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韻之誤

出韻之誤這是一個古漢語詩詞的用詞。所謂“出韻”,就是套用韻或可以用韻處用了不和全詩韻腳的字。 “出韻”的錯誤主要有兩點: 一、現代漢語拼音造成的錯用出韻 。二、入聲與平聲混用壓韻造成出韻

這是一個古漢語詩詞的用詞。所謂“出韻”,就是套用韻或可以用韻處用了不和全詩韻腳的字。 “出韻”的錯誤主要有兩點:
一、現代漢語拼音造成的錯用出韻
我們知道現代漢語拼音分為兩部分:“聲母”和“韻母”,人們往往認為“韻母”的“韻”即是從古漢語的音韻中發展出來的。其實不盡然,現代漢語把古漢語一些臨韻的字的韻合並起來作為一種讀法。如古漢語平聲一東韻和二冬韻,照現代漢語來看,二者是同韻母,可是古漢語中“東”和“冬”卻不屬於同一韻部的。
而唐詩中流傳最廣的今體詩(律詩、絕句、排律等一類)對壓韻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除首聯出句(全詩第一句)可以出韻外,其它當用韻處通常都必須嚴格以同韻部壓韻。因此錯用臨韻是一種易犯的出韻錯誤。
二、入聲與平聲混用壓韻造成出韻
之前我已經提到,入聲是仄聲,今體詩限用平水韻,上、去、入聲皆不可壓。
先舉一首和韻詩:
除夕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壓的是平聲七虞韻,首句用六魚韻中的“除”字出韻是允許的,前面已經提到了。要說的是,用“爆竹”的“竹”或者“富足”的“足”字來壓韻行不行呢?不行。不要看這幾個字現代漢語的讀音相同,其實它們的韻是完全不同的。“竹”和“足”都是入聲字,是屬於仄聲範疇的,不能與前面的“蘇”和“符”壓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