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解釋的理論與方法:以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為視角

一、傳統的法律解釋學的發展 第一節罪刑法定原則與刑法解釋的重要意義 第三節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2月1日)
平裝: 385頁
ISBN: 7503678542
條形碼: 9787503678547
尺寸: 20.8 x 14.6 x 1.8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楊艷霞,法學博士,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兼職律師。1991年獲得中國政治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得蘭州大學法學大碩士學位,2004年獲得中國政治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供職於甘肅省公安廳,任教於蘭州大學法學院。先後出版《稅收與稅收犯罪》(合著)、《名師教案——刑法學》(獨著)、《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歸類精解》(副主編)等著作,在《人民司法》、《學術研究》等雜誌上發表《刑法類推解釋方法之分析》、《個案法律解釋中理想溝通情境的建構》等文章。
2006年,獲得浙江工業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我最喜愛老師”榮譽稱號。
主要研究領域:刑法解釋學、有組織犯罪、稅收犯罪。

內容簡介

刑法解釋的理論與方法:以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為視角》以加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維根斯坦的語言分析哲學、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等哲學理論及阿列克西的法律論證理論作為分析工具,結合三十個典型案例對刑法解釋的理論與方法進行了不同於傳統研究方式的深入研究。《刑法解釋的理論與方法:以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為視角》首先討論了在解釋者具有主體性的前提下,刑法解釋理論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然後討論了如何從具體方法上保證獲得正當(合法又合理)的解釋結論。最後,《刑法解釋的理論與方法:以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為視角》用專章討論了刑法解釋的程式,這在同類著作中是比較少見的。

目錄

導論
一、問題的緣起
二、從法律解釋的普遍性看法律解釋的重要性
【案例1】 清華大學學生劉某某傷熊案
【案例2】 張老漢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三、從法律適用、法律推理與法律解釋的關係看法律解釋的重要性
四、問題的意義
五、問題的研究現狀
六、本書的內容與創新
七、本書的結構與重要術語的界定
第一章 哲學詮釋學與法律詮釋學
第一節 出釋人造——方法論詮釋學向本體論詮釋學的發展
一、詮釋學與解釋學
二、注釋學的兩次重大發展
三、理解始終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加達默爾對哲學詮釋學的發展
四、現代哲學詮釋學主要觀點綜述
第二節 哲學詮釋學和方法論詮釋學矛盾的消解
一、兩者並不衝突
二、兩者應當且可以互相促進
第三節 釋造兼顧——哲學詮釋學影響下的法律解釋理論
一、傳統的法律解釋學的發展
二、本體論意義上的法律解釋學(詮釋學)的發展
第四節 從主客體性到主體間性——法律解釋學應當進行的轉變
一、強調主體間性的法律論證理論
二、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
三、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對法律解釋學的重要意義
四、阿列克西的法律論證理論
五、阿列克西的法律論證理論對法律解釋學的重要意義
六、從主客體性到主體間性——法律解釋學應當進行的轉變
第二章 罪刑法定原則與刑法解釋觀(目標)
第一節 罪刑法定原則與刑法解釋的重要意義
一、罪刑法定原則對刑法解釋的最終制約作用
二、罪刑法定原則與民法基本原則作用之比較
【案例3】 辭職員工被禁止進入公司所在大樓案
【案例4】 拐賣14周歲以上男性案
第二節 罪刑法定原則的起源考證
一、對《大憲章》第39條的不同翻譯
二、對罪刑法定原則起源的爭論
三、罪刑法定原則在兩大法系的不同表現形式
第三節 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
一、傳統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
二、現代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
三、我國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
……
第三章 哲學詮釋學與罪刑法定原則視野中的刑法解釋
第四章 法律(刑法)解釋方法綜述
第五章 刑法解釋方法各論
第六章 刑法解釋的特殊問題
第七章 獲得正當的刑法解釋結論的程式保證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