詳細地圖.基於此,道爾古辛成功預報了熊冰川在1973-1974年的冰川躍動,避免了發生災難性的後果.世界各地的冰川學家已經認識到,道爾古辛對解決躍動冰川問題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為此,美國著名冰川學家McInnes B、Radok U、Budd W F和Smith I N等還專門編輯出版了《極地冰流的躍動潛能》系列專著.
1977年至今,道爾古辛一直工作在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並致力研發博物館展示地理特徵的原理和技術,創立和引進了南極洲、帕米爾高原、烏拉爾山及躍動冰川的展示,組織了“中國冰川學50年”成就展,參與和指導了“中亞和哈薩克斯坦沙漠”、“北極”、“南大洋”“北冰洋”、“太平洋”和“俄羅斯”等內容的布展工作.
道爾古辛教授的科學出版物已超過150篇,其中包括4本專著.這些出版物反映了他漫長的科學研究歲月的不同階段,在這裡列出其中的一部分:
1)1949年在《地理問題》雜誌上發表文章《烏拉爾山冰川作用的新數據》;
2)1951年出版專著《極地烏拉爾山脈的地形、氣候和現代剝蝕特徵》;
3)1958年和1959年發表文章《南極洲地理觀測資料》,《南極洲冰川觀測資料》和《祁連山現代冰川作用》;
4)1961年在《冰川研究資料》第1期發表文章《東南極洲自然區劃》;
5)1963年在出版的《冰川作用區研究》一書中發表《南極78°-111°E斷面積雪積累、分布和動態變化的一般模式》;
6)合作編著了《躍動冰川》(1982年)和《地球的自然特徵:冰川》(1989年)專著;
7)2000年在《冰川研究資料》上發表《現代陸地冰川》簡介.
儘管年事已高,道爾古辛教授依然精力充沛,渴望工作,同時與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大學生和中小學生分享著他的知識與經驗.2011年3月,他成功地通過了在莫斯科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未來5年的資格證換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